财富自由VS时间自由,你真的分清楚了吗?投资、投机、赌博之间的区别:财务自由,靠“投机”能否实现?诺贝尔奖得主的深度反思: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做庄思维:如何像马斯克一样创造不可能?深度探讨中国当前的一个社会现象——内卷为什么欧洲能够突破内卷?中国为什么做不到?浅谈中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35岁危机中国的人才环境:权力、财富、社会地位的矿场?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如何区分“观点“与“事实”安全边际:什么样的机会才值得去冒险?胶带纸思维:聪明人正在用的“笨办法”小概率思维:赚钱高手们的生存之道!非常规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从35岁中年危机,到65岁延迟退休,不只是30年的距离!碎片化时代:千万别忘了,你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撒谎三角形:教你如何识别谎言?反观力不足:为什么你遇到的都是“傻逼”?法家思想: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思想内核!课题分离:帮你消除99%的人际关系烦恼!隐藏的假设:99%的人都踩过的逻辑陷阱!为什么在赌场越努力越不幸?创业却越努力越幸运?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深度探讨: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与中年危机!深度好文:资本是如何给我们制造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的疲惫与痛苦:我们是如何被“异化”的?如何实现阶层跃升:中产阶层的困惑权力的血规:豢养“打手”&隐匿“账房”人生发财靠康波:知道我们在什么阶段很重要!底层破局法则:看清“壁垒”,重建“适配性”万能决策模型: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人生的一切难题?不可能三角形”的实战:如何进行家庭金融资金的合理配置?摆脱虚无:探寻虚无主义背后的真向

财富自由VS时间自由,你真的分清楚了吗?

恕我直言,很多人把实现财富自由作为目标,但你们追求的并不是财富自由,而是时间自由!

所以,这篇推文相当于给大家提个醒:

一方面,认清自己的追求并为之努力;另一方面,避免因目标过于难以实现,出现过度焦虑和茫然的情况!

因为相比财富自由,时间自由要容易一些。

准确来说,现如今的绝大部分人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自由,而是时间自由,这还是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富自由有很大区别的。

绝大部分人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归属自己支配,不希望太多的时间精力被工作和谋生所耗竭,特别是现在加班泛滥,劳动保障缺失的情况下。

而要想逃离这种时间精力被工作大量耗竭的状态,需要足够的物质财富来兜底,这样才能确保自己不过度依赖工作,解放自己的时间精力。

基于此,很多人才自然而然地把财富自由作为了自己的目标。

或者这样说,绝大部分人追求的是一种可以自由支配更多时间的生活状态,即时间自由的状态。

为了达到时间自由的状态,人们需要足够的物质财富,把财富自由当作实现时间自由的垫脚石。

资本世界是个追求最高效率产出最大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资本家是拥有生产资料,指挥生产过程的创业者,它需要承担收支风险但也可以独享利润。

而劳动者则是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直接参与者,通过付出劳动,在资本家的支配下获得劳动报酬以满足生活需要。

所以,一个高速运转的资本社会,注定是一个高度精细化分工,对劳动者透支使用的社会,因为资本社会的底层逻辑就是把劳动者视为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来看待,通过最大化透支劳动者来满足最大效率的生产活动,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

这种底层逻辑,在尚不能脱离温饱风险的社会中是可以正常运转的。

在吃饱穿暖面前,人们不会在乎时间精力的过度消耗,哪怕一天24小时都需要工作,如果吃饱穿暖就是当时人类的终极目标的话,人们也愿意一天24小时地干,至少这样可以活下去。

所以在封建社会刚刚结束后,资本社会的运转机制和精细化分工,可以快速让人类过渡到工业时代,彻底摆脱古代人吃饱穿暖的困惑,以至于农业再也不需要太多人来从事,人类从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然而,当物质保障脱离吃饱穿暖的水平后,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会驱使大众争取更多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这个时候,把劳动者视为机器人的社会机制,就会与劳动者争取更多自由时间的主观能动性发生剧烈摩擦。

所以当资本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出现劳动者大量排斥劳动的局面。

一方面,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到极低,无论处在什么行业,劳动者只会关心工作强度和薪资待遇的性价比,上班时间带着上坟的心情没精打采,到了可以下班的时间,则像狗见到骨头一样飞奔回家,一秒钟也不想多干。

另一方面,劳动者会竭尽自己所能,尝试缓解乃至脱离这种被工作过度损耗时间精力的状态,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对时间自由的向往。

认清这一层后,我们可以再来看看财富自由与时间自由的区别,尝试描述大家想要的“自由”是什么样子的。

财富自由和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自由是有很大区别的,财富自由甚至会在工作或者说事业上,对自己的时间精力造成更大的损耗。

我们所认知的那些大企业老板就是典型的财富自由人士,但他们实际上是很忙的,基本要把全部的时间精力放在事业运营上。

社会上肯定会有相当比例的人对这样的生活非常向往,因为这种财富自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不过这部分人在社会中仍然只是少数,绝大部分人的事业心没有想象的那么重,不太愿意把赚钱作为自己人生的全部,赚钱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无论是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芯片公司的设计工作者,制造业的工程师,亦或者是流水线的普工,他虽然愿意承受加班的快节奏生活换取高薪,但他的终极目标可能并不是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他可能只是为了所在城市的一套房子,家乡的一栋大平层,或者在农村盖一栋房子而奋斗,并为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暂时忍耐。

包括赚钱为了出国留学和移民的,攒足够的钱支持自己兴趣爱好的,都属于不想把赚钱当作人生全部的情况,而这样的人才是大多数。

只有对钱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全部时间精力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希望追求财富自由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是少数,虽然他们会对外界说自己对钱没兴趣。

认清这一点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没能认清自己追求的是时间自由而非财富自由的话,即便他后来真的实现了财富自由,他也很可能会陷入茫然的境地。

只有少数几条财富自由的路径能够解放时间,和时间自由的目的相吻合,更多的反而会加剧事业对时间精力的消耗,反而让人更没时间了。

不过如果从物质财富规模的角度讲,事情倒也变得简单了。

所谓的时间自由,无需像成为企业大老板那样实现真正的财富自由,只需要让物质财富达到自己满意的规模,让自己能够解放时间精力就好。

比如说,网上很流传的一种人生规划目标,35岁之前在互联网大厂,35岁压线考体制内。

且不谈这条路线的可行性和体制内实际的工作体验,单说这种规划的出现,正是源自于人们对时间自由的渴望。

和财富自由相比,这条路线的难度要低不少,至少一部分劳动者想实现这样的规划路线还是可行的。这总比创建一个大公司,自家单位上市分股票,或者家里被拆迁容易得多,最起码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过,这仍然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年轻时要过独木桥,35岁压线要过另一个独木桥,能同时过两个独木桥的人同样不多。

而且这种时间自由是相对的,只是成功过渡到了一份可能自由支配时间更多,工作对时间精力损耗相对较低的节奏,不过很多人对这种情况也会比较满意。

当然了,这里的体制内只是其中一种选择,任何自己满意的,能够获得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下家都可以考虑。

再比如,有些人会选择在年轻时攒下一大笔钱,三四十岁以后再也不工作,把攒下的这一大笔钱存在银行里,后半生去降一两个档次的城市或者回到家乡,省着点花。

这种看起来低配版的财富自由,实际上也是时间自由的内核。从此以后这个人就再也不受工作牵绊,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全部时间。

走这条路的人可能要容忍一些孤单,现代人的社交需求大多是通过工作交流满足的,离开工作可以实现时间自由,但也意味着要更好地处理与自己独处的感受。

所以理论上,这条路更适合那些兴趣爱好和心理支撑足够强大、愿意脱离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的人。如果对社会评价仍然很在意的话,这条路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还有,现在网络和现实中非常流行的斜杠青年,以及对网红的向往,这说明很多人希望在工作外开辟收入渠道。

这本质上同样是一种争取时间自由的方式。

这种出路离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自由很远,但却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精力用于赚钱和生活,还能破除居住地点和通勤的困扰,因而成为了大众争相追求的目标。

这种半创业的路径难度就比较大了,需要努力、运气等各种成分的加持,而且在各种时间自由的路径中,这条路径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也是比较多的,不太适合纯正的咸鱼。

好处就是如果能够做起来,这条路径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灵活就业,可以兼顾时间自由和事业成就,在社会现如今的主流价值观影响下,这条路径会是更多人争取的选择。

总之,各位还是要仔细判断,自己向往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自由,还是所谓的时间自由。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很可能真正在意的是后者,却误把前者视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这就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无形中加大难度和焦虑感的同时,又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而这篇推文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投资、投机、赌博之间的区别:财务自由,靠“投机”能否实现?

看起来,投资、投机和赌博这三者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企业家和投资客们经常喜欢说:让我们赌一把吧!说起来,好像都是为看不见的未来下注:

赌赢了,就是投资成功;

赢得惊险,赚得很多,就是投机成功;

失败了,便被视为“赌输了”。

人生一场,谁又不是赌徒?

这种想法,其实是不思进取、不动脑子的自暴自弃。

为了避免掉入毫无意义的讲大道理和文字游戏,在这里,我想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定义:

1、期望值为正的,是投资;

2、期望值是负的,是赌博;

3、期望值未知的,是投机。

有投资经验的人可能会说,你这不是废话吗?既然说了是不确定性,就很难分清期望值是正是负。要是知道期望值,谁不会赚钱?

果真如此?未必!

推文的前半段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不过现实中,我们犯的绝大多数错误,都出现在简单的常识方面。

我将事件的不确定性、时间的不确定性和筹码的不确定性整合在一起,去探寻如何用概率思维来构建一个体系。

首先,期望值的概念虽然非常简单,但真正能搞明白的,没多少人,在人群中也许小于1%。

曾翻过一本据说卖了几十万册的畅销书,里面有一节讲概率,作者居然混淆了概率、赔率、期望值等基本概念。

什么是期望值?

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一个离散性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或数学期望,亦简称期望,物理学中称为期待值)是试验中每次可能的结果乘以其结果概率的总和。

换句话说,期望值像是随机试验在同样的机会下重复多次,所有那些可能状态平均的结果,便基本上等同“期望值”所期望的数。

举个例子,你一直扔一个骰子很多很多次,你得到每一个的可能性是一样的,那么你扔一个骰子的期望值就是:

E(X)=116+216+316+416+516+616=3.5

那么,由此可以计算得出,掷一枚公平的六面骰子,其每次“点数”的期望值是3.5。

这是无限多次重复后,得到的一个平均值。

这么简单的一个框架,是几乎所有投资高手必备的第一公式。

鲁宾举过一个高盛的投资套利的案例:

有一次,在某两家公司宣布合并之后,高盛打算做一次套利。

尽管宣布了消息,但是该合并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高盛打算买入其中的W公司,当时股价是30.5美元。

如果合并事宜谈妥的话,W公司的股价上涨可能3美元;

如果合并失败,W公司的股价有可能下跌6美元左右。

这相当于是对骰子上面的数字估值,接下来还要估一下每一面出现的可能性。

把合并成功的可能性定为大约85%,失败的可能性为15%。

接下来,我们计算一下期望值:股价可能上涨的幅度是3美元乘以85%,而下跌的风险是6美元乘以15%。

3美元×85%=(可能上涨)2.55美元

-6美元×15%=(可能下跌)-0.9美元

二者相加,该投资的期望值是每股1.65美元 。

该投资计划三个月内完成:

每股期望值是1.65美元

本金是30.50美元

3个月的可能回报率为5.5%,

年化回报率可能为22%。

普通人看这个案例,可能会觉得满头雾水:

涨多少跌多少钱是猜的,涨跌的可能性也是猜的,这种计算有意义吗?

期望值的计算,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于面向不确定性未来的决策和下注。

对于股价可能的涨幅和跌幅,有赖于专业能力与经验。

对于交易是否可能完成,有赖于专业以及情报。

以上两件事情水平再高,也需要放在期望值计算的分析框架下,才能与不确定性共舞。

不管这次交易预测得多么准,结果都可能是出乎意料的,与期望值相去甚远。

就像扔骰子,期望值是3.5,但是你扔出一个6的可能性还是有1/6。

但是,假如你扔很多次,你就会很接近期望值。

所以,期望值的计算,提供的是一种“模糊的精确”,重复次数越多,就越精确。

尽管计算这么简单,期望值让很多专业人士都犯晕。

塔勒布曾经嘲笑索罗斯曾经的搭档罗杰斯,说对他这样一个连期望值都弄不明白的家伙,赚的钱有点儿太多了。

似乎华尔街也有很多人不懂。塔勒布在一次投资研讨会说:“我相信下个星期市场略微上涨的概率很高,上涨概率大概70%。”但他却大量卖空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赌市场会下跌。

当时很多人不明白啥意思。

他的意见是:市场上涨的可能性比较高(我看好后市),但最好是卖空(我看坏结果),因为万一市场下跌,它可能跌幅很大。

假使下个星期市场有70%的概率上涨,30%的概率下跌。但是如果上涨只会涨1%,下跌则可能跌10%。未来预期结果是:70%×1%+30%×(-10%)=-2.3%,因此应该赌跌,卖空股票盈利的机会更大。

回到推文开头的观点:

期望值为正的,是投资;

期望值是负的,是赌博;

期望值未知的,是投机。

高盛的案例,看起来是期望值为正的投资。

塔勒布的下注,看起来像期望值未知(只是“我相信”)的投机。

那么赌博呢?

以美国的轮盘赌为例:

常用的轮盘上有38个数字,每一个数字被选中的概率都是相等的,也就是1/38。

你下注在某一个数字上,如果押中,赚相当于赌注35倍的奖金(赌注不包含在内),若没押中,你输掉赌注。

我们来算一下期望值,假如你每次押1块钱:

赢的概率是38分之1,能获得35元;

输的概率是38分之37,亏掉1块钱。

35×1/38-1×37/38,结果约等于-0.0526元。

也许你偶然会押中,本钱变成36倍,甚至押中了好几次,但是只要你持续玩儿下去,大数定律就会发挥作用,你会稳稳地输光所有本钱。

所以,这个世界上靠“稳定”的概率来赚钱的,也许只有赌场老板。

反过来,假如你是一个想追求稳定概率的赌徒,你会输得很稳定,穷得很稳定。

何止是赌徒,在现实中,为了虚幻的确定性,人们愿意做任何事情。

好了,假设我们都知道了“期望值”这个概念,也暂时假设我们对于涨幅跌幅以及对应的发生概率估算很靠谱,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走在成为投资高手的路上了?

还是不行。

2016年,物理学家奥利.彼得斯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默里.盖尔曼写了一篇关于遍历性的论文,里面有个例子:

有个玩硬币的赌博游戏,你投入1元,50%可以得到0.6元,50%可以得到1.5元。

根据期望值计算,一半可能性损失40%,一半可能性盈利50%,算下来数学期望是5%。

用流行的话说,这是大概率赚钱的事情,你可以大胆玩这个游戏。

不过,这个游戏有两种玩儿法,确切说,是有两种不同的下注方式:

方式a:你每次都拿1块钱去玩,假设你有无限多个1块钱,你可以一直玩下去,从长期来看你肯定是赚钱的,平均每把用5%的数学期望算是0.05元。

缺点是太慢,而且你必须有足够多的时间能玩下去。

方式b:拿出自己能拿出的最大的资金,然后投入进去。

后面这种玩儿法,就是所谓的All in。看起来极端,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我自己也经历过,谁没年轻(蠢)过啊。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

你本金一百万,第一把赢,第二把输,第三把再赢,如此持续下去。

直觉上看,100万本金,赢了是赚50万,输了是亏40万,为什么不能玩儿呢?

拿张纸,用中国当前幼儿园小班的数学能力计算一下:

100万×(1+50%)×(1-40%)×(1+50%)(1-40%)......

一直这么玩儿下去,你会发现,没有几把就没钱了。

这难道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做投资的现实吗?

韭菜自己被割起来更加无痛,没准儿还觉得是自己被割的时候姿势没摆好,天天继续勤学苦练,把辛辛苦苦的钱接着拿去All in下一个风口。

这里计算的关键,是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之间的差别。

假如你花100万买了一只基金,第一年涨了100%,第二年跌了50%。那么你的收益是多少?

按照算术平均值计算:

平均收益率=(第一年收益率+第二年收益率)/2=(100%-50%)/2 = 25%。

按照几何平均值计算:

年收益率假设是x,(1+x)×(1+x)=(1+100%)×(1-50%)=1,计算结果,x=0。

也就是说,按照几何平均数算,年回报率是零。实际就是如此。

这里用几何平均值计算出来的回报率,就是所谓“年化回报率”。

对比而言:

“年化回报率”(几何平均收益率)更准确地反应基金实际的历史收益情况;

算术平均收益率放大了投资的收益率。

所以下次如果买基金,记得问一下:这只基金多久了?这个回报率是算术平均值还是几何平均值?

至此,又出现了一个与“不确定性”相关的要素,那就是:筹码。

期望值为事件和时间的不确定性提供了一个框架,但不包括筹码。

即使你对不确定性事件有足够的洞见,假如你不能把握好下注的数量,时间就不能成为你战胜不确定性的朋友。

你下注比例太小,可能赚得太慢;

你下注比例太大,可能会亏光本金;

即使获胜概率更大,期望值也为正,如果你次次all in,也可能因为几何平均值而被割光了韭菜。

这时,一条投资真理冒了出来:

在成功之前,你必须活下来!

金融传奇人物索普,在试图战胜赌场的过程中发现,即使你洞察了赌场的漏洞,找到了期望值为正的机会,也要面临“如何决定赌注大小”的挑战。

另一位天才香农建议他参考约翰·凯利1956年发表的文章。

香农把它稍做修改后将其作为21点、轮盘赌、其他赌博、体育博彩和股市的下注原则。

凯利公式遵循的是几何平均值最大化的准则,使用该公式决定每次下注金额占本金的比例,能够让投资者每一个时期都最大化组合收益的几何平均值。

经济学家们对几何平均值和凯利公式有着长久的争执,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只用记住一点:

不管凯利公式多厉害,只对“期望值为正”的下注有效。

简单说,这个公式只帮助想做有价值投资的人,对于赌博(期望值为负),毫无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用期望值来作为区分投资、投机与赌博。

我们再看回下凯利公式。

该公式没有强调的是:你的本金是固定的吗?

换句话说,你用于下注的本金,会像泉水一样越来越多吗?

职业投资人和业余投资者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职业选手有源源不断的弹药。

巴菲特有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可以发债。他还强调所投公司有很好的自由现金流,他有一个极小的总部,只在乎旗下公司的经理人们把赚到的钱源源不断地交上来。

疫情的时候,高瓴2020年上半年从投资人那里筹措可能多达130亿美元的资金,准备抓住疫情之下经济当中出现的新机会。

高瓴上一次融资是在2018年,最终募集到106亿美元,创造了纪录。

据得州大学捐赠基金的数据显示,扣除费用之后,高瓴截至2019年6月的近十年年平均回报率大约是20%。

也许有人会意外,这么牛的公司,年回报也“才”20%?

当然,事实是连续十年年回报20%,已经很惊人了。

重点在于,即使牛如巴菲特和高瓴,也在源源不断地获得资金,为下一次下注准备筹码。

只有如此,无限游戏才可以持续下去,英雄一直留在场上,大数定律发挥作用,财富因为遍历性中的概率优势、以及最大化的正期望值得以实现。

这才是“长期主义”背后的道理!

投资很难,为未来下注,从不确定性中赚钱,对谁都是很难的事情。

没谁是靠水晶球赚钱的。

2018年蔚来上市时,高瓴在蔚来的持股比例高至7.5%。2019,张磊继续下注于新能源汽车赛道,增持蔚来至12%,还新买入66.83万股特斯拉的股票。

结果,因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滑坡,以及燃油车因国六标准出台甩卖,蔚来的股价最低跌至1美元。张磊接下来清盘了蔚来和特斯拉,就在特斯拉大涨的前夜。

举蔚来和特斯拉的例子,不是说张磊不厉害,也不是想像某些文章去谈“张磊的长期主义你们学不会”,而是想说:

1、没人能够预测短期的未来,在某个时间“看错”某笔投资,太正常了;

2、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不需要维持自己的“无比正确”,只需要从概率和期望值层面获胜就好了;

3、作为一只越来越大的基金,在某些领域的投资见好就收,避免回撤,也能实现较好的几何平均回报;

4、高瓴2020年7月回头又重金了小鹏汽车。

推文开始时我埋下了一个火种:

你凭什么估算出一笔投资的期望值?

你怎么知道买了一只股票,可能涨10块钱,发生的可能性是60%;可能跌5块钱,发生的可能性是40%。

这么多可能性,叠加在一起,不就更加不可能了吗?

期望值计算,提供了一个应对不确定的框架;

凯利公式,提供了一个根据本金比例下注的准则;

获取资金,为投资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

然而,想要取得像高瓴那样年20%的回报,你还需要做到更多。概括而言:

一个是获取更好的投资标的;

一个是介入公司让价值上涨的概率变大,从而主动提升项目回报的期望值。

前者,我称之为资源;后者,则为赋能。

张磊将自己在人大和耶鲁的校友圈用得淋漓尽致,他会在香港的豪华游艇上接待投资圈与企业界的牛人们,人脉在东方国度对投资而言有着更重的分量。

至于赋能,这方面的案例就多了,通过合作、技术等。

因为资源,能拿到更好的项目;

因为赋能,能够让项目的回报期望值更高。

在完成了以上种种,再加上时机和运气,高瓴才为客户实现了20%的年回报。

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非常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充满了奇迹的时代。

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而长时间的增长,在人类历史上都极其罕见。但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就觉得习以为常,好比坐惯了高铁的人,对风驰电掣司空见惯。

另一方面,民间文化对于头部牛人的推崇,其实强化了彩票头奖效应,也让很多人认为赌场必有秘籍。

人们习惯了赌,崇拜赌场赢家。

人们为错过房地产焦虑,为错过腾讯焦虑,为错过比特币焦虑。

遍地都是十倍、百倍回报的传说,让人晚上睡不好觉。

这种对于头部赢家的拜神,对普通人最大的伤害,就是让人陷入了“小数陷阱”,误把一些极小概率的事情当作常态。

然而现实是,即使是在高速增长的时代,投资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很少有人因为回报低而贫困,但太多富人因为追求更高的回报而亏光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那些钱大多来自大时代的超级运气,几乎都无法再次重现。

最后,总结一下:

1、远离赌博,谨慎投资,尽量别投机,去做正期望值的事情;

2、投资有亏有赚,别试图靠预测赚钱,要靠概率和正期望值;

3、投资很难,我们要放低获得超额回报的预期,追求合理回报;

4、下注需要控制比例,拉长时间;

5、要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小心那些不产生现金流的固定资产投入,哪怕有些看起来可能有很大“涨幅”;

6、发财之前别挂掉;

7、对于年投资回报率,几何平均值比算术平均值更重要;

8、别去参加那些零和游戏;

9、努力创造价值,做创造价值的工作,投资于创造价值的公司;

10、关于财务自由,请记住:金钱如海水,越喝越渴。

一旦你把财务和自由放在一起,其实是为自由戴上了枷锁!

诺贝尔奖得主的深度反思: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

本文作者中村修二,日裔美籍科学家,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批评了整个东亚教育体系。

一、如今东亚的教育,每个家庭都深受其害

东亚的教育体制是比较特异的,经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赞赏和局内人的诟病。

日本的教育体制在这三国里已经算相对比较宽松的,有些国家就别提了,老师、学生、家长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至于韩国,也是以极端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闻名。

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总称为”SKY”,韩国最大规模企业的总裁们,70%是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而80%的司法机构公务员来自这三所大学。

韩国孩子几乎都要上补习班,2009年韩国补习班获利总额约73亿美元,比三星电子的盈利还多,教育支出庞大是韩国人不敢生育更多孩子的最大原因。

为何东亚会有这样的教育体系?

因为东亚国家在现代教育体系本来就有的普鲁士的基因,再加上了东亚儒家和科举传统。而对于有的国家来说,可以说又加上了苏联式教育的实用速成导向和思想灌输功能。

在19世纪之前,教育其实是个类似手工业的学徒制,不管是东方的私塾还是西方的家庭教师。

但随着科目的增加和对受基本教育的劳动人口的需求,出现了所谓的K-12(也就是我们亚洲的普通中小学)教育制度。现代各国的标准教育模式,是我们已经以为天经地义的几个基本要素:

1、早上七八点钟走进教学楼;

2、在长达40-60分钟的课程中全程坐着听课,在课堂上,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

3、穿插在课程之间的有午餐以及体育课的时间;

4、放学后,学生回家做作业。

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

同样,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课程单元”。

二、当今社会需要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

这个模式,是18世纪是由普鲁士人最先实施的。是他们最先发明了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

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

当然,普鲁士教育体系在当时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这样的教育体系让上万人成了中产阶级,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

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要在普鲁士王国实现人人都接受教育的目标,最经济的方法或许就是采用普鲁士教育体制。

然而,该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不过在19世纪,高水平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也许不如思想上服从指挥、行动上掌握基本技能那么重要。

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基本照搬了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就像在普鲁士一样,这一举措能够大力推动中产阶级的构建,使他们有能力在蓬勃发展的工业领域谋得一份工作。

除了美国,这个体系在19世纪也被其他欧洲国家仿效,并推广到欧美以外其他国家。

但是,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相反,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不幸的是,普鲁士教育体的目标与这一社会需求恰恰相反。

如今的教育,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异常美妙的多样性与细微差别,而正是这些多样性与细差别让人们在智力、想象力和天赋方面各不相同。

东亚三国在19世纪末,为了追赶西方列强开始引进这种现代教育制度时,又不可避免地由于自己的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而对这个制度作出了潜意识的扭曲和偏重。

三、教导学生考高分,是在浪费学生青春

东亚国家对大学入学考试,总是会和他们长期的科举传统混在一起。古代社会对创造力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科举是个很好的制度。

如果要和科举模拟的话,现在的对应物是公务员考试或某些大公司的入职考试。因为这些考试和科举一样,是需要选拔出已经训练有素的成年人,马上就可以从事某些工作。

而大学入学考试,目标则是要选出可塑性强、而又有志向者进行下一步的教育,这样的人要像从熔炉里取出的液态玻璃,可以旋转拉长,可塑性极强。

而科举考试得到的人员,则要像上了釉彩的出窑瓷器,马上就可以使用。但是如果你做什么改动,不是破裂就是刮伤。

此外,考试是个用处非常有局限的工具。

古代的科举对人才的遗漏尽人皆知,而现代不管哪种考试,能考得出考生的兴趣、志向、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哪些呢?即使是已经看起来最客观最可衡量的数学考试,也会遗失很多东西。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举了代数为例子。在学习代数时,学生们多半只专注于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考试的内容仅仅是各单元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

考生们只记住了一大堆X和y,只要将X和y代入死记硬背的公式,就可以得到它们的值。考试中的X和y体现不出代数的力量及其重要性。代数的重要性及魅力之处在于,所有这些X和y代表的是无穷的现象和观点。

在计算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时使用的等式,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太空的动量;同样的等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拋物线的最佳路径,还可以为新产品确定最合适的价格。

计算遗传病患病率的方法,同样可以在橄榄球赛中用来判断是否应该在第四节发起进攻。在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代数视为探索世界时简单方便且用途多样的工具。

所以,虽然考试是很重要的,但是社会必须能认识到考试的极大局限性,并削弱它在选材中的位置。

美国的教育制度,以双保险的方式抑制学生在考试上过分浪费精力:

其一,SAT的考分只是录取考虑的诸因素中的一项,过于重视SAT是不明智的;

其二,SAT每年有6次报考机会。台湾、中国的教育制度则以加倍的方式促使学生浪费青春:其一,联考分数是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其二,联考一年一度。

四、东亚学生的创造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2009年释出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

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中国学生每日学习的时间最长。各国学生所学内容的多少相差不会太大,那么如果学习时间过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复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这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大手段。

说起复习的重要性,人们经常会引用”学而时习之”,这个”习”就是复习。但是,孔子时代与今天社会有个巨大差异,是学习的内容。孔子时代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礼”,扮演者唯反复演练才可达到效果。

但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演化到近现代,学习的主要内容由“礼”转变为认知。认知是拓展和变化的,其本质是创造或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教育过度强化复习,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

而且,正如保罗葛兰素所说的“即使在最好的高中里学到的知识,和大学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以文科为例,那几本高中需要反复诵读的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和随便几本大学历史系必读书比起来如何?

至于数学,即使是中学数学都掌握很好了,还没有学到十七世纪就出现的微积分。何况,随着知识的爆炸,1900年所有的数学知识可以塞进1000本书里,到2000年已经需要10万卷书了(德夫林《数学犹聊天》)。

可见,花了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几年时间反复学习这么有限的知识,是多么低效的学习法。这几年有个流行的一万小时理论,对反复练习好像是个理论上的支持。

但是,这种论述的多在“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创作、管理等作用就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

其实,这一点反而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钢琴、小提琴这类技艺的训练在西方业已式微,而在东亚国家却大为兴盛。

这类十九世纪就已经蔚为大成的技艺,特点是难度训练阶梯比较固定,知识总量也已经限定,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而且学习的进度,又可以通过曲目难度或考级来衡量。这正好切合了东亚偏爱的学习法。

所以东亚国家这些琴童家长,多半既没有音乐爱好也不了解古典音乐背景知识,却让孩子花了大量时间练习。其内在出发点,就好像著名笑话中那位因为路灯比较亮,就只在路灯下找钥匙的愚人一样。

五、让孩子好好学习,反而是耽误孩子成长

很多对联考的辩解,都是说,虽然联考不尽如人意,但却是最公平的。

这是儒家传统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

公平并没有错,但如果为了公平,就反而一刀切压制了不同类型的人才发展途径,那就很可悲了。

东亚国家的人口基数那么大,这种人才浪费的机会成本也是高得很难估量。学生如果长期处在考试的竞争压力下,自然也不可能有长远的自我成长计划,而只能把心思集中在将会决定一生道路的一次次考试上。

另一方面,东亚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的学习卡位战和争夺战,其实质是对有限的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争夺,这个并非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为何这个地区的争夺会达到这样的火热程度?那也许要归咎于长期物质匮乏导致的稀缺心态。

我觉得稀缺是东亚民族特有的状况。

因为这些国家几千年来都是水稻密集型种植经济,一方面是可以在同等耕地情况下养活更多人,一方面当然是需要付出更多劳动和忍受更大拥挤。到了17世纪后,就都陷入了内卷化的陷阱。

以日本为例,15-19世纪,日本人口波动在1000万到2000万之间,约为英国同期人口的四倍。庞大的人口赖以生存的适耕土地,面积仅相当于英格兰的一个县,生产力却又不及英格兰的一个郡县。

所以在德川时期,为了维持生存,日本人不但把勤劳节约发挥到了极点,甚至日本政府出面来鼓励溺婴,以至于300年间人口零增长。

所以对于教育资源,如果是狭义地理解为配备良好的教室、高阶教师之类的,那确实是有限的,对于长期处于稀缺的心理状态的东亚人来说,是一定要参与争夺的。

但是实际上,孩子要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志向和视野的潜移默化,这根本和那种“你上了这个学校我就上不了”那样的零和博弈无关了。

而且,如果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也许从长远来看,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六、东亚教育的悲剧,是在培养错的人

在20世纪初,泰勒制(Taylorism)在美国产业界盛行一时。泰勒认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有人形容,在实行泰勒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

泰勒理论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是“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效率的主要法宝。

现代最著名的泰勒制工厂莫过于富士康了,从报道中大家也可以猜想,到这种高压环境对工人心理的影响。

而如果把东亚教育制度和泰勒制工厂来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制定很高的学习量和需要考核的大量知识点、选择成绩好的学生组成重点学校、全国统一的考核标准、大量考试形成的刺激性奖惩、还有学校内部的各种打鸡血活动。

所以批评这种教育体系的人经常说,孩子好像是流水在线的工业制品,或者说学生是老师的童工,他们的成绩就成为老师的绩效,所以师生的利益关系经常不是一致的,是相反的。

这并不是简单的激愤之词,而是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当然,因为东亚国家的勤劳传统,孩子们这么辛苦,如果确有效果,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有效性上。

这种教育上的泰勒制,本质上是把学生当成体力工作者来对待。

对于体力工作者,因为他们的工作状态是可见的,所以工厂管理比较容易,对他们的要求是“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对的事情”。

而现代学生,学生时代的真正成果,不是他们交上去的作业和考卷,而是他们所真正学习到和思考的内容。这些在技术上是无法进行严密的督导的。

所以要成为好学生,不是像体力劳动者一样忠实地完成老师的作业,而是要像知识工作者一样,具有有效性,也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

所以悲剧的是,由于东亚教育体制的工业时代基因,他们是用训练体力劳动者的做法,来培养他们心目中未来的学者和企业家,这不免就南辕北辙了。

七、东亚教育急需改革,却越发走向僵硬

东亚教育体制长期以来是利多于弊的。

在工业化时期,可以为新建立的工业短期造就大量可堪一用的工人和初级工程师。所以东亚各国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这种教育体制有很大贡献。

但随着技术和经济的演变,这种体制就变得越发不合时宜。东亚教育体制曾经批量培养出的大量标准化人才,将会在新时代里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么?

为了脱离这种体制,很多东亚家庭送孩子去欧美留学,可是除非他们留在国外,如果回国就业,海归们还是要以他们毕业的各种学校为求职砝码,这就又陷入了比较学校名气的漩涡。

就好像中世纪时,印度很多低阶种姓为了摆脱种姓制度的压迫,皈依了外来的伊斯兰教。但是在无所不在的种姓思想下,穆斯林也被视为一种种姓,同样还是陷入这个等级体系之中。

所以托福、SAT这些美国考试制度,在东亚也无形中被融合到富有东方风情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的体系里。

这种体制由于造就了多个既得利益阶层,所以很难撼动,甚至会像苏联重工业综合体或印度种姓制度一样,“病得至死方休”。

苏联时期的重工业不停地制造对社会无益的武器,形成一个利益相关势力,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直到整个国家体制崩溃。

而印度种姓制度,从佛陀时代就饱受批评,却一直祸害了印度几千年,直到今天还是印度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就是因为背后有大量高种姓的既得利益者。

东亚的教育体制,一方面,养活了庞大的低效率又思想陈旧的各类公私教育机构(这一点类似苏联工业集团);另一方面,通过对学历的看重,占据社会中高阶层的,多半都是最适应这个体制者。

而这个阶层又通过在应试教育上的更多支出,保证自己的下一代在这个考试体系中也能脱颖而出,从而把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又传给了下一代。

这一点又有点像种姓制度。

这个急需改革的体制,就这样在各个社会集团的共谋下愈发僵硬了。

做庄思维:如何像马斯克一样创造不可能?

注意,“做庄”和“坐庄”虽然听上去差不多,但两者是有差别的。

“做庄”是一种动态调整的博弈思维习惯!

“坐庄”则是一种静态的博弈优势地位,但是大部分人大多数时候,都是韭菜,并不能天然地获取庄家的地位。

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庄”思维了。

不是“坐庄”的事儿就不干或少干,因为在一个存量搏杀和他人立规则的世界中,你生存的概率微乎其微,更不要说发展了。

所以说“做庄”思维,是一种可以将人生“生存哲学”和“发展哲学”统一起来致胜之道。

通过“做庄”,你才能在各种博弈当中获得优势地位,从而降低或转嫁自己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一、什么是做庄?

普通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靠的是一次次以弱胜强的战役积累起来的,每一次都是九死一生的博弈,

而要确保每一次大概率都能获胜,必须时刻让自己处于庄家的地位,并且警惕让自己掉入他人的局中。

在出现近现代法制社会之前,财富的原始积累最快的方式总结起来说到底都是“抢”和“骗”。然后既得利益者为了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就会开始制定法律和行规,后来的人就很难再有血淋淋的原始积累的机会了。

单纯靠自己的勤劳和一点小聪明,在纯市场化的条件下,是很难达到所谓的财务自由,这也是阶层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长期来看,阶层仍然是在缓慢流动的,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运用自己的“做庄天赋”,逐渐地往上爬。

财务自由的最快方式当然是通过财富转移而不是财富创造,而做庄就是一种在游戏规则内实现财富转移的最佳方式。

做庄,某种程度上就是“合法”的“抢”和“骗”。

被割者虽然痛,但做庄完全是在规则范围之内玩的,被割者只能愿赌服输。

比如说,最近几年我研究和投资消费领域比较多,就发现一个特点,叫作“万物皆是庄,万物皆可庄”。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商场招商。

商场自然是个大庄家,你看到的这些什么星巴克、KFC、沃尔玛等大卖场,这些所谓“主力店”就是被大庄家邀请来“联合坐庄”的,通常商场会给予他们很多的免租期甚至装修补贴。

搞定了主力店后,自然就会有一堆“跟庄”的次主力店跟进,这些“机构”和“大户”占据了商场最好的流量入口,把商场的租金抬上去,剩下的就可以宰个体户“冲头”(上海话外行、韭菜、信息不对称容易被人鼓动怂恿从而上当的人)了。

他们用高于市场的价格,做着最累的活,开始了十死无生的创业历程。

对于庄家来说,他们根本不会关心小业主、小品牌的死活,他们甚至还希望个体户能倒得频繁些,以保持商场对于顾客的新鲜度。

个体户或者小品牌的实体店在和商场的博弈当中,基本上都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而商场在这种博弈当中,基本上是处于孙子兵法当中说的“不败之地”,360 度全方位无死角给你拿捏得死死的。

如果你开过实体店,就会发现,你跟房东签的租房合同,就是一份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

你的一举一动可能都要经过商场的批准才能干,不经过他批准,他随时有权力扣你的押金。

除了要支付高额的押金以外,如果中途做不下去了,并不是很多人想的——自己止损,房东会把押金退还给你。你会发现大部分房租合同里面押金不但不退,在押金以外你还要支付违约金。

还没完,房东还会要求你花钱把之前大价钱投入的装修敲掉复原,人工和垃圾清运又是一大笔钱。

一切都被房东拿捏得死死的。

那么你又为什么会愿意跟房东签订这样的不平等条约呢?

因为你跟房东之间存大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一般商场都有专业的招商部门,这些招商他们手里都有稳定的客户,同一时间有大量不同的人给他们报价,他们要做的就是激起这些潜在租户的竞争,从而在博弈当中取得最优势的地位。

而你只能通过商场大概的人流量和空置水平来揣摩房东的底牌,由于你的经验匮乏,手里也没有很多的商场资源,对于商场的经营数据也是一无所知,商场招商稍微一吓唬你,说再不做决定流量好的铺子就没了——你就乖乖交钱了。

二、在这个十死无生的游戏当中,如何翻盘?

如果你没有办法成为最大的那个庄家,那么要先成为一个小庄家,慢慢积累博弈筹码;

要么抓住对手的弱点,从局部取得博弈优势,然后翻身做庄。

小品牌的出路,可以早早开始放加盟,自己做庄,把风险向下分摊,再通过过加盟店的增加来实现品牌效应,反过来再向商场去要优惠条件。

或者去揣摩房东的需求,以便在博弈中取得筹码。

比如很多商场现在需要二次元和 IP 概念,如果能讲一个让房东信服的故事,就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条件。

因为很多商场为了引流,是愿意牺牲小范围的利益,以获取商场整体的更大的回报的。现在商场就流行花钱请一些 IP 运营方来办展以吸引年轻人。

如果我们换位思考,换作这些 IP 运作和办展的公司,他们不光可以拿到免费的场办展卖周边,还可以拿到商场的 IP 授权费。

一个实体项目 ,如果你能免掉租金,还能拿到补贴,或者最不济能够争取到按营业额扣点的优惠条件,不能说必胜,至少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种庄家地位不是说遥不可及的,往往仅仅是因为思维和行动上懒惰而已。

谁有求于别人,谁在博弈当中就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是个规则内的 BUG,聪明的人都知道聪明地干事情。

所以说一个人只要有需求,他就会有弱点,就可以利用。

这也是为什么说只要你还要改变,就会被割,而躺平就不会被割。

做任何事情,永远不要把自己置于险境。

孙子兵法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不是教你如何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而是叫你不战、不败、不莽,少干或者不干低胜率的事情。

那些总喜欢极限操作、总是梭哈、总以为自己每次都能逃出升天创造奇迹的人,是对大数法则和客观规律的不敬畏。

其实人一辈子的机会很多,大部分人只是梭哈了几次输光了筹码,以致于永世不得翻身。

创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门在有限资源内寻找最优解的运筹学。

不是我做庄的事情我就不干,因为成功概率太低了,一旦失败,将付出巨大的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因为当你处于信息链的末端,身处战争迷雾当中,你的那点可动用的资源,随时都会被庄家以雷霆之势风卷残云般地消灭掉。

三、讲几个市场上主流的“做庄”玩法

2016 年左右,当时我们在做一个并购基金,有一个上市公司找我们,说一起来做市值管理吧,按节点发布利好消息,拉高出货,等股价跌回去,然后再来一轮,如此循环往复,必能财务自由。

我们胆子小,拒绝了这个财务自由的机会。

市值管理就是一种典型的联手做庄。

它的主要目的有几种:拉高后减持、拉高后质押、低价托市以避免爆仓,还有在定增前拉高股价,以减小定增股份对大股东控股的稀释。

这中间很有讲究,那段时间市场主流玩法是,市值管理和并购基金一起做,我钱先在二级市场买入上市公司股票,我再给你推荐并购标的,打擦边球,一定程度上规避内幕交易的嫌疑。

如果你是知道上市公司要并购,你大量买入,那要定你这个内幕交易一点不过份。但是你先大举买入,再和上市公司一起搞并购,那么这个就根本无法界定你到底是不是内幕交易。

有的并购基金会搞两个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基金,一个投资潜在的被并购标的,一个买进上市公司股票埋伏,一旦并购标的被上市公司收购股价上涨,两个基金都赚翻了。

所以,最牛的投资机构都是一二级市场同时做的,这种一二级联动的玩法赢面更大,对资源整合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再来看看一级市场。

有一些 VC 起家的路子非常简单粗暴,他们一开始其实也没有什么核心的投资逻辑,就是无脑从一些明星的天使手里接名星项目,然后加入资本传销的链条,跟天使一起忽悠后面的接盘侠,直到上市抵垒,资本抱团的地方才容易上市,赢面才大。

比如说某 OLED 企业,作为伪需求和伪技术的代表,我们前两年就判断他一定能上市,因为都是大佬巨头抱团,他们是需要退出的,根本就不用担心上市的问题。

做庄和投机有着本质区别。投机只是搭便车,而做庄的本质是做局,从成功概率上看,做庄的赢面远高于投机。这里面要求的资源整合能力是一方面,同时还需要对自己所传销的“事业”要有热情。

因此,所谓做庄,本质是在做局。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做的事情分三个境界,做事,做人,做局。

只会做事的,工具人耳;会做人的,至少衣食无忧;而最高境界的人,都是做局的。

四、怎么知道,你是“做庄”还是“做韭菜”?

做任何生意其实都是一样的,容易赚到钱的模式,很多割的都是小白和散户。

换句话说,最容易赚钱的项目往往都是 TO小B的。为什么这么说?

我跟很多朋友都聊过,比如说一些做供应链的朋友,大家都说 TO大B生意虽然量大,但都不挣钱。

因为大 B 客户有专门负责采购的部门,没有信息不对称,价格太透明了,做这些客户就是“搬砖”,非常的累,最多只能在创业初期保证饿不死。

如果垫资了,你其实赚的就是利息,万一客户跑路了风险还很大。

做这种生意其实就只是上面说的——“做事”的层面,在一个毫无想象空间的传统红海行业里面,绝无可能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

只有当那种隔三岔五出现的“小白创业者”来进货了,啥也不懂,先款后货,狠狠宰一把。

如果你的商业模式,可以持续地在零和博弈当中处于庄家地位,那么你就是处于不败之地。

这不是骗,这是教育,是给小白上课。这个学费他不在你这里交,他也要到别处去交。

把风险敞口留给别人,把生杀大权留给自己。

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小B创业本质不是创业,而是一种消费。

他们大多数情况下面,只是花钱体验了一把创业做老板的感觉而已。

以他们的认知,经验,资源和能力,这辈子都不可能挣钱的。

很多商业模式的本身,都是做庄让小B入局,因为面对这些小白们,才能获得高溢价。

商场整体来看就是零和博弈,你多赚一块钱,别人就少赚一块,别人多赚一块,你就少赚一块。

所谓合作共赢,只有在小范围内成立。两家公司,一家有产品,一家有流量,两家人合作最高价卖给消费,这两家公司是共赢了,但是消费者交了智商税了。

庄家与韭菜处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对称的两极,当你把生杀大权交到庄家手里的时候,你就已经处于十面埋伏的危险境地了。

比如说,几个人合伙开公司,大股东股份和话语权最多,又控制业务。这种情况下面大股东就是庄家,小股东虽然名义上面有一些权力,但是与大股东处于完全不对等的地位。

很多人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朋友找你投资,他说自己有一个好项目,自己又有相关经验,希望你出钱,他占技术干股。

他可以出钱,也可以不出钱,就算出钱,他也有想办法抽逃注册资本,公司做得好,他有办法把利益刷给自己;或者公司先用你的钱,等用完他就把公司破产或者解散,或者就扔在那不管了。

五、“做庄”最重要的是了解人性

在商场上,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不要以为这个人以前是你的朋友,他就不会做侵害你利益的事情。

他会不会做出侵害你利益的事情,不在于他以前是不是一个好人,而在于你给不给他机会。

因为人都是善变的,就算这个人跟你是多年的同学、好友。约定好各种契约、保护自己的利益固然很基本也很重要,但是只要不处于庄家的地位,一旦撕逼你就会发现各种被拿捏,动弹不得,最后只剩套牢之感。

很多人做出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是个坏人,而是善良的你给了他做坏人的机会。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要心存侥幸,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利益,出卖朋友。

真正的牛人,就算看上去入的是别人的局,最后坐庄的还是自己。

这就叫做永远的甲方。

打个比喻,这就有点像普通奇门、武侯奇门和风后奇门的区别。

普通奇门是对手定中宫,他为主,我为客,始终是看对手的方位,然后自己来应对,这通常就是韭菜的做法。

如果是在一对一或者单次博弈局中,这个也没体现出什么明显的劣势,处理的信息量不算很大。但是一旦处在一个多人多次的连续博弈环境下,信息的处理量就承几何级数增加,那几乎就是两眼一摸黑。

武侯奇门则是我定中宫,不管来了多少敌人,我皆是主,其他人皆为客,是为“坐庄”,所有人都得按我的规则玩,我对所有人都有信息优势。

而风后奇门则是在武侯奇门的基础上,增加了改变对手所处条件的能力,具备了“做庄”的能力。我即是方位,我即是吉凶,时间、空间、四盘的生克都由我来定。

“先天领周天,盖周天之变,化吾为王”,不断改变对手的天地人的条件,让对手在博弈当中始终处于劣势。

在德扑中,一个菜鸟如果刚遭遇了一个 bad beat,那么他很可能就会上头(on tilt),在接下来的局中,高手可能会利用其遭遇 bad beat 后胡乱下注的倾向,诱导其下注或者进行偷鸡诈唬。

而高手可以完全不在乎沉没成本,完全关注当下。桌子上还有 5000 筹码,他不会在意这 5000 是刚从 1000 偷熊鸡赢来的,还是从 10000 个遭遇了 bad beat 损失了一半剩下的。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普通的奇门是你猜别人的牌;武侯奇门是让别人猜你的牌;风后奇门是让别人认为你的牌是你想让他认为的牌。

以我为主,调动敌人。孙子兵法虚实篇中也写到: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善战者要学会调动敌人,而不要轻易被敌人调动。

在商战中,这样的案例也数不胜数,通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微操,让对手自乱阵脚。

2015年1月,滴滴程维打了个电话给国内网约车先行者易到用车的周航,说见面谈一下合并的事情。两人在颐和园附近的一个豪华酒店共进晚餐。

很快,各大科技媒体开始流传滴滴要收购易到的传言。周航很奇怪,因为那天只有他们两人在场,他问程维是不是有意泄漏消息,程维进行了否认。

仅仅一个月,2015年的2月14日情人节,滴滴却和快的在这个意味深长的日子共同宣布合并,只留下像是被渣男伤害过的易到在风中独自凌乱。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了最新的《2014 年第三季度中国打车软件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截至2014年9月,快的打车以54.4%的比例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位,滴滴打车以44.9%的比例位居第二。

2014年12月滴滴刚宣布融资7亿美元,紧接着快的就宣布融资8亿美元。

可见当时对于滴滴来说,显然在市场竞争中不处在庄家的位置。

老二和老一谈合并,在博弈当中自然天然地不占优势,程维的一番骚操作,给滴滴瞬间无中生有地增加了筹码,让快的浮想联翩。

滴滴是不是跟易到已经勾兑好了?

如果滴滴收购了老三,滴滴就成第一了,资本就会向滴滴集中,自己的后路是不是就被抄了?

当时摆在快的面前的有两种选择:

第一是快速推进与滴滴和合并,免得夜长梦多。

第二是也约周航聊一聊,跟滴滴竞争。

显然,选择方案一是最有利的,与滴滴谈成了,就能形成寡头垄断,必赢;方案二谈判不确定性大,就算抢下易到,后续胜负依然未可知。

程维这招就是信号博弈,就像在德扑中偷鸡诈唬一样,向对手传递出我的底牌更好的信号。

事后周航分析认为,他成了程维与快的博弈的筹码,促使快的快速地通过了与滴滴和合并方案。

股市当中大股东很容易就会侵占小股东利益。大股东可以找看似不相关的人成立影子公司,通过商价采购商品和服务把利益输送到自己的这个关联公司当中。

千万不要暴露自己的风险敞口,永远不要把自己的生杀大权交给别人。

六、最后要说的话

2008 年金融危机时,马斯克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Tesla 和 SapceX 都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他手里仅剩借来的 4000 万美元,如果集中救一家公司,那么另一家必然倒闭;如果分开救两家公司,有可能两家公司都会倒闭。

在那个本就是资本寒冬的时刻,马斯克几乎走投无路,在与资本的博弈当中几乎已经处于任人宰割的地步。马斯克自己借了 2000 万美元,然后希望其他投资人也借给公司同等数量的资金。

但 Tesla 的一个主要投资机构 VantagePoint 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他们有自己的算盘。

彼时他们已经准备驱逐马斯克,然后将特斯拉卖给底特律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让特斯拉成为他们的一个电动系统的供应商——现实的资本心中可没有什么星辰大海。

VantagePoint 的合伙人拒绝了马斯克立即飞去与其见面的请求,他们知道马斯克很着急,故意拖延时间以便让马斯克缴械投降。

马斯克回忆说:“他们将会议设在自己办公室的唯一原因是,他希望我跪下来求他给钱,然后他就可以趾高气扬地向我说‘不’,真是个混蛋。”

资本或许已经习惯了用这一套来逼创业公司的 CEO 屈服,忍气吞声、放弃梦想。但这次不一样,他们的对手是马斯克。

债务方案不行,马斯克只好回到股权的道路上来。强如马斯克当然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低姿态求人,只能让资本市场对他彻底失去信心。

于是他向资本放出风来,说 Tesla 可以从 SpaceX 那里再借 4000 万美元,生存无虞。

这一下又让硅谷的投资人骚动起来,Tesla 的融资份额一下又从人人避之不及,甚至弃之如敝履的标的,变成了稀缺的投资机会。

融资就像找对象,舔狗舔到最后必然一无所有。反正横竖都是死,马斯克这个时候最优的策略就是再虚张声势再搏一把。

做生意和感情一样,讲究的是“吸引力法则”。

马斯克通过一次虚张声势,成功地回到了庄家的地位上来,甚至又可以去选择投资机构了。因为一旦项目本身变得有吸引力,投资机构的贪婪本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得以被马斯利用。

2021 年 12 月,马斯克又玩了类似的一出拿捏甲方的好戏。

在 SpaceX 高歌猛进的时候,马斯克又来了一次骚操作,突然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信,说“星舰”的“猛禽”发动机可能无法如期研制成功,SpaceX 或许又将面临破产的风险。

这封邮件让 NASA 吓尿了,赶紧将太空旅行的商业合同双手奉上。

因为 SpaceX 和波音是 NASA 目前几个项目的两个主要供应商,如果 SpaceX 有任何的三长两短,NASA 将不得不花更多地纳税人的钱向波音高价采购服务。

这就是马斯克,不管外界条件怎么变,他自己已然成为了永远的甲方。

做庄,就需要做局,就需要把一件事情搞复杂、搞玄乎、搞得信息极不对称,这样才方便收割韭菜。

比如说 blockchain 和数字货币,到现在还没几个能真正搞清楚这玩意,但不妨碍已经有大把的人靠这个实现财务自由了。

这个东西本身靠不靠谱很重要吗?

不重要。

一个事情如果你能在当中成为庄家,这个事情本身的属性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说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就是一场大型传销。传销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可能的变得更爆。

马斯克不管是推狗狗币,还是卖龙舌兰酒,亦或是力挺游戏驿站,马斯克早已脱离的意见领袖的低级趣味,成为了地球村新的精神领袖。

你说马斯克是不是传销,我认为是。

但是他让全人类都相信了他,他就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创造不可能。

还有很多人虽然他们影响力和能力都远远不及马斯克,但是他们就是能抓住人性当中的贪婪和成为“人上人”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可以卖给你一堆你其实完全不需要的东西,就可以把空气当成黄金来卖。

做局是会上瘾的,为什么成功做过资本运作的人搞不了实业,因为资本运作赚钱太容易了。

正如索罗斯那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因此,这个世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认识泡沫,加入泡沫,传销泡沫,可能远远比干实业实现财务自由的概率大得多得多。

做局的能力需要时间的沉淀,如果要问那些年纪轻轻就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做对了哪些事,我觉得他们只做对了两件事:

不小心被动站上了风口,这叫投胎投得好,命好;

自己参与了风口的创造,这叫传销传得好,运好。

光锥之内皆命运,如果做不了庄,做不了局,那就要接受自己这辈子大概率不可能财务自由的心理准备了!

深度探讨中国当前的一个社会现象——内卷

这篇推文将具体阐述如下问题:

1、中国内卷的本质。

2、内卷与996、躺平、阶级固化、高房价等一切负面词汇的联系。

3、尝试探讨解决内卷以及996、高房价等相应的方案。

先简单抛出结论,用于太长不看的人:

1、内卷的本质,是社会进入存量竞争后,上层社会不断占据吸纳大量资源的同时,关闭上升通道以及资源的逆向流通,导致中产阶级与下层阶级,或者说广大无产阶级人员被迫争夺越来越少资源的现状描述。

2、结合内卷本质,大家就会发现,内卷是现时代导致各种负面词汇的源头,诸如高房价、996、躺平、阶级固化,以及各种职场内部负面传闻的源头。

3、解决内卷及其衍生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资源的合理流动,一个是中下阶层的牢固保障,再一个则是整体资源的扩大化,简称“做大蛋糕”。

一、中国内卷的本质

之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张“中国九大阶层示意图”,具体阶层划分如下(整篇推文就是从这个阶层划分说起):

1层: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层的区别在于,1层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层没有。

2层: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分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和3层的区别在于,2层能够影响国家政策,3层不能。

3层: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家、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和4层的区别在于,3层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层不能。

4层: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中等企业主之类为主。和5层的区别在于,4层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层没有。

5层:以小企业家、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二三线明星、律师、工程师等。和6层的区别在于,5层有自己的事业,6层没有。

6层: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和7层的区别在于,6层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层很难。

7层: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人员、小个体户、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和8层的区别在于,7层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层不能。

8层: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和9层的区别在于,8层能够自食其力,9层不能。

9层: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为代表,以城市的基本生活标准要求,这些人在城市基本上不能自食其力。

在这种阶级划分下,前三层属于中国的上层阶级,如果将这三层的所有人汇总起来,他们主要包含:

1、实权大官员(代表人物不用多说)

2、超级大厂的老总(代表人物:马云、马化腾、王健林)

3、国内几大银行高层,电网、烟草等垄断国企高层管理者们(实际上这个层级同第一条)

上层社会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们拥有制定或者影响一片地区政策的能力,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第四层及以下的资源向前三层吸纳聚集,并让第四层及以下阶层的资源变得越来越少。

尽管上层社会中,顶层设计者大多是从国家角度考虑的,和老板们的目的明显不同,但是无形之中,他们也会促成资源向上层的定向流动。

而正是这一特点,使我们得以解释内卷的本质,并解释以下现象:

为什么房价越来越高?

为什么广大劳动者过着996的生活,薪资提升的同时,觉得自己过的不幸福?

为什么自己和身边人越来越累,鸡娃层出不穷,职场环境不断恶化?

为什么很多中小企业老板抱怨创业艰难?

为什么企业无论是基层的工程师还是基中高层的主管经理总监们,都在抱怨自己很累?

……

首先,大家现如今会普遍认同以下两个观点:

1、中国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存量社会

尽管中国多次强调产业升级,内外循环,一带一路等多种国家政策,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政策并没能让中国逆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已经度过发展红利期的现实。

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进入停滞期,基础科学达到人类智慧极限,难以突破,新的风口难以出现,各大行业垄断导致创业环境恶化,中国已经进入存量社会阶段,社会资源固定或者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增加,并且资源流动性变差。

这意味着,阶层的提升不再可以依靠高速发展阶段的创新创业、蛋糕做大,而是依赖于从他人嘴里虎口夺食,以个人更加优势的条件抢夺他人资源,让自己的阶层得以上升。

2、越往上,阶层跃升越困难

理论上,教育仍然是阶层跃升最容易且最为可控的方式,一张名校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证,可以确保你稳定在第六层及以上,就算以后躺平任嘲,这个人也可以确保自己社会中层的位置。

而从第六层向第五层跃升开始,跃升的难度大大增加,并且超过个人可控的范围。

一个第六层的人,跃升到第五层,比如成为大中型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成为实权科长或者调研员职级,成为小有成就的自由职业者,或者二三线城市拥有几套房的房东,除了个人努力外,还需要很多场外因素,例如,只是因为都喜欢养猫就赏识你的贵人;继承自父母的拆迁房或者成为房东的固定资产;在体制内熬资历十几二十年的好身体和好心态;某事件爆火后出现的百万粉丝UP主……

而成为第五层级后,除了极个别拥有远大理想和崇高信仰的人,家庭资源丰厚可以轻松再度跃升层级的各种二代,或者事业心比天高的工作狂以外,绝大部分人不会再选择向更上层级追求。人们更多的,是想办法将第五层的层级稳定一辈子,并在第五层级中进行挪腾,去到同层级更舒服的位置。

比如,某大公司中层卖股票离职,加上自己996的积蓄在某房价洼地的二线买了几套房,当起了房东;

再比如,某大厂年薪大几十万的中年员工,三十五岁压线考取家乡公务员,并兼职独立APP开发工作等……

这些都是想办法稳定层级,规避同层级风险并寻求更惬意生活的典型代表。

在存量竞争下,谁能掌握话语权,或者说有分蛋糕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话语权意味着这个层级有能力将资源调动给自己的层级,或者设置规则,让资源的分配变得对自己有利,这也是大家通俗所讲的一句话:做蛋糕的不如分蛋糕的。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的中国,制造业等偏技术和工艺类的工作出现不可逆的人才流失,而公务员重新成为我国上好职业的原因之一。

在九大阶层的划分中,前三层的上层社会人士,他们可以以各种可行的合法方式,实现资源的定向流动,并将资源锁定,防止资源再向下层流回。这些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通过政策制定,实现资源定向流动。

这条路曾经在一些贪污腐败的高层官员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并引起了很大的危害性,同时遭到了沉重打击。

不过,在合法范畴内,高层官员也可以通过正常的政策制定和落实要求,让资源定向地向某行业、某地区流动,而这些行业和地区往往在自己层级可以寻找机会的范围内,这就使得资源成功流到了自己更容易控制的地方,并从中寻找机会、获取资源。

最基本的,机关发布政策并获批,自己在单位附近盖个重点中学、三甲医院之类的,这个难度并不大。而且城市多了一个重点中学或者重点医院,利国利民,基本没人反对。这是合法可行的,而且政策的制定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符合中国的发展方向,同时普通百姓也可以吃到部分发展的红利,是一种双赢的做法。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更多的资源流向了上层社会,只有少量资源流向了中下层,这是任何顶层政策在落地时都会出现的问题。

2、通过已有的大量资源,榨取中下层,或者说无产阶级的资源,实现资源向所属层级的暴力获取。

这是广大劳动者广泛抨击,也饱受批评的方式。

同时,马克思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深刻指明了这种资源获取方式的内部机制。

资本家们通过已有的大量聚集性资源(比如某云的四十大盗,某马的鹅厂等),以过度剥削(例如现在的加班文化,996制度,垄断等)的方式,让员工在缺少话语权的情况下被迫接受过度压榨,贡献尽可能高的剩余价值,使得员工看似拿着一个月上万甚至几十万的年薪,实际上大部分的价值和产生的资源都被上层社会拿走,而上层社会分享给中下层社会员工的少量资源,再通过各种生态循环回上流社会,并不再流动下去。

典型代表就是各种消费主义的广泛宣传,比如,996劳动者沉迷的各种手游氪金,电商平台上的双11双12和618活动,毫无实际用处的轻奢品牌购买等等。

对于同属无产阶级的中小企业主也是如此,大企业通过垄断行业资源的做法,让中小企业主的创业环境十分堪忧,从而被迫接受“被收购→再度打工”的命运,而这也会震慑广大劳动者们,让劳动者们不再敢做类似行为,被迫继续接受大厂的加班工作制。

总的来说,通过阴谋阳谋等各种方法,上层社会有的是方式,让社会资源向上层社会定向流动。

并且,在上层社会中通过竞争、政策等方式内部分配,不再流回第四级及以下的中下层阶层,而这就导致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随着存量社会的进入和时间的流逝,中下层所拥有的总体社会资源变得越来越少,中下层的内部分配变得紧张。

而这时,上流社会再采取一些非常隐秘但是高明的做法,让中下层级的广大无产阶级人士,认识不到这种自身阶层所属资源总体变少的现实,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构建人为的信息差,让无产阶级认识不到自己所处的现状。

典型做法就是各个大型企业都拥有的一些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比如马云的四十大盗,由于阿里性侵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如果大家搜索过马云在阿里被反垄断铁拳处罚之前的视频,就会发现,马云曾经用自己非常优秀的口才,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洗脑文化,灌输各种隐性思想,让员工无形当中受到影响,从而变成他的工具人。

比如,向社会输出人才,工作996,生活669等等,实际上,这是各行各业大厂惯用的套路。

不只是互联网的文化,其他行业也会通过素质拓展等方式,灌输各种服从和压榨文化,从而让员工死心塌地的无偿加班。同时形成强烈的自卑感,让自己的自我评估下降,自认为离不开那里,从而永远接受被剥削压榨的命运。

另外就是各式各样的糖衣炮弹,通过一些小恩小惠,让无产阶级忘记了自己实际的境遇。很多互联网从业者都喜欢大厂的各种小恩小惠,比如免费的零食、并不健康的人体工学椅、晚十点下班后的打车报销等等。然后,他们就忘了自己晚上十点才下班,一天工作十二小时的现状,只记得公司的各种小恩小惠了。

2、刻意规避信息中不利的地方,只把信息中好的部分展示给无产阶级。

典型代表就是各种激情澎湃的宣传,比如基建狂魔。

由于上层社会可以掌握媒体,因此他们可以让媒体只发布中下层阶级喜欢看的内容,可以规避掉他们不爱看的东西。

他们只会告诉你大工匠创造的各种大国重器,却不告诉你他们没给工匠们提供优厚的薪资福利、好的配套生活环境、可见的升职加薪等;

他们只会告诉你基建狂魔的各种桥梁道路设施多么美丽,却不告诉你从业者即使清华土木毕业,仍然过着007到处出差颠沛流离的生活。

记得之前深圳拍摄了一部争议满满的宣传片:奋斗者,不寂寞,就是用了这种手段,只不过拍摄方吃相太难看,无产阶级一眼就可以识别。

3、通过各种手段,在中下层无产阶级内部塑造对立现象,从而将矛盾转移。

中产阶级的说法就是来自于上层社会的最大骗局,除了工资高了点以外,根本没有改变自己打工人的现实。然而,偏偏大部分人相信了中产阶级的说法,并且将自己标榜为精致的中产阶级,并鄙视那些赚钱不如他们的人,将自己与无产阶级对立起来。

另一个主要方式,就是预留一个进入上层社会的小洞,并告诉中下阶层的人有上层社会的晋升通道,让无数中下阶层的人为了这个可能成为人上人的机会,内部对立起来。

至于这个小洞人能不能钻过去,上层社会的人不说,中下层的人也不敢问。

通过各种手段,中下层阶级内部就形成了对立矛盾,从而忘记了本来存在的根本性矛盾。

现在我们知道了,上层社会通过各种方法,定向地将资源从其他层级吸引到上层社会中,或是通过政策引导,或是通过资本掠夺,并且以各种洗脑文化,让中下层的无产阶级更慢认识到这一现实。

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上层社会的资源变得越来越多,就算上层社会人士同样需要内部消化竞争这些资源,但是源源不断的资源积累,使得上层社会并不担心分配问题;

而中下层的无产阶级掌握的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因为资源是流向上级的,而且以内部消化的方式,不再流回中下阶层,实际上这就是很多人强调的贫富差距拉大,资源过于集中的背景因素。

那么,内卷的本质是什么呢?

随着中国进入存量时代,当中下层所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以后,中下层(第四层及以下阶层)的广大无产阶级人士,为了那些本就逐渐减少的资源,自然会进行激烈的竞争。

就像大饥荒时期,人们为了能多吃一口粮食,会大打出手或者卑躬屈膝的悲剧一样。

而中下层无产阶级人数众多,为了在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下活下来,绝大部分人只能采取常规做法,那就是:尽可能提高自身条件,占据有利位置,或者采取非常规手段,在已经荒芜一片却仍被上层吸血的中下层级中,吃到那么少许一点点的蚊子肉,而这就是对内卷本质的概括!

二、内卷与996、躺平、阶级固化、高房价等一切负面词汇的联系

这一段,我会具体描述下,内卷与目前社会各种负面词汇的联系,也可以理解为,我尝试用内卷来解释现在发生的各种负面的社会现象。

由于中下层的资源是不断被上层社会吸纳走的,而且中下层的资源流失速度,远超个人努力能积累的资源速度,这就使得中下层积累资源最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时间。

同样的学校和学历,如果你比别人早毕业几年,可能以后你就是那个第五层的中层管理,而相同学历的人只能当一辈子的基层员工;

一个上好的大企业高管,位于社会阶层第四层的位置,当被一个十几年前毕业的普通二本本科生占据后,后来毕业的人哪怕是清北本硕博,由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限制,他们再强也拿不到那个绝佳的第四层位置,只能乖乖听这个高管的话。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会逐渐被上层社会吸纳的更多。此时,后来的高素质人才们已经没有本该适合他们的资源供他们分配了。

这时,高素质的人才们只能选择一种不算坏但是却不得已的做法:向下兼容,去抢低维度的,素质不如他们的人的资源。

这就是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各种匪夷所思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社会现象:

清北硕博扎根街道办;人大武大毕业生扎堆烟草卷烟流水线;工地上干活的基层工程师,从专科生变成了同济甚至清华的硕士;制造业工厂中曾经那些只需要专科生值班、倒班、加班的岗位,现在不分男女,大部分是985、211、硕士、博士们在干。

和这些高素质来自名校却工作内容极其低端的基层工程师们相比,他们的直属管理者们,年龄往往只比这些高素质人才们大三五岁,学历只有普通本科,快速学习和胜任工作的能力更是远不如他们。

但是因为早进入社会几年,便能占据更多的资源,让这些高素质的人成为他们宣泄和转嫁矛盾的对象。

当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时,为了占据分配的有利位置,内部分配也自然会出现尔虞我诈的局面,具体反映就是现如今整体环境已经极度恶化的职场。

曾经的职场,企业的薪酬涨幅和升职前景都很可观,培训也相对完善。

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高学历、高素质,一路向前。借助技术扎根、工贼行为、贵人相助、八面玲珑、工作狂模式等各种奇技淫巧,就能达到中层管理左右的水平,成功跨进九大阶层中的第五层,那个最舒服的阶层。并在中年时期寻找机会,退出职场,化身房东or自由职业/独立开发者,挪到同层级最舒服的地方去,成为大众和自己眼中的人生赢家。

而现在的职场,前人占据坑位的情况下,后来的新入职高材生们,已经基本没有任何机会。

即使这批人中出现了工贼之王、无尊严跪舔者等极端出卖自己的人,他们往往成为基层小主管也是顶天的了,中层位置堪称奢望,甚至情况更为糟糕,各行各业可能连小主管的位置也已经被瓜分殆尽……新入职的工程师们纵使名校硕博,他们能获得的也只是:某高校非升即走考核;某半导体厂一辈子基层996工程师;某大厂35不续签996基层程序员等岗位……

他们没有任何错,他们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倾注了自己的理想,错的是这个社会。

而在职场之外,比如学校,具体反映就是各种鸡娃现象。

实际上,鸡娃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家长对内卷的焦虑,是内卷在家长身上体现后,家长反馈到孩子身上的一种负面表现。

在无法进入上层社会,以及无产阶级掌控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自己的阶层很难维持,有掉落的风险。为了保留住阶层,家长必然会在下一代的教育上非常急躁焦虑,否则阶层下降,家长一辈子的努力就宣告一场空。

此时,家长必然就会出现一些鸡娃行为,通过实际行为的执行,让自己的焦虑感降低。

不过,同样属于中下层社会,但是中下层包含了第四到第九层,不同层级的资源占有也不同,这意味着在无产阶级当中,无产阶级的一些层级较高的人,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更下层的资源抢夺过来,或者将来自上层社会的压力,转嫁给更低层级的人。

这种事例的典型代表,就是职场中的上下级矛盾,以及广大研究生博士生在高校面对过的民工待遇。

在职场,中层经理时刻面临着来自上流社会老板们的各种pua和不爽,他们为了缓和自己的情绪,会选择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嫁给基层的主管们。

而主管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转嫁给基层工程师,主管们有业绩压力,给基层员工画大饼就好了,主管们别骂了,对着基层员工往死里骂就完事了,而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堪比民工般辛苦的生活,来自于高校对老师们的疯狂压榨。

高校的最高层(校长,副校长决策层)制定非升即走,论文指标等各种方案,逼迫高校教师们增加产出成果,而高校自己却几乎不提供什么支持帮助,堪称白嫖。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人的本能选择自然是将压力转嫁给别人,高校教师就是这样把压力同样转嫁给科研民工们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上下级文化和高校的科研现状与内卷无关,实际上,这些都是内卷的具体表现之一。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中下层的无产阶级资源放弃攫取更多资源,只保留满足自己心理要求的资源呢?实际上,这就是现在流行的躺平文化。

本质上,躺平文化正是在认清社会内卷的本质后,采取的一种消极行为。通过与自己和解的方式,放弃攫取过多资源和阶层上升的努力,并寻找一种合理的方式,停留在自身所处的阶层,同时保留的,还有自身已有的资源。

如果让我说出我的个人看法的话,这种方式实际上放弃或者让出了自己阶层上升、积累更多资源的主动权。但与此同时,这种方式也解放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不被过多的资源和大饼所牵绊,可以把时间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实际上是内卷时代很聪明的做法。

而现在,在目测努力无望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走这条路,以至于躺平成了需要竞争才能获得的奢侈品,比好的工作还难以得到。

但是,这种躺平的做法可不是上层社会想要看到的!

一方面,由于躺平的人采取的是一种与自身和解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对他人也非常和平,这会极大地降低无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并驱使无产阶级内部冷静下来,发现上层社会掩盖的真相;

另一方面,躺平的做法会减少资源的增加,做蛋糕的速度会变慢,从而影响上层社会的利益。更为关键的是,在社会上层缺少上升机会,中下层却有阶层掉落风险情况下,躺平反而成了保留阶层,等待机会的最好方式。

很多躺平人士,一边早九晚五躺平,另一边却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着业余时间的学习,让自己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甚至是思想开化程度得到快速的提升!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有能力在职场外获取合法收入,彻底离开职场,成为了国内过得最舒服的人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上层社会会想尽办法,杜绝或者避免人们做出躺平的选择。

对于顶层设计者来说,国家的发展需要广大无产阶级的劳动,而躺平会延缓国家发展的进程,让很多良好的国家战略难以施行。

对于老板来说,他们需要无产阶级为自己工作,让自己积累更多的资源。主要方法有:

1、大力宣传优秀人物和事迹。

这是顶层设计者主要使用的方式。通过宣传,让大家认识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和好处,从而让一部分人拒绝躺平。

这是最温和的方式,而且在实际执行中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顶层设计者许诺的一些好处确实可以兑现,虽然不是非常优厚。

2、通过各种被动的方式,逼迫大家没办法躺平。

这是老板使用的方式,而且是吃相很难看的方式。

与此相关的就是各种996加班文化的泛滥,各种消费主义宣传。

和早期只有部分大厂996的工作制度不同,现如今的年轻人,面对的是全行业全社会的加班泛滥,这让年轻人极度绝望。在现如今的中国,只有大部分的外企、非基层的公务员、事业单位、部分垄断国企央企的工作人员能够过上正常上下班,有急事加班的日子。

通过996在各行各业的泛滥,劳动者几乎无法找到正常上下班的工作,被迫接受996的工作制度。而在996工作制度下,老板们可以获得超额的回报,而绝大部分劳动者的精力也在工作中被耗竭,除了刷手机看剧打手游,再也没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学习提升和人际关系拓展,甚至连和家人朋友聊天的耐心都没有,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消费主义的宣传,也是回收无产阶级拥有资源,实现资源向上层社会定向流动的方式之一。

这会使得无产阶级在996累死人的同时,自身感受反而变得越来越没钱,从而逼迫无产阶级在996的加班工作制度上再也停不下来,再也离不开!

在加班文化盛行、国内消费萎靡、剩余价值被老板拿走的大背景下,政府财政收入逐渐萎缩,这又会让财政收入越来越离不开土地财政,由此反映的就是越来越高的高房价,而高房价又再度打击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躺平的蔓延。

最终,加班泛滥和高房价形成了恶性闭环,如果没有节制,最后的极端情况,很有可能无产阶级在全年无休的情况下,工资收入还没有曾经早九晚五高,并且在高房价面前杯水车薪,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直接选择放弃工作,形成不可逆的社会萎靡,严重影响国内发展!

三、解决内卷及其衍生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两个因素

这两个因素:一个是资源的合理流动,一个是中下阶层的牢固保障,再一个则是整体资源的扩大化,简称做大蛋糕。

实际上,根据前两点的描述就可以得到结论,解决内卷及其衍生的各种问题,关键就是在于,让中下层级的无产阶级能分配到足够的资源。

但是,这部分资源被上层社会吸纳掉了,如何让上层社会拿出资源,这是个很头疼的话题。

先富带动后富,本质上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不是每个先富都是卢作孚、陈嘉庚这样的爱国企业家,让他们吐出资源,岂不是做梦!

不过,情况并非是完全的死局。有两点信息,所有无产阶级要明晰:

1、中国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国家,顶层设计者不会完全站在老板那一边,只做那个吃红利的旁观者。

顶层设计者作为上流社会人员,势必仍然要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作为“大目标”来制定政策,实行监管。这意味着顶层设计者是要为无产阶级考虑的,而不能像老板们那样肆意妄为。

2、老板们作为自由的上层社会人员,却没有足够的权力。

这意味着,如果顶层设计者们认识到国家问题,并想要重新分割蛋糕的话,老板们没办法组织反抗。马云也不过最多是进行各种匪夷所思的讲话,吸引舆论,营造声势,但他改变不了顶层设计者的意见。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中国缓解甚至摆脱内卷的几种做法(实际上这也是中国正在做的):

1、采取反垄断,严格劳动法落实制度等多种方式,逼迫老板们吐出部分资源,缓解无产阶级资源过少、激烈竞争的现状。

如果关心时事政治的话,不看最终结果,这些事情其实中国早就已经在做了,而且由于年轻人躺平蔓延导致的生育危机,这次政策执行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这些做法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对年轻人躺平做法的妥协,以及保障国家发展活力的权衡。

毕竟,现在的低效加班文化会导致消费萎靡、创新动力不足、创业环境恶劣等各种问题,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而年轻人不生孩子,几乎会断送掉整个国家的未来。

2、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领域的公平,让中下层阶层的广大无产阶级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

最近几年,国家严格规范教育培训行业,几乎以国家意志扼杀掉了整个教育培训行业,来保证教育公平,这也反映了中国的积极做法。

通过保障每个无产阶级拥有的最底线资源占有量,来达到大多数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从而也可以防止类似于鸡娃等现象的大规模蔓延。

3、寻求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只有通过科技发展、产业升级等方式,开拓新的市场,让国内蛋糕逐渐做大,并孕育新的风口,才能让所有人都能乘着东风获取自己满意的资源,甚至逆转中国存量社会的现状。

这是为数不多的国内各个群体,无论是顶层设计者,无产阶级,还是老板们都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领域。

因此,这一条的实行并不难。问题在于,科技发展到今天,很多领域已经逼近人类极限,难以再度提升。而大国间博弈,也会影响一个国家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布局。

实话实说,短期内这一条很难实现,中国可能要做好长期处于存量社会的思想准备!

对于个人来说,也有几点可行的建议:

1、在存量社会下,无产阶级最佳的生存策略是:

通过各种方式,无论是固定资产(房东or洗车行or餐馆等),还是稳定的副业渠道(自由职业,独立开发,网红博主等等),培养自己工作以外的稳定收入,以及离开职场稳定生存的能力。

这是远离存量社会下恶劣职场环境,让自己和家人一辈子幸福生活的最佳方式。当然,这条路很难,但是存量社会下,这条路值得大家试一试,因为收益确实非常高。

2、尽量靠近高薪工作,在职场环境恶化到自己难以留存、必须离开之前,赚取足够的原始资本。

如果大厂给你高薪的996的话,还是去试一试吧!

一方面,这是快速积累原始资本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你对自己的身体抗压能力、个人渴望的理想生活有清醒的认识,让自己对人生规划重新定位。

对于走这条路的人,需要在职场生涯末期(35左右),找到愿意接收你一辈子养老的下家,或者积累的原始资本能够支撑你一辈子衣食无忧,或者探索出第一条的路子。

3、如果你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走第二条中的路的话,在现如今职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逃离市场经济,加入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编制),垄断国企是个合适的路子。

通过牺牲一定的纪律约束和天花板的方式,换取一辈子的稳定和相对幸福的生活,而代价则是通过千军万马都想走的独木桥。

更为重要的是,这条路是稳定阶层,防止阶层下滑,并在下一代厚积薄发最直接的路子。

在缺少机会的时代,这条路可以稳定所处阶层,并以此为基础,寻求可能的发展机会,无论是个人寻求调动的机会,还是以体制内的身份,占据子女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相对优势的位置。

对于走这条路的人,需要容忍年轻时期体制内工作的低性价比,并培养自己着眼长远的心态,有司马懿的精神。

同时,这条路需要牺牲大部分的个人专业能力,对于天赋较高,能靠自己努力进入上流社会的天才少年(比如比尔盖茨,马斯克等),不太合适。

大家如有余力,我个人强烈建议可以在业余时间,尝试一下第一条路!

为什么欧洲能够突破内卷?中国为什么做不到?

如果说中国是内卷的话,欧洲简直就是反内卷、或者是突破内卷的绝佳案例。

为什么欧洲能够突破内卷,进入一种幸福感相对较高的生活?

在之前对内卷的解析中,我主要是从逻辑思考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的,对于内卷这种复杂话题来说,这只是一种思考角度。

所以在这个话题当中,我决定从另一个思考角度出发,以思想启蒙为切入点,讲讲欧洲突破内卷的过程。

很多非经济的东西,比如思想启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对物质保持盲目崇拜,这些只有经历足够多的时间和风雨,才能体会得到。

而现在,人们之所以提出内卷、996等各种话题,并且认为这些是有问题的,主要是因为:

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积累了足够的阅历后,人们才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是有问题的。

在这之前,人们不会认为内卷、996这些有什么问题。

所以这篇推文,我会先简单说明一下我个人的理解,然后给讲一讲欧洲劳动者的故事,从思想这个角度,尝试理解一下欧洲是怎么突破内卷的。

推文较长,看完需要一点耐心。

记得在描述中国的高速发展时,很多人都会说到一句话:

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路。

而我认为,很有必要把这句话做适当的补充:

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路。

结果回头发现,自己跑得太快,丢了一地的东西,只能回过头再去捡。

实际上,中国的综合国力、科技水平等,现如今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个别行业甚至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这是因为,科技等硬环境,可以通过“引进→消化→逆向复制→自主创新”的模式,采取集中攻关、加班迭代的方式,实现快速发展和超越。这使得中国得以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追赶先进国家的脚步,并最终在某个时间节点完成超越。

但是思想不同,思想的启蒙和觉醒,只有经历过足够的风雨,经过痛彻心扉的感悟,甚至血的代价,才能实现思想的巨大改变和进步,从而驱使思想启蒙的发展,推动社会从基础上实现思想文化等软环境的转变。

所以,思想的发展,没办法像科技那样硬性加快,人们必须遵循时间流逝的规律,一步步地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在经历足够多的事情后,实现思想上的觉醒,察觉并抵制曾经自己认为正确,实际上错误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科技水平,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追赶甚至超越了欧洲的许多国家。

但是,中国国民的思想水平,却只经历过几十年的资本社会洗礼,没办法像科技那样加速感受。

具体而言,中国国民的思想水平,只停留在欧洲刚刚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期,也就是欧美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后,发展了几十年时的思想水平。

从思想上相比较,中国只经历几十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洗礼的国民思想,和经过两三百年资本社会影响下的欧洲国民思想,水平上还差得远!

而对内卷的突破,实际上正是源自于思想的觉醒。

欧洲几百年的思想发展史,在内卷上的表现,则是对内卷的未知→深刻体会→极力抵制→被上层镇压→再反抗→上层妥协→追求幸福至上的发展历程。

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广大劳苦大众连极力抵制这一步都没达到。

中国的无数劳动者,还在为了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岗位、学历学位等进行着互相攀比。硬是要在无产阶级内部比出个好坏,就连悲惨都能拿出来比比下限,对内卷只停留在名词解析上,根本没有体现在思想转变上。

接下来,具体地讲述一下,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思想历程。

虽然说,欧洲国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并不一致,但是,大致都处在17世纪到18世纪之间。

相比之下,中国的民国时期过于动荡,国民对资本社会的体验不够深刻。所以严格来说,中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验,只有进入改革开放后,四十余年的时间。

而欧洲之所以能诞生资产阶级革命,而中国却没有诞生这样的深刻革命,正是源自于在这之前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

而这种思想启蒙运动,对人权和生命的重视,来源于那场可怕的中世纪黑死病瘟疫。

这次瘟疫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两三个世纪,在14世纪左右为高峰期,夺走了欧洲至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人的宝贵生命。

也正是大瘟疫的影响,欧洲人终于实现了思想觉醒,他们不再歌颂教皇的伟大,而是赞颂生命的顽强、人性的光辉,并引发了欧洲人民对人权至上的崇高追求,促使人民对压迫人权的封建社会进行激烈反抗。最终在一次次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将封建社会扫进了历史的尘埃,让欧洲比中国早了两百余年率先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而彼时的清政府和我们的祖辈们,还处在更低级的思想水平层次,极力地寻求封建社会下成为卷王的机会!

说回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后的时期。

那么,在欧洲国家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几十年内,欧洲经历了什么呢?

实际上,和现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相似,彼时的欧洲国家,正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浪潮当中。

在这个时期,织布机、压棉机、面包机等各种机器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同时,改良蒸汽机的出现,让人类第一次得以摆脱自然之力的束缚,得以以煤炭等资源进行推动,成为了人类使用的第一代人造动力源。

而这彻底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跃进,既使得庞大的机器有了强大的动力源,又使得众多产品的生产,不再需要对水力等高度依赖,而是可以聚集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区,建设厂房,把机器放置在内,并让大家统一来到这个地方劳动,实现产品的集中生产销售。

由此,世界诞生了第一批工业城市,以及这些工业城市最为代表性的工厂厂房,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者大规模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流动,就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农村进城打工的趋势是一个道理。

那么,此时的劳动者是什么思想呢?

此时,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没多久的劳动者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农村的耕种,以及落后的手工业模式,让自己经常靠天吃饭,食不果腹,人们特别希望能有一种稳定温饱的方式。

而现在,这个机会就站在劳动者们面前,劳动者们只需要在那些拥有工厂和机器巨兽的人的统一指挥下,共同生产劳作,为那个人生产产品,劳动者们就可以得到那个人给予的报酬,而这个报酬,满足温饱是可以实现的,这可比种地或者干手工活强太多了。

于是,无数的劳动者们,争相涌向城市,进入这些资本家的工厂当中,为成为工人而奋斗。

这些工人们,在吃饱穿暖之余,开始互相攀比起来。有的人炫耀自己除去吃穿还有余钱,有的人炫耀工厂里的机器又高又壮又神奇,还有的人诉说着老板们怎么样的豪言壮志,让自己深受鼓舞。

而这其中,有那么一些明星大厂,他们的机器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产品也更加精良,销售额也更高,给劳动者的报酬也更多,受到了其他小厂劳动者的一众羡慕,并吸引着无数劳动者们,为了加入这些明星大厂进行激烈竞争。

这些参与激烈竞争的劳动者们并不知道,后来的劳动者们,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半专业的名词——内卷。

而那些深处明星大厂的员工,看着自己的位置被众人羡慕和争取,内心颇有一番心理满足的感受,并陶醉在自己人上人的美梦里。

这个景象,是不是像极了现在的我们,对那些大厂的羡慕和期许?

可惜,这种对资本社会的美好幻想,很快就被打碎,劳动者们发现了新的问题。

随着大批劳动者开始进入城市,进入这些工厂工作,人们逐渐发现,好像有哪些不对劲的地方。

在工厂里,人们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甚至十四五个小时,下班后身心俱疲。

而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者每天要做的,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早就学会的各种技巧,甚至只是守着又大又冰冷的机器,双眼无神的看着机器工作,看着时间流逝,感受不到一丝活着的意义。

其实,情况已经比封建社会的时候好多了,不是吗?

现在,劳动者有了一定的薪水,这至少能让劳动者有饭吃,有衣穿,正常来说,自己应该要满足才对。

但是,又好像哪里不太对,因为自己过得其实很辛苦,并没有因此更幸福快乐,但是,自己不知道到底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又过了几年,劳动者好像发现到底哪里不对劲了。

随着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增加,长期高强度劳动下,劳动者们开始出现各种职业病,例如,很多工厂空间狭小,空气浑浊,劳动者们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吃饭时间都变得零碎,很多劳动者年纪轻轻都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那些充满粉尘和细屑的车间,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与此同时,这些患病的劳动者们,由于不再能承担这些高强度的工作,他们被老板扫地出门,回到了自己的小屋,现在,没了那些工厂主的报酬,他们既没有养活自己的手段,也没办法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最终,年纪轻轻的他们英年早逝。

在18世纪-19世纪之间,大量工厂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非常之长,他们早上六点就要出门做工,晚上六点才算正常下班,但是却还要被工厂主们强行留到九点,一周工作六天。

这些前辈们不知道,现如今的某个东方古国,面临着相同的境遇,并给这种现象起名叫加班文化。

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其他休息时间也经常被打扰的工作制度,好像叫做996吧。

而结果也是很揪心的,这些大工业时期的劳动者们,到了三十岁左右就百病缠身,被资本家扫地出门,在三十五左右就英年早逝。

他们的灵魂,始终诉说着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种种问题,然而那个时期的很多欧洲劳动者们,并不相信前辈给他们讲述的悲惨事实。

与此同时,现如今那个来自东方古国的劳动者们,同样并不相信这些灵魂的诉说,因为这些东方古国的劳动者们,直到三十五左右才会丢掉工作,而且只会有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小毛病,和三十岁百病缠身相比要强得多。

而且,这些东方古国劳动者们的眼里,只有那些三十五以上还被资本家委以重任的幸运儿,那些三十五以后举步维艰的失败者们并不入他们的法眼。

到此为止,欧洲的劳动者们,开始发现了这种生产关系的恶劣影响。

而这段时期的表现,和中国现如今劳动者们的表现是相似的。

终于,一些劳动者觉得,不能再让这种悲惨境遇持续下去,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活得更久,他们想闻闻花香,晒晒太阳,享受子孙绕膝和天伦之乐,而现在,给资本家辛苦打工的他们没有任何这样的希望。

于是,以这些劳动者为代表,零星的反抗出现了。

首先,这些劳动者们学会了忙里偷闲,他们身边的一些劳动者发现这样可以过的舒服一些,于是纷纷效仿。

然后,他们开始和老板,以及老板的监工们暗中抱怨,试图换取老板和监工的同情。

最后,他们试图团结异己,希望能团结更多的人,增强力量,和老板们好好谈一谈。

然后,他们失败了,而且下场更悲惨。

资本家们一直在暗中观察这些摸鱼划水的领头人,并把他们列为重点监视对象。

而当他们抱怨自己的境遇时,他们更是被锁定为重点目标。

最后,当他们尝试联结他人时,这些领头人基本都会得到这样的说辞:

这里报酬不错,不知道你折腾啥;

老板发现,要对我们严肃处理的,我不想和你一起干;

你太悲观了,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

最终,这些孤军奋战的个别劳动者,缺少支持,被资本家各个击破,被迫接受自己悲惨的结局,轻则扫地出门,流落街头,严重的则被资本家的暴力队伍内部解决,悄无声息。

与此同时,一些专业人士为了稳定劳动者的情绪,劝告大家,现在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国家广大的劳动者,是发展的基本盘,只有依靠劳动者的红利优势,以及庞大的殖民地对原材料的供给,我们才能高速发展,国家才能更加强大。

当然,这段话是我编的,不过在欧洲的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家和政府本身,都会高度强调劳动力供给量的重要性,在帝国主义战争频繁,殖民地供给原料丰富的情况下,劳动力确实有很大需求,所以上层会认为,劳动力供给是资本家或者国家做大做强的核心所在,实际上,这种说辞,和拥护人口红利的说辞是差不多的。

可惜,这种缓兵之计的说辞,以及对个别”刺头“的严肃处理,并没有缓解现状。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个人和小股的反抗屡禁不止,以至于为了镇压劳动者反抗,很多资本家自己组织起了庞大的战斗力量。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亲身体验或者亲眼所见了上面的悲惨遭遇,他们开始相信前辈生命的教训,加入到了反抗的阵营中来。

更为重要的是,欧洲社会出现了一种思想上潜移默化的现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相信并感受到了事实的残酷性,劳动者们发现,无论自己收入多少,身处小厂还是大厂,自己还是改变不了百病缠身、扫地出门、英年早逝的悲惨结局。大厂劳动者多赚的那点钱,在自己百病缠身的高昂医疗费用面前,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而在长期的剥削压迫,和那为数不多的小确幸中,劳动者们的思想逐渐觉醒。

劳动者们发现,比起资本家更多的报酬,自己更在乎迎着夕阳下班的喜悦,周末和家人野餐的幸福,哪怕只是自己傻呆呆的躺在草坪上,散布在小溪边,那种自由和亲近自然的感觉都特别舒爽。

然而如果不改变现状,无论是那些不规矩的小作坊,还是那些正规的明星大厂,上面的这些生命幸福的真谛,劳动者通通得不到。等待劳动者的,只有高强度机器般的工作、百病缠身、扫地出门、无法谋生的恐惧、以及英年早逝的噩耗。这和大厂小厂无关,只要是给资本家打工的打工人,这种命运就无法避免。

终于,在共同美好愿望的指引下,大厂小厂的劳动者们,抛弃了各自收入报酬的差异、岗位的好坏、工作制度的区别。

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工资10英镑还是的20英镑、维修机器的还是做苦工的、每天工作12小时还是14小时,这些内部的区别,都改变不了各自悲惨命运的到来。

现在,劳动者们需要团结起来,为了更好的工作环境、更人性化的制度、更短的工作时间、以及充满幸福的明天而奋斗。

这是劳动者思想上质的飞跃,现在,绝大多数劳动者抛开各自的具体差异,共同站在了反抗的队列中,反抗的队伍不再是个别的散兵游勇,而是浩浩荡荡的游行大军。

他们约定了一个计划的时间,而在这天,大厂小厂的所有劳动者,没有按时打卡上班,他们戴上了统一的标志物,涌上街头,拿起旗子和标语,向政府和资本家施压,并产生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一些人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

那么,这样的罢工成功了吗?

当然没有!!!

在罢工中,资本家都是采取避其锋芒、内部击破、秋后算账的做法,先扶持个别工贼,出面规劝大家回来工作,许以利诱。然后,当劳动者信以为真,返回工厂工作后,他们面临的是更加遭受剥削压迫的局面,从而酝酿更大规模的反抗。

而在经过几次大罢工和流血牺牲后,劳动者的思想再一次经历了巨大的飞跃,他们明白了两个道理:

1、劳动者不应听从资本家的花言巧语,而是应当相信自己,以自己的主动性,换取权益的实现。

2、在权益和政策保障中,政府是一个裁判的角色,而资本家长期都拥有与政府谈判的主动权,劳动者需要自己的politics势力,以争取和政府,和资本家平等对话的机会。

于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劳动者的罢工活动不再容易被解散和瓦解。劳动者逐渐形成了替自己代言的集体势力,代表劳动者,同政府以及资本家谈判。

与此同时,长期剥削压迫导致的劳动者低生育率,婴幼儿和童工的早夭率,以及19世纪风起云涌的殖民地反抗,帝国主义战争等等,都让政府本身对劳动力和新生儿需求迫切。出于国家需要,政府终于开始站在了劳动者一边。

最终,在政府和劳动者的双重施压下,资本家终于答应做出让步,欧美劳动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劳动者们有了庆祝自己的节日,有了法律意义上的10小时,甚至8小时工作制。工作环境也被政府要求极大改善,职业病比例开始显著下降,由于拥有照顾家庭的时间,婴幼儿早夭率也极大降低。

更为重点的是,在长期争取权益的斗争中,欧洲的劳动者们,形成了团结一致的思想,以及追求幸福的目标,而非仅仅物质上的满足,劳动者也掌握了和强于自己的势力谈判和争取权益的方法。

因而在后续,随着时间的流逝,欧洲劳动者的团结一致,追求幸福的思想更加坚定。劳动者也学会了把前面的模式再来一次,并逐渐推动这些名义上的政府法律落实,让资本家一次又一次的空头支票和规避法律的行为难以得逞。资本家开始同意将政府法律条款落地,劳动者也开始有了社会保障,即使失业,劳动者也可以坚持一段时间。

实际上,这个过程比我这里说的要复杂困难得多。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不懈努力,到了20世纪,各行各业才逐渐把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完毕,欧美劳动者终于盼来了梦寐以求且完全落实的8小时工作制,并延续至今。

现在的欧洲劳动者,在五天八小时,乃至四天六小时工作制中,高效率地工作着。

下班以后,他们回归生活,照顾家庭,享受着家庭团聚的温暖,周末野餐郊游的喜悦幸福。

他们不再为了攀比薪资待遇而争得面红耳赤,也不羡慕别人xx大厂的工作,更不会为了多赚一点钱就接受多干一会儿的工作制度。

比起金钱,他们用鲜血争取来的幸福和权益才是最重要的。

到此为止,推文讲述的主要内容就告一段落了。

至于为什么欧洲能突破内卷,这可以换成另一种问法:

为什么中国现在没有突破内卷?

如果看了前面讲的故事,对比一下,和欧洲乃至美国的劳动者相比,中国劳动者在思想水平上,缺了点什么,内心自然就有答案了。

而在中国劳动者的思想,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进行进一步的觉醒之前,劳动者的内部攀比倾轧,凝聚力一盘散沙,只求收获不想牺牲的投机思维,注定争取不来突破内卷的权益。

至于中国能不能突破内卷,我不知道!

思想水平的提高乃至觉醒,并没有捷径可走。

中国要做的,只不过是顺着欧美的思想成长路线,重演一遍罢了。虽然中间会有细节的差别,但随着劳动者的思想进步,劳动者也许会探索出合适的方法。

所以对于突破内卷,未来也许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对于现在996的劳苦大众来说,大概率要做牺牲品了……

浅谈中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35岁危机

推文较长,先说几个主要结论:

1、中国的35岁危机并不是早先就存在的,它是近期才普遍的东西。因此有些年长者或在校生,会因为没经历过而过于乐观;

2、个别人可能会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割别人的韭菜;

3、中年危机与工作经验本身关联性不大,这和大家传统认知的青春饭or吃经验不同;

4、中国的35岁危机,实际上来自于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原因,与企业、政府、从业者三者都息息相关。

下面,我就以浅薄的思考,给大家分析一下35岁危机这个话题。

具体而言,将会从企业、政府、从业者三个角度为各位简单分析。

当然了,这三个角度并不独立,界限很模糊,每个角度实际上也与其他角度相关。

一、企业角度

我个人之前强调过一点,35岁危机与行业相关性不大,而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受约束的程度息息相关。

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工作的本质就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资本家给予的报酬,用报酬维持或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也正是这个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工作,谈不上任何忠诚或成就感。在企业中承担的所谓高大上的工作,就是养家糊口的手段而已。如果一个人有独立于工作外获取金钱养活家庭的手段的话,这个人完全可以不要工作,而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资本家和你谈情怀,不要信就对了。

在这个劳动者与资本家的雇佣关系中,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的报酬。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给予劳动者报酬的同时,获取额外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这是大家熟悉的剩余价值理论。

而剩余价值理论中,剩余价值包含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前者可以通过单纯的延长工作时间,加大工作强度来增加;

后者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中途时间和生产资料损耗等方式来增加。

由于资本增殖的需要和资本家的贪婪,资本家必然遵循着增加剩余价值获取的路径进行发展,那么上面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的路径,就会成为资本家关注的重点。

对于第一种,资本家只需要单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即可;

中国现如今的996和上班如打仗的工作强度就是这么来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劳动者除了划水摸鱼外,暂时没有好的应对办法。

对于第二种路径,资本家的主要处理方式,一个是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另一个则是加强分工协作。

而这两者结合起来,则表现为资本家对于工作内容分工流程的细化,以及机器和软件的引入。

对于工作内容分工流程的细化发展,来自于人类社会的经验。当人们发现,在一些日常生活的事务处理中,几个人的分工和协作比一个人单干效果更好时,这种方式被保留了下来。

例如,几个人可以搬动很重的物品,搬砖时可以采取接力的方式而不用每个人从头搬到尾等等。

而在人们劳动过程中,人们普遍需要使用工具,借助工具来辅助劳动,否则以人自己是没办法完成诸如切割、打击等劳动的,他们需要锯子、锤子和钉子。

于是,资本家自然想要把这两种发展结合起来,因为这两条路径都可以更多地赚取相对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增加。

因此,资本家需要一个特殊的不变资本,它可以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同时还能被动的促成劳动者的分工与协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需求下,资本家巧妙地利用了科学研究和工业革命的成果,机器和软件等工具应运而生。

得益于机器与软件的存在,资本家一方面可以使用这些庞大的机器或者巧妙的软件,让劳动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产品或者项目,而且远超人力能及。比如,一台半导体设备进行的制程,是人类无法做到的,只有机器才能达到这样精巧的制程完成这样的工作;

同样的,CAD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画图人员的效率。画图人员可以很快用软件画图,而不再需要用纸笔和尺子等各种工具慢吞吞的比比划划。

另一方面,机器和软件的存在,实现了劳动者的自然分工,对于机器来说,机器无法一个人操作,必然需要几个人乃至更多的人分工协作,以实现机器的快速生产和产品稳定性的保障。

同样的,软件的方便快捷,可以便于资本家发号施令,让劳动者按照要求,每个人只负责其中部分工序、部分结构,或者项目中的其中一种型号进行画图工作的分配,然后组合起来。而在互联网行业中,资本家也得益于编程软件的出现,轻易地进行分工。

我们在总结完资本家获取更多剩余价值采取的方式后,我们不禁要问:

资本家一面增加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一面推广机器和软件的使用,资本家采取的这些做法有什么后果吗?

对于增加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来说,结果不用多说,看看996的打工人们什么身体状态大家就心里有数,以这种工作强度来说,时间长了以后基本都有一定的毛病。

很多由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压榨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疾病,是用996赚多少钱都很难治得好的,更不要说现在年轻人996耗命的钱基本都砸进混凝土综合体里了。

如果没有外在的强制性条件加以限制,资本家将只留给劳动者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必要时间,比如吃饭、睡觉、上厕所等,而劳动者需要的休息休闲娱乐、家庭事务处理等时间,被资本家认为是没必要的。

就这样,陷入长期加班文化的年轻人,没有个人休息恢复身体和心理状态的时间,也没有处理家庭和生活事务的时间,每天都被资本家进行最大程度的损耗。劳动者目前只能以划水摸鱼的方式来默默抵抗这种压迫行为,然而又因为引入更加内耗的情绪劳动而变得更累。

最终,劳动者在35岁左右,甚至还没到35的时候,身体和心理机能就很难适应社会上普遍的工作强度,并导致自己离开职场或者被企业赶走的下场,引发全行业无差别的35危机。

这也是我强调35岁危机与行业无关的原因之一。

只要高强度和超额加班难以改善,从业者35危机将是全行业无差别的,它来自劳动者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因素,已经超出了行业专业的范围。

实际上,上面的解释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模板:

在西方贯彻8小时之前,西方是普遍实行12小时乃至更高强度的工作制度的。而在大工业时期,无论你是纺织等轻工业,还是在钢铁、机械加工等重工业,资本家大多只使用劳动者到30岁左右,便会更换一批更年轻、更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而在工作制被政府约束之前,劳动者往往因为各种职业病,只能活到40岁上下。

相比两百年前的西方大工业世界,中国现在的加班泛滥和35危机确实是“福报”!!!

关于机器和软件的话题,实际上,它们的作用就要隐性得多。不过如果仔细思考观察,总是能发现其中端倪的。

首先,由于机器和软件的推广,劳动者的分工和协作被分割到了极致。

每个劳动者只负责其中一个工序、一个流程、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而不再对各个流程进行了解和学习,这会让劳动者的工作极其细化,并增加劳动者失业风险,尤其是负责的这项工序容易被优化或取消时。

而分工流程的细化,会让劳动者长期从事单一的工作内容,在丧失工作意义、增加工作枯燥感的同时,也会让劳动者高度特化。

最终,劳动者将会在某个岗位需求的技能上有所专长,但由于长期的工作,其他方面却发生了明显的退化,并由此引发生活中的各种不便,和转行的困难。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技术人员偏向木讷呆板、性格内向、不愿交流,而且长期高强度工作使其精力很差,人际关系单一;

行政人员则偏向思考揣测,城府较深,缺少一些基本科学常识的判断,容易被收智商税。

本质上,这些都是工作岗位专一后造成的其他能力的退化结果。而不同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基本上是无法顺利换行的,只能从头再来或者没有机会走这条路。

于是,劳动者因为只掌握某一项工作特长,而不是对某个完整的流程有了解,劳动者将离不开资本家而单独生存。资本家便可以以此要挟劳动者,进一步加大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重复了前面讲过的高强度工作带来的问题的同时,还会让劳动者35岁以后因为个人技能过于专一,从而丧失独立生存能力,让35成为了危机的代名词。

其次,机器和软件的出现,提高了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弱化了人的重要性。

现在的仪器设备、设计和编程软件,可以说是非常傻瓜式的,只要一键操作,或者按照要求书写代码,基本的操作即可完成。而劳动者在熟悉完这些基本操作后,后续的工作提升主要在熟练度积累上,而非工作能力的拓展上。

由于机器软件的出现,劳动者的工作难度被大大降低了。在半导体制造业中,本来需要了解的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一众高大上知识,因为仪器设备的出现,现在没学过这些物理知识的人也能较为轻松的胜任;

曾经需要积累大量画图技巧甚至结构力学等知识的设计类工作,现在得益于CAD的出现,学习难度也大大降低。

工作难度的降低,意味着可替代性的升高。当一个35岁的劳动者可以轻易被工作几年的年轻人替代时,这个35岁的劳动者是没什么议价能力的。因为自己的工作,那个年轻人确实基本都能干。

而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人会对自己拥有的专一职业技能盲目自信,认为自己拥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替代性。然而,现实往往会教做人,让你真的到中年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或者在一个自己不喜欢却又不敢离职的岗位上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丢了手里的工作,彻底被职场抛弃。

最后,机器和软件,本身就会导致高强度工作和35危机的发生。

我们知道,人需要休息,但是机器需要二十四小时运行,软件也可以二十四小时开启。那么自然,机器的出现,会强制性地让资本家为了降低或规避掉机器设备软件无人使用造成的时间和成本损失,让劳动者沦为机器的搬运工和软件的操作员,沦为机器和软件的附庸,并被迫为机器和软件尽可能长时间的工作,从而又再度重复了前面叙述过的流程。

不过,谈论资本不能脱离环境泛泛而谈,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环境本身。

二、政府角度

中国现如今的大型企业,基本都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时候孕育的,那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初期。

而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引入市场经济的目的,在于重新释放发展活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所以,中国当时进入了一段与外企共建合资的蜜月期,目的在于学习国外优秀公司的技术,以技术和研发驱动企业发展,稳扎稳打,最后走向成功。

换句话说,中国希望这片土地上,未来成长起像英特尔、微软这样的有技术或者产品壁垒的企业。实际上,这是条非常正确的路,虽然这条路可能走得很慢,充满荆棘,但是收益却最高。

但是,在提倡走这条路线时,政府没有规定和落实秩序,为上面的理想路线保驾护航。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条路就走偏了。

在实际情况下,一些公司发现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不够优秀,被先行者逐渐拉开差距,它们想要挽救这种局面,让自己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批胜利者。

于是,这些后面的公司,发现了一条投机取巧的道路,这条道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以市场营销的方式和宣传手段,夸大自身产品效果,赢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并获得占有市场带来的超额回报。

第二步,将市场占有带来的超额回报,反哺产品,并以超额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加快产品迭代的进程,追赶曾经的领先者。

第三步,在一二步的基础上,凭借市场和产品的优势,击败曾经的领先者,把它们的市场份额吃掉,而后收购兼并,自己发展壮大,并最终形成行业内垄断。

实际上,这是条非常有效率的路径,往往只需要几年就能实现一个大厂的原始积累和垄断过程。现如今的拼多多和字节跳动,就是通过短短几年时间实现这样的成长的。

而上面提到的这种路径,正是我国大厂的普遍成长方式,而这些90年代开始使用这套发展策略的企业,它们现在都有着耳熟能详的名字:华为,中兴,腾讯,阿里,百度……

但是,这套做法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隐患:

在这种成长轨迹中,企业的重心点在挖掘市场需求和市场营销上。这意味着企业自身在技术上,多半会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以最快实现市场需求的变现,从而让企业在产品迭代的路上越走越远,却缺少技术上的积累和技术壁垒的构建。

所以,这种模式下成长的企业,其业务的准入门槛很低,只要有突发性事件出现,市场份额马上就会被其他企业轻松蚕食掉。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之前的滴滴事件,滴滴由于数据安全问题接受审查,而在短短一两个月期间,网约车市场就呈现出了群魔乱舞的局面,可见网约车平台搭建的门槛之低。

于是,国内的企业,为了维持已有的优势,只能互相比谁更肝了。

在缺少技术壁垒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已有的优势,或者后来者想实现赶超,企业只能采取不断且快速的产品迭代和营销投入,确保产品和品牌能够一直跑下去。否则,只要自己跑得慢了一些,就很容易被后来者追上,然后被落下很远。

试问,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员工?

当然是那些能肝的员工了!

在这种企业发展模式下,国内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年轻有活力,能适应大量且日常性加班的年轻人。因为企业需要持续性的保持高速迭代,才能维持自己的优势或者实现发展壮大。

而这些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体本身带来的精力下降,以及未来家庭和生活事务的时间需求增加,这些人是没办法再继续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方式的。

但是企业停不下来,它们仍然需要这种方式来继续自己的优势维持。

于是,企业只好规律性的淘汰难以胜任高强度工作的员工,并招募新一批的年轻人,维持发展所需的高强度产品迭代。

而这些被淘汰的老员工,算了下自己的年纪,大概就是在35岁左右吧。

另外,随着中国就业压力的增加,企业现在有一个需要完成的指标——应届毕业生就业率。

如果大家看看现如今公务员的录用条件(应届生,35以下),大家就知道这一点有多重要了。

为什么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呢?

因为应届毕业生在职场中是小白,没有政策保护,应届毕业生是很难找工作的。而应届生往往没有老油条圆滑,仍然有着工作的激情,因此往届生如果进入社会,自然会想办法自力更生,但是应届生可能会由此产生一些宏大叙事。

那么自然,在就业紧张的前提下,保障应届生就业就是更重要的事情。

而相对的,往届生,也就是老员工的就业率,就处于了次要地位。

但是,一个企业能容纳的员工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应届毕业生都装得下。

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采取两种做法:

1、照常根据自己的需求量进行招聘,因而招聘量较小。

这类企业大多是一些薪资一般,福利高,较为稳定的央企国企,然后因为招聘量小,被年轻人给骂惨了。

2、定期牺牲老员工的位置,把这些位置腾出来给新进的年轻人用,实现每年的大量招聘需求。

这类企业以民企为代表,并因为高薪资受到学生群体的广泛欢迎。

然后,很多去了2的年轻人,到了一定年纪,自然也会成为老员工,成为被企业牺牲的位置,并由一个新的年轻人来代替你,满足就业率的保障需求,这个年纪一般在35岁左右。

这个时候,这些人终于认识到1的企业是多么得好,然而当他们认识到现实的时候,1已经不收他们了……

三、从业者角度

这个角度其实就是一直在强调的词语——内卷!

就业率紧张,从另一个角度讲,则是人才过剩。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实现优中选优,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于是,国内的企业可以层层加码,选择企业认为最优秀的那个员工,办理入职手续。

这一般会带来一个现如今普遍的社会现象:向下兼容

简单来说就是,博士中的内卷之王,度过博后和非升即走的阶段,才能干博士硕士的活;硕士博士毕业后,只能干本科生的活;本科生毕业后只能干专科生的活;专科生干着中学文化的活;而只有中学文化的人,干着牲口的活;反而由于科技的发展,真正的牲口可以不干活了……

向下兼容,不但会造成教育过度和教育浪费,而且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和工作错位的发生。

而内卷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从业者的过度竞争。

一个工作岗位,二三线城市,月薪一万,早九晚五,要求本科及以上。

最开始,一个普通本科生投了简历,面试也符合要求,公司待定。

过了一会儿,一个211本科投了简历,面试时,这个211本科生表示愿意接受加班,公司把第一个人踢掉了,让这个人待定。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985本科生投了简历,面试时,这个985本科生表示可以不给加班费,公司把上一个人踢掉了,让这个人待定。

又过了一会,一位C9硕士投了简历,面试时,这位C9硕士表示可以996且无偿加班,公司最终留下了他。

然而,正当公司准备发offer时,又一位C9硕士投了简历并参加了面试,这位C9硕士表示自己可以996无偿加班的同时,只要8k的薪资。

最终,公司留下了这个只要8k薪资、并且可以996无偿加班的人……

这是个假想的例子,不过可以简要说明内卷的危害。

劳动者在面对相同门槛的岗位时,由于内卷的存在,需要以比这个门槛高得多的硬性条件,以及比这个岗位实际上低得多的待遇,才能在内卷中战胜其他劳动者,获得就业岗位的门票。

企业不但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甚至还可以毫无损失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量。

而内卷,同样会体现到中年人的就业危机上。

很多时候,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因为有人比你更优秀。

而内卷的持续,必然会导致后来者的整体素质高于前辈。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护城河之类的壁垒,后来者必然会有替代前辈的那一天。

而这些后来者成为前辈的时候,他们的后来者也会替代他们。

而企业是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的,因为这可以最大化企业的竞争力。

于是,在劳动者还能贡献劳动力的时候,这些老员工就要被迫给更优秀的后来者让路了。

而这个让路的时候,一般就是在35岁左右。

另一方面,即使两个人已经同处于一个公司当中共事,由于现如今生活成本、住房、教育、医疗压力的增大,劳动者之间必然会为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竞争关系。

如果是新员工,这种竞争的胜败,最多就是晋升与不晋升,加薪与不加薪的区别。

但是如果是老员工,特别是已经有一定资历的老员工,这种竞争的胜败,往往就是留下和走人的区别了。因为老员工往往已经拥有一定的人际网络,这会对胜者造成隐患。

最终,老员工的竞争,最终一般都会出现一山不容二虎的情况。尤其是这个老员工有了一些小身份,比如带一个几人构成的小组,或者德高望重有很多支持者等等。

最终,卷铺盖走人的败者,被迫离开公司。

综上所述,无论是工作强度难以承受,还是就业对老员工的不友好,亦或者是家庭和生活的要求,还可能是知识迭代后自身技能过时,总之,社会上招聘35岁以下的基层职工,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

有些人,可能会用一些幸运的个例,尽可能地反驳这种说法。

对于这种人,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证实他的说法是否正确:

从工位上起立,看一下整个走廊里的数百个工位上,有多少35岁以上的员工,特别是有多少中年的基层员工?

我认真查看过我投资的一个公司的情况,整个技术部门,除了40岁的中层经理,35岁的基层主管外,只有一个人是高于34岁的基层员工,而他也在为下一份合同如何续签,如何转去后勤等养老部门而发愁。

实际上,我朋友公司的情况要更严重一些,很多32岁左右的老员工,就由于各种身体健康问题或者家庭因素,被迫自己离职走了。

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没能再找到工作,即使它们的技术能力并不差。

如果各位有心,也可以大概去做个了解。

那么,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可以做些什么呢?

1、尽可能在一个自己认为理想的企业,爬到足够高的位置。

只有脱离基层身份,才能增加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从而让自己在这个企业能够待更长的时间。

无论是通过人际关系的扩大和运作,还是通过工作能力赢得领导赏识,哪怕被画大饼,只要有向上层冲击的机会,就值得一试。如果你打算在职场度过一辈子,这是最好的方式。

不过个人认为,在大内卷和画大饼普遍的情况下,这条路属于下策,很可能会出现费力还被摘桃子的情况。

另外,如果有人说让你养成不可替代的本领,请不要相信任何类似的说辞。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降低劳动者的不可替代性,防止因劳动者的变动导致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损失。

2、重视人际关系网络的建设

这个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却是在社会上立足乃至发展良好的制胜之宝。进可以让你受到他人助力,退也可以让你更容易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式。

但这需要中产人士改变传统的竞争观念,尝试以团结互助的心态,与其他劳动者共处。这样,劳动者间才能凝结为团结的集体,从而增加集体中每个人抵抗风险的能力。

3、尝试探索工作外维持生存的渠道

如果真的不幸在中年后找不到工作了,那么这条路将是从容迈入人生下半场的主要依靠。

甚至,这条路径可以让你提前退出职场,远离内卷的环境,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中国的人才环境:权力、财富、社会地位的矿场?

本推文从多个方面聊聊人才这个话题,主要包括对不同种类人才的分析,中国社会环境对人才的影响,以及中国吸引人才的现状。

首先大致梳理一下,人才的种类有哪些?

有这样一种人,对学问和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科学研究和技术探索。

这种人的性格大多较为内向,更喜欢静态的工作方式(比如泡在办公室和实验室),不喜欢过多的人际沟通,也不喜欢频繁的开会和团建活动。

生活中,这类人通常有一些偏独处的兴趣爱好,比如电子游戏、线上社交、看书、追剧、爬山、露营、摄影等等,因为独处居多,生活中的朋友数量属于“少而精”的类型,朋友不多但关系牢固。

这类人希望自己的工作生活尽量简单,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钻研和生活爱好中,避免过多外部事务的干扰,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因为更专注于独处而非广交人脉,这类人会实诚一些,在大众看来通常表现为“老实”、“单纯”、“不修边幅”,有一些任性的小脾气。

这种人是钻研某个细分领域,不断寻求突破的“技术型人才”。

这类人才适合走纯粹的技术路线,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通过长期的深耕,推动细分领域的不断进步。

狭义上的“技术类人才”主要指科学技术领域,比如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企业的研发工程师,工厂的高级技工等。

广义上的“技术类人才”则分布在各行各业:改善调料和火候,让菜变得更好吃的大厨;改善拍摄手法,让照片更有感染力的摄影师;改进战术方案和训练方式,让球队更强的足球教练等,都属于“技术型人才”的范畴。

不过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下面这样的人才:

有这样一类人,情商颇为优秀,擅长获取信息、洞察和捉摸他人的心理,与人打交道会让对方很舒服,也更容易赢得对方的信任。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将重心放在学生会、社团和学工办事务上,结交大量的同学和教职工,在评奖评优、推免、就业时获得优势。

相对而言,它们对科研和技术不感兴趣。虽然这类人的成绩和学历大多也不错,但一般是将其作为敲门砖来使用,而非是为了掌握某个细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进入职场后,这类人一般会选择市场、销售、产品、行政、公关、项目管理等非技术岗位,或者选择管培生、体制内作为工作的起点,每天会用邮件、开会等方式进行大量的沟通协调,一般是对他人提出需求,指挥它人干活的角色。

他们知道人脉关系的重要性,努力和上级打好关系,尽可能结交可能对自己有用的人,作为升职加薪的竞争力,打造一张庞大复杂的关系网络。

不过,他们的大部分朋友只存在利益关系,有感情的“真朋友”并不多,维系人际关系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这会对日常生活和家庭幸福感造成影响。

在大众眼中,这类人可能是“八面玲珑”、“溜须拍马”的代表。

这种人是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工作的“组织型人才”。

这类人才一般不亲自干活,但要在项目活动的开展中考虑周全,合理分配人员任务和经费资源,防范可能的风险,保障项目活动的顺利推进。

比如,组织一次演唱会的召开,要考虑交通路线引导、安保人员和护栏、饮用水和应援物品、舞台灯光、音响麦克风、歌手舞蹈演员等各种事项,否则演唱会就会出问题甚至出事故。

大到开展一次大型的经济论坛、完成一项大型的基建项目、主持一个大型的学术课题,推出一个系统的产品;

小到组织一次联欢会、安排一次领导行程、推进部门的日常工作进度,都是由“组织型人才”指挥完成的。

这类人才的存在,可以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聚拢起来,而不是一盘散沙和各种内耗。

企业的老板、体制内的领导、公司的管理层、包括高校课题组的老板,大多就属此类。

这类人才在中国非常受推崇,在“组织型人才”的指挥下,那些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项目活动,得以在他们的协调下顺利完成。

中国现如今的经济成就,也是在“组织型人才”的主导下实现的。

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有没有同时具备“技术型”和“组织型”的人才呢?

我认为是存在的,但是极为稀少和个例。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没办法同时在“专业”和“沟通”上都把属性点满 ,而是只能倾向于其中某个方面。

而且从性格特质上看,这两类人才适配的性格特点也是截然不同的。除非能够驾驭“内向钻研+外向社交”的双重人格,否则绝大多数人必然会倾向于向其中一类人才的方向发展,并排斥另一个方向。

至于人们会成为“技术型人才”还是“组织型人才”,除了家庭背景和个人性格的固有影响,成长环境和社会氛围也会让人改变发展的方向。

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后天影响。

这就涉及到本推文的核心话题了:

为什么在中国,“组织型人才”更受欢迎,人们也更倾向于往“组织型人才”的方向改变自己?

“组织型人才”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可以担任指挥员的角色,支配和调遣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组织型人才”也能认识和结交大量人脉关系,这有利于在工作生活中获取信息、办事方便和互利共赢。

“组织性人才”的职位通常也更受重视,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待遇和话语权,升职加薪更快,社会地位也有充分的保障。

这意味着“组织型人才”更容易获得权力、财富、社会地位。

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这些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尤其在“官本位文化重”、“上下级观念强”、“社会福利低”的社会中,组织型人才必然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包括前面所说的“技术型人才”,现实中也要听从“组织型人才”的安排。

相比之下,“技术型人才”更多的是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外部条件的保驾护航下,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探索和突破。

如果要保证“技术型人才”的工作效果,那就要给予他们希望的外部环境。

非必要的会议尽量不参加,非必要的行政事务尽量不需要配合,有大块的时间专心工作。

技术型人才需要的物资、经费、人员、书籍、场所,需要尽可能满足。

还有相对宽限的考核条件,一定的试错空间,无后顾之忧的衣食住行条件,等等。

但因为不掌握权力、财富和社会地位,“技术型人才”自己不能决定外部环境,而是需要“组织型人才”为他们提供。

也就是说,“技术型人才”有没有施展自己的空间,全看“组织型人才”愿不愿意给。

如果“组织性人才”认为,“技术型人才”在现代社会是重中之重,有必要为他们提供一个人际关系简单、方向自由选择、充分受到尊重、衣食住行无忧无虑的外部环境。

这样的环境自是不愁“技术型人才”的诞生和吸引的,爱因斯坦霍金都愿意来做研究,本土科学家获得诺奖指日可待,产业升级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如果“组织性人才”认为,其它人都应该围绕自己转,“技术型人才”只是听指挥干活的“工具人”的话:

哟,小王和小李啊,听说你们是科研领域的青年才俊啊,正好现在开会,你们也听下意见,顺便给在座的领导倒个水……

呦,这不是总工程师老张嘛,我交代的项目完成了没有啊,别老强调技术上的困难,我作为领导可比你们懂太多了,你们一定要按时完成我交代的任务,庆功会上我领奖的时候,会替你们美言几句的啦……

哎,咱们公司的技术攻关可多亏了老赵啊,连着三年他都没休过假,既然任务完成了,那就把他调去清闲岗位吧,省得在核心岗位为了和咱们一起分红,把身体都累垮了……

唉,又有一大批程序员和工程师说自己年纪大了加不动班了,我看现在年轻毕业生很多嘛,把那些年纪大的技术人员输送到社会上去,他们也该为社会做点贡献了……

所以在中国社会,“技术型人才”过的并不舒服。

无论是学术界的科研人员,还是企业的技术员工,都要处理大量沟通协调的事务,频繁向领导汇报工作,和其它部门推诿扯皮,填各种流程和报表。

行政人员杂七杂八的事务全都要配合,严重影响工作状态,想要行政部门帮忙的时候,他们却爱搭不理的。

再专业的人也没有话语权,要无条件听从领导的指挥,工作完成了是领导的功劳,出岔子了是技术人员的锅。

技术型人才也没有清晰的晋升机制,容易在升职加薪上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很多超级技术大佬一开始被许以厚利,后续经常出现“用完即扔”的下场,凸显工具人的属性。

技术型人才的宣传形象也感觉怪怪的:

大国宫酱、淡泊名利、生活简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难道不应该宣传技术性人才“社会贡献大”、“衣食住行无忧”、“受到尊敬”、“专业话语权高”吗?

除了工作事务外,技术型人才在国内生活,也会面临太多零碎琐事和世俗评价的干扰。

买房买车除了要花很多钱以外,还有很多门道,技术型人才难以处理复杂的社交沟通,很容易被开发商、销售人员、装修团队设局吃亏。

技术型人才一直都在跟软件设备打交道,人际关系少,难以获取信息差和方便,孩子上学,看病养老就会吃亏。

谈恋爱也是类似,技术型人才老实、理性的形象,不符合一些被资本捧杀的女性心目中“浪漫的白马王子”的形象,也不符合一些男性心目中“白雪公主”的形象,在婚恋市场处于劣势。

又因为有很多“独处”的爱好,向上爬的速度不够快,大众容易给技术型人才扣上“不合群”、“不上进”的帽子。

……

所以在国内,绝大部分追求事业的人,都会主动向“组织型人才”的方向改变自己。

即使很多人的性格特质更适合当技术型人才,但为了获得权力财富和社会地位,只能让自己跳出舒适区,向着本不喜欢的人生道路发展。

少数在科研和技术上取得成果的“技术型人才”,也是将成果作为投名状,作为自己转行政和转管理的敲门砖,以获取权力地位和财富。

国内很多大学教授和技术大佬,成名后一般不会继续学术和研发的路线,而是选择成为行政领导和管理者,就是这个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长期在自己不喜欢的道路上争当卷王,虽然取得了成功,却出现了茫然、痛苦和后悔的心理。

推文的最后,解答两个很多人存在的疑问:

1、中国在基础科学、航空航天、芯片、新能源等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怎么能说没有技术人才呢?如何理解中国已经取得的技术成就?

实际上,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研发,中国很容易在“组织型人才”的主导下,变成人力密集式的工程任务。

比如高校的科学研究,课题组老板push学生青椒,没日没夜用软件设备做实验和做模拟,然后把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

比如高铁和航天,行政领导提出“研发某种车型”和“发射某次任务”的目标,然后大量工人和工程师为了完成领导制定的目标,加班加点工作达到领导的要求。

学生青椒和工人工程师,不会觉得自己在做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更像是在完成课题组老板和行政领导布置的任务。

这些科技项目的容错率也很低,领导通常希望“只准成功不准失败”,不会给予技术人员多少试错的空间。

至于学生青椒和工人工程师有什么困难,课题组老板和行政领导一般不会关心,他们只关心基层在规定时间内,要把漂亮的结果汇报给他们。

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大头是课题组老板和行政领导的,他们是项目的主持者和指挥员。

所谓人力密集式的工程任务,就是在领导的主持下,利用国内外现有的技术条件,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某个确定的目标。

一项基金的结题,一个厂房的完工、一个产线的搭建、一个产品的推出,一次发射任务的成功,都符合这样的定义。

这不属于科技创新的范畴,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新的突破,而非现有科技的熟练使用;科技创新的结果也不可预见,有打水漂的风险,而非一定可以完成的任务。

但大众并不知晓这些细节,一般听到“量子”、“芯片”、“光伏”、“新能源”这些词汇,就会把它们和高端科技划等号。

领导也不关心这些细节,在领导眼中,只要自己把人力物力财力都撒出去,等待技术人员汇报结果,然后扩大宣传就行了。

所以在国内,人们容易将人力密集式的工程任务,误认为是科技创新。

这里不是说工程任务的完成不困难不伟大,中国的发展成就,正是大量奇迹般的工程任务积累起来的。

但是,当“组织性人才”主导下的科技创新,变成了人力密集的工程任务后,无意义的“灌水”和“资源浪费”,也就在科技创新中出现了。

论文产出很多,也可以发表在很知名的杂志上,但仔细看下来一般是换个元素、弄点形变、搞点掺杂,表征模拟一下的重复灌水,有突破的成果非常少见。

这不能全怪学术界,导师要频繁参加会议、论坛和政府活动,争取基金和经费的支持,没时间指导学生和青椒,只能做纯粹的课题组管理者。

好不容易争取到基金和项目了,行政领导通常会下达量化的指标,每年发表XX篇论文,在XX年之内必须出结果。

为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有足够的产出,保障课题组的生存、硕士博士的毕业,以及青椒的履历,灌水就会是必然的结果。

反之,如果课题组想研究真东西,结果过了几年还没憋出大招,那课题组可能就关门了,学生毕业,青椒找工作都会成问题。

企业也是类似的,如果领导“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研发部门就会选择最保守的方案,达到只成功不失败的结果。

但是,保守的研发,还是研发吗?把已有的产品技术重复一遍,从创新角度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中国的引才力度还是很大的,“组织型人才”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中国社会都能吸引到什么样的人呢?吸引来的人才,真的都是人才吗?

除了少数有情怀有能力的圣人外,由于“组织型人才”的主导地位,国内真正的“技术型人才”大多销声匿迹或者坐冷板凳了。

不过,受到“组织型人才”的压倒性影响,一部分人会投其所好,成为领导们认可的“人才”。

很多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它们的论文并不追求理性客观,而是用长篇大论印证一个观点——领导说得对!

很多理工科的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只取决于领导的要求,领导说AI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它们就扎堆研究机器学习,领导说新能源潜力巨大,它们就扎堆往新能源的研究方向转。

有些人在国外混不下去了,利用领导招揽海外人才的要求,回到国内摇身一变成了领军人物,乌鸡变凤凰;也有人属于“一招鲜吃遍天”,结果国外进步了,一招鲜不好使了,那就响应引才号召,来到国内继续用那一招。

还有很多人知道领导对技术是门外汉,用高大上的专业名词包装自己,让领导有一种“听不懂但大受震撼”的感觉,获得经费与投资。

中国的所谓“人才”,大多就是上面这样的。

这些人通常有一些干货和实力,年轻时可能也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有一些成果的人。

但现在,他们的心思多半不在科技创新上,而是想依托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国内兑换权力、财富和社会地位。

这种兑换有可能是互利共赢的,比如海外人才,哪怕他们只是把国外的技术复现一遍,对中国也是巨大的收获,给他们优厚待遇也并不算亏。

但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可能会占大多数。

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如何区分“观点“与“事实”

一、区分“事实与观点”,要从娃娃抓起

有博主介绍了国外幼儿园进行一种叫“Facts and Opinions(事实与观点)” 的教育,让儿童判断一句话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

比如:

糖是甜的(事实)

糖很好吃(观点)

波比是一个男孩子(事实)

波比很胆小(观点)

简单说,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观点是人的主观看法。

从形式上说:事实是一句陈述,而观点常常以“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的形式出现。

评价一个事实陈述,你可以认为它是“真”或“假”,但观点并不分“真假”,只能说“我同意”或“我反对”。

教育学家认为,这是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少当大人们夸奖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时,你要知道,这不过是大人在表达一个观点,并不是在讲述一个事实。

其实中国的学生到了初中也有类似的作业:给你一段材料,要求在“观点”句划线,在“材料”句划波浪线。

区分“事实与观点”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很多成年人确实搞不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美国的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对5035位美国人进行测试,看看他们能不能否分清报纸上的“事实”和“观点”。

结果令人沮丧:五条题全部正确的仅占四分之一,而全部错误竟占了四分之一,只比瞎蒙的概率高了一丢丢。

不用嘲笑美国人,我们能分清“事实”和“观点”吗?比如下面三句话:

1、中医负责广告,西医负责疗效。

2、明星的收入太高了。

3、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一些不可知的环境问题。

这三句话,有两句是观点,只有一句是事实,到底是哪一句?

二、事实不一定是真的,观点无所谓真假

前面列举了很多“观点和事实”的特征,但它们并不可靠,比如下面两句:

我认为地球是圆的。(用了观点的形式,但它是事实)

地球很大。(用了事实的形式,但它是观点陈述)

区分“观点和事实”,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唯一的指标,那就是——可证伪性。

简单地说:事实可以被证明是“真的或假的”,观点却无法被证明,它是说话者内心的看法,别人只能同意或反对,既无法证明是“真的”,也无法证明是“假的”。

“中医负责广告,西医负责疗效”,这句话毫无疑问是观点,因为它提出的事实,不但本身无法被证明,而且“负责”、“广告”、“疗效”这些词都是模糊化、情绪化的表达。

前面说过,“糖是甜的”这一句是事实,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未必。

比如,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尝尝糖的味道,小朋友尝了之后回答“糖是甜的”。此时,这应该是观点,是小朋友的感受,是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

“事实和观点”之所以难以区分,因为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很多事实,都曾经是观点。

“糖是甜的”从一种观点到一个事实,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是明确“甜”的内涵外延;第二,是大部分人都认同这个看法。

前者是让一种观点“可被证明”,后者是证明的过程。

再来看第二句“明星的收入太高了”,看上去很像事实,“明星”和“高收入”都可以建立标准,但问题在于“太高”这个词,是一个永远无法证明的主观感受,所以是一个观点。

再举一个例子:“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命题,在今天肯定是一个事实,但当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说——太阳绕着地球转”,它到底是一个观点,还是一个事实?

还是这个标准,事实不一定是真的,观点无所谓真假。

事实与观点的区别是“可不可以被证伪”,“太阳绕着地球转”当然可被证伪,而且已经被证明是“假的”,所以“太阳绕着地球转”是“事实”而非“观点”。

再来看“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一些不可知的环境问题”这个命题,它和“地心说”一样,都属于“事实”,只不过“地心说”已经被证明是“假的”,而“转基因问题”是“可以被证伪”的,只是目前无法分辨“真假”。

而像“上帝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存在”、“我比任何人都爱你”这些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的的命题,才是观点。

区分“观点与事实”并不容易,但却是成年人必备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讨论“基因修改婴儿”事件时,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在讨论的对象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

现在事件当事人提出的命题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修改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件”,很明显它是“可以被证伪,但未被证明”的事实。

既然是事实,那判断标准就是“真假”,所以我们讨论的立足点应该在“利弊”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进行“利弊比较”。

但就是有人喜欢从这个角度评论:“历史上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是当时的人类所无法理解的”,这就偏离了事实的“真假”判断,而是在对当事人进行“对错”的价值判断。

非常遗憾,大部分讨论都把“基因修改婴儿利弊(事实判断)”和“当事人做法的对错(观点评价)”混为一谈,这就是典型地无法区别“事实”与“观点”的现象。

三、警惕包装成事实的观点

因为事实总是比观点更能说服我们,所以很多人说话写文章时,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包装成事实。

其实,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事实陈述”,大部分严格分析下来,都是作者的观点,基本上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在事实的陈述中,夹杂着“无法证伪”的个人感受:

被动吸烟同样有害健康,政府有必要扩大禁烟范围;

房价十年涨了十倍,买得起房的人越来越少了;

五星级酒店竟然用马桶刷刷茶杯?

第二类,是把一种价值观以“事实陈述”的形式表达出来: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爱你。

第三类,看上去完全是事实,但其用词中隐藏着观点:

比如,一个新闻的标题是“女司机车技雷人,移库连撞多辆豪车”,其中的“女司机”。

这些容易被当成事实的观点,有没有什么共同特征?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皮尤研究中心把测试者分为“不同党派支持者”,对他们的测试结果进入了分析,发现共和、民主两党的支持者都更容易把“我党”的“观点”看作“事实”:

民主党人更可能把“种族平权”“禁枪”“性别自由”“环境问题”等观点当成“事实陈述”;

共和党人更可能把“宗教”“持枪自由”“反堕胎”等观点当成“事实陈述”。

结论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事实比观点更可信”,所以,对于那些自己更认同的观点,我们更容易当成事实,以支持我们的信念。

我在之前的推文中,说过一种叫“自我妨碍”的心理现象:

上个世纪的网坛传奇女将纳夫拉蒂洛娃,拥有59个大满贯冠军头衔,有一段时间状态不佳,在连续败给几个小将之后,曾经对媒体反省自己的心态:“在比赛时不敢尽全力……,唯恐发现自己虽尽全力仍被击败,因为一旦如此,就证明我完了。

很多人宁可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努力的印象,也不愿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这种心理也可以用上面的结论解释:成绩不好的人,为了保持内心的平衡,容易把他人的鼓励性的观点当成事实。比如,“你很聪明,只是不够努力”。

把观点包装成事实,看上去很有说服力,但这种习惯放到日常沟通中,往往会成为冲突的根源。

四、解决问题的思维

同事对你说:“你昨天和今天早上,还有上周五都迟到了”,这是一个事实。

同事对你说:“你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啊”,这是一个观点,它让你有点不开心。

同事对你说:“你最近总是迟到”,它让你很不开心,因为这看上去是一个事实,却是一个伪装成事实的观点,问题就在“总是”这两个字上——你很清楚,同事并不是在告诉你一个“迟到”的事实,而是在评价你“工作不负责”。

第三种表达方式在职场中特别常见,有时候我们想批评别人,又不愿直接评价,就把评价附加在事实上,但实际效果却跟我们的设想完全相反。

“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这句话,在别人听来就是一个个人观点,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你最近总是迟到”这句话,就很容易让人怼回去:“我不过迟到了三次,你上周不也迟到了?还有人迟到得比我更多,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看不惯我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前面说过,我们容易把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当成事实,欣然接受;

反之,当那些比较负面的观点被包装成事实时,比直接批评我们还容易让我们恼羞成怒。

观点与事实是一个重要的逻辑概念,推文最后,我划一下重点:

1、区分“观点与事实”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2、事实可以被证明是“真的或假的”,观点却无法被证明,别人只能同意或反对。

3、我们更有可能把我们支持的观点当成事实,把我们不喜欢的事实,当成观点;

4、很多文章喜欢把大众认同的观点包装成事实,把这些“事实”辨识出来,是反洗脑的第一步;

5、对别人提出批评建议,事实就是事实,观点就是观点,不要把观点包装成事实,这样会更让人反感。

最后补充一点:观点与事实的区别标准“可证伪性”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具体到某个例子,一定会有意见分歧,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的模糊性,同一句话每个人理解的重点不一致。

安全边际:什么样的机会才值得去冒险?

投资中有一个概念叫“安全边际”,指距离某一件糟糕的事件发生,还有多大的空间。

安全边际越高,你就越安全。

生活中一个典型的“安全边际”的例子,就是“安全车距”,即你与前车的距离。

按照交通法的规定,高速上,如果你的车速是时速100公里,那么你的“安全车距”应该是在100米以上,这个数字是怎么定出来的?

大脑从发现危险,到向脚发出信号,再到踩刹车,时间平均为1.5秒,此时车已经开出了40米,但车并不会立即停下,还有一个制动距离,就算是很好的车,也需要再来一个40米,整个“停止距离”就是80米。

看上去有100米车距,但你真正的“安全边际”也仅仅为20米。

安全边际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想到保守策略,想到首先不犯错,所以有很多看似违背“安全边际”冒险获胜的例子,比如流传至今的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的故事。

实际上,安全边际强调的恰恰是主动寻找机会,承担合理风险。

本推文就分析一下这两场战争,再看看,在商业决策和投资中,如何判断与获得真正的安全边际。

一、破釜沉舟的时机把握

项羽破釜沉舟,似乎断了自己的后路,让自己处于无法选择的地步,就能够发挥出超常的能力,以弱胜强,做到平时做不到的事。

可惜这只是事件的一部分,被小说家夸大渲染了而已。

战争是最典型的信息不完备下的决策场景,总有你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任何有军事素养的统帅都不会主动让自己置于死地,失去本来就很小的安全边际。

破釜沉舟并非项羽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有几个原因:

第一,巨鹿之战是以弱胜强吗?如果只算项羽的部队,当然是,但如果算项羽所在的反秦联军,那人数就和章邯、王离的秦军总数差不了多少,而且两军呈“你包围我,我再包围你”的千层饼之势。

反秦联军最大的问题不是人数上的劣势,而是人心不齐,谁也不愿当出头鸟,如果僵持下去,就给了秦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第二,项羽斩杀宋义,夺取军权后向巨鹿前进,与秦军有一系列的小规模遭遇战,已经摸清楚了秦军的真实实力,才会下决心尽早决战。

第三,项羽渡河后攻击的,只是王离的二十万秦军中的一部分,是典型的“集中优势兵力各自击破”的战术。

从安全边际的角度说,正是因为项羽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所以他才愿意牺牲一些,破釜沉舟中的“沉舟”,有一定的表演性质,目的是坚定联军的信念。

“沉舟”看上去冒险,实际上就像富二代卖了自己唯一的别墅,投入新一代产品的研究,给人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感受,可他老爸还有很多别墅可卖。

在理解了项羽的战场优势后,你会发现,最重要的不是“沉舟”,而是“破釜”。

战场形势总是瞬息万变,总有那么一刻,你的优势突然扩大,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由于外围的章邯换防,给项羽一个千载难逢的击破王离防线的时间窗口。

项羽把锅砸了,只留三天口粮,意味着三天内主动出击,占据战场主动,速战速决。这不是不给自己“留后路”,而是主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作战时间。

项羽“破釜沉舟”后,并不能将王离的长城军彻底消灭,只是原本作“壁上观”的各路联军,见王离处于下风,一窝蜂地下场“捡便宜”,王离军遭围歼而全军覆没。

破釜沉舟实际上是项羽抓住了安全边际相对较高的时点作战,相比之下,背水一战则是主动创造安全边际。

二、背水一战的机会创造

发生在稍后的背水一战,韩信率领的4万汉军与陈余率领的20万赵军在井陉口一战。

《史记》记载,韩信背水驻军,激发汉军拼死一战的决心,最终获胜。所以,后人用“背水一战”来形容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做法。

实际上,井陉口一战,也不只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背水一战”,原因也有几个:

第一,韩信选择的驻军地点,不是一条河,而是太行山与绵蔓河的夹角,它在断绝了自己后路的同时,也防止敌军从背后两面夹击——而这正是兵力占优方常用的战术。

在战争中,处于守势的一方,主帅需要考虑到敌方可能采用的各种战术而分别采用多处布防,很容易让兵力分散,而这种喇叭口的布局,与敌军接触面较小,对方只剩下正面攻击一条路,什么穿插分割,三路夹击,统统不能用。

这么一来,就可以让韩信没有后顾之忧地运用他最擅长的“奇兵突袭”战术了。

第二,背水一战真正扭转战局的,不是“背水”,而是韩信事先安排的二千轻骑兵,趁着两军激战,绕道抄了赵军的大营,遍插汉旗,导致赵军军心动摇,一举扭转战局,让陈余以为自己陷入包围,选择仓皇逃跑。

类似的奇兵偷袭,在《三国演义》中很常见,这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搞偷袭很容易。实际上,如果身处战场,选择这一战术的主帅,要考虑的问题远比小说家多。

韩信至少面临着三大障碍:

1、汉军本来就弱,又分兵出去,会不会还没有袭击成对方大本营,自己先输了?

2、你能想到偷袭,对方为什么想不到?你并不知道对方怎么用兵,你怎么能保证两千人就能把对方的大本营打下来?

3、就算抄了赵军的大本营,人家毕竟兵多,回头再把营给抢过来,完全可以扭转战局。

兵者,诡道也,但只有诡诈是不行的。奇袭的前提,是要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既要拖住敌人,又要引诱敌军尽数出营,还要让对方以为自己彻底战败了。

这就需要围绕核心战术,以有限的兵力创造最大的安全边际,甚至冗余,这才是真正考验韩信这个“兵仙”的地方。

井陉口一战中,围绕“奇袭敌营”的战略意图,韩信实施了一系列战术安排,“背水”只是其中一部分。

第三,“背水”最大的作用是示弱,让陈余以为韩信犯了兵家大忌,轻敌之下,想一举奠定战局,因此倾巢而出。

但是陈余并非初出茅庐,“背水”只是心理战,它的安全边际不一定够,韩信需要更多的安排来尽可能地引出赵军。

第四,韩信把汉军分为两部分,4万主力正面迎敌8万赵军,另外1万人才是真正的背水军。

战场之初,主力尽可能拖住赵军进攻的步伐。在不敌之后,且战且退,并留下较多武器兵车,让赵军以为败象显现,从而吸引更多赵军出营。

退到河边,之前安排的一万背水军出场,然后就是那句背水一战的著名台词:“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

两军相遇,士兵如果发现己方处于不利的地位 ,就会想到逃跑。韩信用“背水”,断了逃跑的可能,背水还起到了激发士兵作战激情的作用。

但不能夸大,如果赵军此时自觉胜券在握,也不会逃跑,两军相持,汉军兵力不足,时间长了,还是难免一败。

韩信安排背水军此时出场,真正的意图在于,让陈余认为,这是汉军最后的家底,只要一举拿下,就可以大获全胜了。因此,赵营的大部分军力都被吸引到战场上,以期抢夺更多的战利品。

这才给二千“奇袭军”创造了夺取赵营的条件。

只是,前面还提到了第三个障碍:如何防止赵军再把军营给抢回来。

第五,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奇袭,并不能歼灭敌军。要防止赵军夺回军营后,重新作战,就要一举击溃赵军的作战意志,所以此战的本质是心理战。

还是要回到“背水”,战场表面上不利于汉军,但却是韩信安排的。

赵军是客场作战,久攻不下,难免心虚,再加上两千奇袭军人手一面汉军旗,让赵军误以为汉军真正的主力在身后,瞬间士气崩溃。

韩信的全部战术安排,正是要让赵军经历“轻敌——冒进——疑惑——崩溃”的心理过程,让其自行溃败。

综合看来,韩信的一系列战术安排,核心是“奇袭”,出奇必先守正,在战术安排上是有“冗余”的,这个“冗余”正是安全边际,要保证万一其中一两个不奏效,也能达到韩信的核心战略意图。

韩信的“安全边际”,除了前面分析的,还有很多,比如说:

第六,韩信的问题是兵力上占劣势,按《孙子兵法》的说法:“守则不足,攻则有余”,韩信的最佳选择是“守”。但守的前提是对方先选择“攻”,而韩信通过赵军内的信息渠道,已经得知赵军否决了谋士提出的断后路逼退汉军的策略,而是主动决战,争取更大胜利。

第七,韩信在选择背水作战前,已经命人仔细打探,两边是否有埋伏的敌军。

第八,韩信在1万背水军中,安排了大量的重甲步兵,这个兵种行动不快,不利于主动攻击,但最擅长防守反击,可以最大限度的拖着最大数量的对手,给“奇袭军”争取时间。

第九,此时刘邦的另一路大军也在向赵地出发,即使此战不利,也不影响最后的战局。

另外,有史学家研究,韩信可能还安排了其他后备兵力,只是战局顺利,并没有上场。

此外,无论是破釜沉舟,还是背水一战,都有一个实际问题,如果你没有任何优势,又把士兵的后路给断了,那你如何保证士兵不哗变呢?

布置“背水阵”后,韩信明确地告诉全军,今天破敌,全军会餐,加上韩信以往的战绩,士兵对他的信任也是关键因素。

背水一战,其中的战术一环扣一环,看似用险,实际上有很多资源冗余,后人盲目效仿“背水”,就会告诉我们背水作战的真正后果。

南北朝时期,南齐10万大军决战人数处于劣势的叛将萧衍,在一个宦官的指挥下,效仿韩信背水列阵,结果被打败,南齐灭亡。逃跑中,前排士兵大批淹死,堵在河中,后排士兵踩着队友尸体过河。

如果说破釜沉舟是抓住机会,背水一战就是创造条件,更能够让我们理解“安全边际”的应用原则。

三、最差风险收益比

无论是指挥战争,还是投资理财,还是商业决策,总有一些信息是你不知道的,也有一些变化是你想不到的,都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精益求精。

面对全新的大机会,人有两种典型的心态:

第一种是贪婪,根本不会考虑“如果不成功”怎么办?想到奇袭妙计就觉得自己一定能以少胜多,新产品研发出来,就会觉得一定能大卖。

第二种是恐惧,害怕失败,总觉得还有没有做到的地方,机会来了也畏首畏尾,永远想等一个万无一失的机会。

过去分析“安全边际”,更侧重于针对贪婪心理,强调要“先胜而后求战”。但只强调这一点,会导致第二点“恐惧”心态。

而分析“安全边际”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何时出击”的问题,以及局势不利时“如何出击”的问题。

第一、遇到转机,一定要出手

谁都想做到既好又稳,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意味着对方严防死守,商业上的巨大利益代表着竞争的红海,优秀公司的投资机会总是伴随长期高溢价。

相反,真正以少胜多、高收益的机会一定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让你想再等等看,可等到不确定性消失,利润空间也随之减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和收益绝对对等、时刻对等,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战争和市场都会出现“高收益低风险”的时间窗口。

无论是破釜沉舟,还是背水一战,虽然对方兵力占优,但都是对手先出现了战略失误,出现了一个时间窗口,或者因为自己主动创造了一个地理优势。

而衡量这个机会的尺度,就是——安全边际。

第二、判断“最差风险收益比”

安全边际是你与危险的距离,它是一个极限概念,代表你的损失,不会超过这个极限。

战争的损失极限就是人亡,军队被彻底打散,好一点的结果是失地,损失一些兵力后被迫撤退;

商业决策的损失极限,是你投入的资源无法回收的部分,好一点的是只浪费机会成本;

投资的损失极限,是公司最差的盈利状态对应的股价。

极限最大的好处是明确,最差的情况都是好判断的,从而可以让你判断该机会的“最差风险收益比”,这在高度不确定的决策中,非常重要。

前面分析过,虽然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的背景,都是以少打多,但有利因素也很多,特别是韩信,通过精妙的用兵安排,发挥出几倍兵力的效果,最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成功的好处却是决定性的胜利,特别是破釜沉舟,对战局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这就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最差风险收益比”。

再如商业决定,商业世界里绝大部分市场都是红海,那些基于现有业务的正常决策,下属也能做出,而那些有安全边际的新商业机会通常来源于:

1、某个市场需求刚起来,竞争对手没有反应之时;

2、惨烈的商战后,大家都元气大伤,行业慢慢出清之后,“剩者”重新加码。

虽然胜算并不高,但投入资金也有限,所以也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最差风险收益比”。

投资也是如此,大多数时候,市场充满了高风险高收益和低风险低收益的平庸机会,看似稳健的白马,实际上性价比不高,真正的安全边际都需要勇气与眼光,比如:

1、刚刚实现困境反转的企业,市场尚未意识到,而你通过资深行业经验或持续跟踪,预判拐点就在眼前;

2、市场重大利空时(类似20年初的疫情期),或者长期熊市的最后崩溃阶段,那些长期溢价的白马出现暴跌的机会。

看似充满风险,其实真正的损失有限,更多是心理上的恐惧,都是“最差风险收益比”较高的机会。

不过,从“最差风险收益比”看,背水一战虽然战术精妙,但并不是性价比较高的安排,韩信并非身处绝境,他也可以等到刘邦的另一路军队跟上后两路夹击,虽然战果稍逊,但风险更小,而且也不会影响最终战局。

那么,韩信的冒险是否值得呢?

四、不道德的安全边际

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对项羽和韩信都是有安全边际的,但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无疑是大大降低了他们逃跑的可能。

如果是正常的打仗,士兵有充分的机会逃走,乱世中的逃兵也有充足的机会活下来。特别是背水一战,汉军并不是韩信的亲军,根本不需要为韩信卖命,形势也没有紧张到只能背水一战的地步。

前面说,真正的安全边际来源于“不对称的风险”,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一方,必然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的另一方。

所以残酷的真相是,项羽和韩信的高安全边际,正是靠降低士兵的安全边际获得的。

商业决策中,CEO是决策者,但任何决策都涉及股东、员工、供应商等多个利益相关方,他们实际承担了大部分的风险。如果CEO没有事先做出弥补他们的风险的利益分配安排,这也是一个“不对称的风险”。

投资中也是如此,很多基金经理喜欢“单押赛道”的高波动投资风格,正是因为波动越高,对基金经理本人越有好处,暴涨时吸引基民关注迅速做大规模,而暴跌的风险大部分都由基民承担。

所以,我把安全边际按来源分为两类:

1、不道德的安全边际

你的不对称收益来自你的下属、同事、亲友、客户、商业伙伴、投资人等信任你的利益相关方的不对称风险,经常做出这类高风险决策的CEO,最后遭遇“失道寡助”的概率很高。

2、善良的安全边际

你的不对称收益来自你的竞争对手的失误、交易对手的错误定价,或者你的利益相关方的差异化诉求,这才是值得追求的、长期的安全边际。

胶带纸思维:聪明人正在用的“笨办法”

一、如果一个蠢方法有效,那它就不是蠢方法

要想成为厉害的人,并非要像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些家伙一样,事事都做到完美。

恰恰相反,应该学习的是他们面临困境时的秘密武器:

“胶带纸思维”。

这个听起来有点儿奇怪的思维方式,看起来笨拙、临时、凑合,但是非常管用。

而且,“胶带纸思维”确实就像胶带纸一样,拿来就能用,看起来简单,却能解决大问题。

就像传说中的《美国士兵守则》第二条所说:

“如果一个蠢方法有效,那它就不是一个蠢方法。”

胶带纸思维不仅能解决难题,走出困境,还能帮助你创造成功的奇迹。

这篇推文要讲的是:

每个人都能像聪明人那样,掌握这种最厉害的笨办法——胶带纸思维。

二、最厉害的人,也会用笨办法

厉害的人也会用笨办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

即使是乔布斯这样以完美著称的人,在第一代iPhone的产品发布会上,也是靠用胶带纸思维逃离险境的。

直到发布会前夜,用于演示的手机还总出问题,要么断网,要么打不通电话,甚至无故关机。

后来,工程师想了个办法,就是要求让乔布斯按照一个特定的操作顺序演示,比方说先发个邮件,再上网,要是顺序反了,就会死机。

还有一个要解决的麻烦是网络信号。

于是,他们在现场放了一个移动信号塔,以保证乔布斯有足够信号来打电话。

不光如此,工程师团队还干了件事儿:

“为了安全起见,工程师将所有演示机的屏幕上的信号强度条全部写死,都是5格信号满格,管他真假。”

看,这不就是胶带纸思维吗?

追求完美主义的乔布斯都敢用“胶带纸”,普通人怕什么?

三、随手能用的东西,比很厉害但不顺手的好100倍

“胶带纸思维”的灵感,来自《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讲的是高科技的科幻故事,然而,里面数次救下主角性命的东西,却是貌似不那么高科技的“胶带纸”:

太空面罩裂了,拿胶带纸糊上;

栖息舱炸了,也拿胶带纸来补;

后来用帆布罩着敞篷的返回舱升空,也是胶带纸思维的运用。

且不论电影与小说的差异,也不谈硬核的技术细节,《火星救援》给我们的启发是:

关键时刻,随手能用的东西,比虽然很厉害但不顺手的东西好100倍。

有人可能会说,“胶带纸思维”看起来也有些明显的缺点,例如:

1、太不像样了;

2、看起来不高级;

3、有点儿“一次性”。

难道胶带纸思维讲的就是乐观态度和务实精神吗?

绝非如此。

接下来,通过几个故事,分享一下胶带纸思维厉害的原理。

四、以快制胜,抓住窗口期,获得反馈

“胶带纸思维“的原理之一,是以快制胜。

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正处于智能手机的关键窗口期,稍纵即逝。

即使是不断追求完美的乔布斯,也不得不抓住这个窗口期,哪怕样机还不完善,哪怕不得不使用“胶带纸思维”。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做事、做生意的关键,是快速获得反馈,形成网络效应。

这个时候,追求速度的胶带纸思维,要比追求效率和完美更重要。

微信的诞生,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张小龙是半夜给马化腾发了条消息,提及打造一款为智能手机准备的社交软件。

马化腾迅速作出决策。张小龙组建了一个10人团队,在两个月内开发出微信。

16个月后,微信迎来了第1亿位用户。又过了6个月,它的用户数量已增长到2亿。时至今日,月活跃用户超过了12亿。

最早版本的微信很简单粗糙,然而不争最快,就没有活路。

假如你在微信的“胶带纸”时代买10万块钱的腾讯股票,想想现在大约值多少?

五、从目标倒推路径,不在乎眼前的“可能性”

“胶带纸思维“的原理之二,是从目标倒推路径,找到关键节点。

2013年,今日头条正在找出路,决定尝试一下“个性化推荐信息流广告”。

说起做个性化推荐引擎,今日头条当时可谓是什么都没有:

一没“基因”,二没能力。

创始人说,推荐引擎我们不会,但可以学啊。问题是:连广告客户也没有。

接下来,就是“胶带纸思维“大展身手的时候:

1、没有客户,找到国美的一家店来验证广告效果;

2、没有广告系统,在信息流直接编码,把广告的素材数据和地理位置范围投放硬编码写到了业务代码里面;

3、设计闭环,刷到广告,点收藏,到店里买满200元东西就送食用油;

4、开始设定推荐半径为3公里,结果没人去。怎么办?把半径扩大到10公里,有十几个用户。然后再扩大;

5、总算实现了移动互联网定向闭环LBS广告。

你看,是不是很笨、很低效、很临时?

对于这家初创公司而言,重点不是用“胶带纸思维“实现了他们的第一个信息流个性化推荐广告,而是他们认定:

只有做个性化推荐引擎,才能实现商业模式的根本突破。

有了目标,再倒推路径,找到关键节点,定义关键任务。

也就是说:知道“要做什么”,比知道“如何做”更重要。

这大概也能解释当下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局面:

为什么外行出身的造车新势力,目前比资深的汽车巨头更厉害?

因为:造车新势力更明白“要做什么”。

根据目标倒推路径,就能够知道,哪些节点可以绕开。哪些非拿下不可。

如果这个时候,发现非拿下不可的节点“可能性”不完备,该怎么办?

拿出胶带纸,先粘上再说。

从目标倒推路径,并非是说要一步步把什么都规划好,而是指要对行业有深刻的洞见。

六、大胆使用“一次性”手段,回头再想“大规模重复”

“胶带纸思维“的原理之三,是:先用一次性手段,回头再看是否需要重复化。

“民宿平台”爱彼迎,在创业之初看起来是件毫无希望的事情。

那时,他们没多少客户。创始人突然发现了一个秘密:

照片好看的房间好租。

于是他们马上亲自动手,去找朋友借来相机,一个个敲开所有房东的门,拍下照片。

看起来这是很不靠谱的事情,难道创始人要去干这种低级的、一次性的事情?

爱彼迎创始人对房屋拍照“亲测有效”之后,再开始外包。

随着业务发展,“一次性手段”开始“大规模重复”,爱彼迎建立了自动化系统管理来自全球的摄影师队伍。

面对关键问题,胶带纸思维主张:

1、不要害怕使用一次性手段。

2、回头再看是否需要大规模重复。

爱彼迎创始人布莱恩·切斯基的秘密是:

“对每件事都亲力亲为直到做不下去,然后实现自动化。”

七、有什么就用什么,能做什么就先做什么

什么是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费曼给出的答案是:

任何管用的方法。

胶带纸思维告诉我们:

1、遇到关键问题,立即解决;

2、如果不会,马上去学;

3、根据目标倒推,要么绕过去,要么攻进去;

4、如果条件不成熟,就有什么用什么。

我们来看看航天巨头SpaceX的胶带纸思维。

火箭领域竞争的关键,是每千克载荷的发射价格。为此,SpaceX打出自己的王牌:便宜好用。

为了实现“简单、可靠、低成本”,SpaceX创始人马斯克打破了各种条条框框,在管理和技术上都运用了胶带纸思维。

这里的胶带纸思维,不止是指临时应急的解决办法,也不是一代演示iPhone上假的满格手机信号。

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SpaceX公司会放弃成本高昂的航天级硬件,转而采用价廉物美的普通用品。比方说:

1、用更便宜更舒适的赛车安全带,替代专门定制的航天员专用安全带等。

2、SpaceX龙飞船主控系统的芯片组,仅用了2.6万人民币,传统方式需要1.4亿,成本相差5384倍。

除了用便宜好用的东西替代,更需要科学思维与工程手段。

例如,“猎鹰”系列火箭梅林发动机应用“简单即可靠”的新理念,将结构设计得非常简单,以消除复杂结构带来的不稳定隐患。

光简单还不行,梅林发动机具备推力补偿技术,能在大范围内调整推力。

2012年10月,“猎鹰”9火箭发射“龙”飞船向国际空间运送货物时,第一级的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停机,其他8台发动机立即自动补偿了推力损失,最终成功将“龙”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再说回电影《火星救援》,男主角打算种土豆的时候,还没想明白怎么样弄到足够的水,算来算去都觉得不靠谱。

那该怎么办呢?

我实在是受够了不停地推算,与其颠来倒去地琢磨怎么弄到那250升水,还不如干点实际的。就算它们现在既干燥又没用,我还是得想办法把这么一大坨土弄进栖息舱。

没错,反正只有种土豆才能活命,先把想明白的事情做掉,其它的一步步来。

航天事业,科技突破,往往都是要去实现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

从科幻电影,到现实传奇,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的胶带是思维是:

1、不要因为一个无解的问题而耽搁另外一个有解的问题;

2、先做能做的,别为缺失的板块烦恼;

3、别被看起来很严重的东西吓到,随时操起你手上有的家伙。

八、不怕弄脏双手,在混乱中快速进步

胶带纸思维,对于中国孩子而言,尤其重要。

在教育的范畴里,胶带纸思维的反义词,是100分思维。

胶带纸思维,鼓励孩子大胆犯错,不要惧怕混乱。

因为现实世界并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明确的ABCD选项。

我小侄女喜欢做糕点,经常把厨房弄得一塌糊涂,而且特别浪费原材料,家里人看着有点儿心疼有点儿烦。

我却积极鼓励。你看,要做糕点,就需要上网研究配方,要去超市采购各种原料,要做各种尝试,要经受失败,这是多么好的体验啊。

看起来浪费了不少材料,可是对比起各种昂贵的培训班儿,便宜多了。

而且,只有在这种亲自动手的混乱局面下,孩子才能真正学到胶带纸思维。

有时候,侄女从烤箱里拿出来的作品不够成功,我也会尝一下,说:还不错呢。

倒不是给她灌鸡汤,而是想让她知道: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

不怕弄脏双手,不必在乎脸面,才能在混乱中解决问题,快速进步。

这,就是胶带纸思维的真谛!

小概率思维:赚钱高手们的生存之道!

每个聪明人都有过如下念头:

用投资赚钱,顺便证明自己的非凡智力。

威廉·格林年少时曾沉迷于赌马,26岁时开始痴迷于投资,并开始遍访全球顶尖赚钱高手。

他在牛津大学学过英国文学,又有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作为一名记者,威廉·格林以其“特权”近距离接触了不少著名投资人物。

“9·11”事件爆发后的一天早上,他亲眼目睹了传奇投资人比尔·米勒刚刚买入的AES股票的股价下跌了一半,仅在午饭前就损失了5000万美元。

经过冷静的分析后,米勒加倍下注了,他认为非理性的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利空消息反应过度了。正如他向我解释的那样,投资是一个不断计算概率的过程:“一切看概率,不存在确定性。”

格林在自己的书中提及了概率的重要性,他说大萧条期间邓普顿用打牌赢来的钱支付上大学的学费。巴菲特和芒格则对桥牌很痴迷。

彼得·林奇在高中、大学和参军时都玩扑克牌,他告诉格林:

“学习玩扑克牌或桥牌,参与任何可以让你学习概率知识的事务……都比读有关股市的书籍效果好。”

并非投资的结果不重要,而是因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没有人能确保单次决策能够100%成功。

所以,赚钱高手们只有努力提高单次投资决策的成功概率,进而为自己的投资体系编织一个被概率层层保护的系统。

在大势中能够顺流而上登至波峰,又能在小概率的厄运袭来时熬过波谷。

格林总结道:

依据成功的概率做决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操作方式,这些巨头做任何决策时都会运用这一方法。

然而,在书的最后,格林似乎又引用了一段观点相悖的言论:

“为了做出决策,你要关注结果(这是你能知道的)而不是概率(这是你不能知道的),这就是不确定性的核心思想。”

慢!结果比概率更重要?

这似乎和“依据成功的概率做决策”相矛盾。

事实上,上面这段话出自《黑天鹅》,其作者塔勒布是不折不扣的概率主义者,从如下段子可见一斑:

塔勒布和交易员劳伦共进晚餐,两人掷硬币决定由谁付账,塔勒布输了,只好乖乖掏出腰包。

劳伦本来想道声谢,却突然改口说:“看了你的书,我想你一定会说,在概率上,这顿饭我付了一半的钱。”

在这个故事里,劳伦调侃了塔勒布书呆子似的对期望值的计算:

A、从结果看,塔勒布买单了;

B、从概率看,劳伦付了一半的钱。

假如这个吃饭买单游戏玩儿上一千次,“结果”和“概率”就会变成近似同一件事。

那么,塔勒布为什么说要根据结果而非概率来做决策?这似乎很矛盾。我带着疑惑重翻了一下《黑天鹅》,才发现了具体的语境。

原来,前面让人难解的那段话——“你要关注结果(这是你能知道的)而不是概率(这是你不能知道的)”,是在作者写到“帕斯卡的赌注”时提及的。

帕斯卡说应该信上帝。即使上帝存在的概率可能极低,但回报是无穷大的,所以应该信。——这就是所谓帕斯卡赌注。

顺着这个线索,塔勒布想表达的是一个“反过来”的观念:有些非常稀有的灾难,发生的概率可能非常低,但结果是致命的。

他在《非对称风险》一书中继续写道:

“在可能导致破产的策略中,收益永远抵消不了破产的风险。”

没错,塔勒布依然是一个概率主义者。但是一位概率主义高手,会同时兼具不确定硬币的两面:

1、硬币的正面,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的概率;

2、硬币的反面,是极端重视避免灾难,“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不确定硬币的正面,通常与大概率有关;反面则与小概率有关。

“大概率”是个极其模糊的概念,甚至于大概率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首先,即使是大概率,但若是赔率不对,期望值仍然为负;

其次,评估的时候可能过于乐观;

再者,环境会变化。

更重要的是:做出一个决策的关键,不是大概率事情发生时所带来的喜悦和吸引力,而是你对相对应的小概率事情发生时候的承受力。

没错,我们应该计算期望值,但是问题在于:

即使期望值为正,即使你如赌场般有概率优势,你能够通过大量重复让大数定律显灵从而让期望值兑现吗?

即使你预测正确,决策正确,然而随机性的世界分布并不均匀。聪明且谨慎如格雷厄姆,在遭遇大萧条时依然熬不过去。

个体命运的尺度,很难经得起被掷上几次骰子。人生的决策,和德州扑克并不相同,因为无法大规模重复。

人生短暂,我们的关键选择和决策很多时候被“小概率事件”支配,最终左右了我们的命运。

从这个角度看,就能理解塔勒布的观念:

稀有事件的概率是不可计算的;确定一个事件对我们的影响却容易得多(事件越稀有,可能性越模糊)。

举例来说:我不知道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但我能想象地震对旧金山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那么,如此说来,是不是我们不能住在旧金山了呢?

甚至于,假如我们算一下车祸的概率,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干脆我们别出门了。

并且,按照如上观念,投资赚钱是小概率事件,和赌博又有什么区别呢?

请让我简单梳理一下:

1、这个随机的世界是被概率支配的。

我们必须依靠概率在这个世界生存,计算未来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带来的结果,从而根据期望值,来做出模糊环境下的预测。

2、但是,概率数值只是一种主观判断。

按照休谟的理论,人类永远无法根据经验来得出定论。

例如,我们无法根据过去四十年的经济趋势来预测接下来一年的经济走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三四十年只是一瞬间。

我们一生可以经历的样本量极小,甚至可能被困在单一周期里。

万一某个看似很大的样本只是“偶然事件”呢?万一某个我们期待的“均值回归”,根本不是所想象的那个均值呢?

3、个体命运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时代浪潮是事后统计的大概率事件。

即使我们有大概率的优势,即使暂时算出来的期望值为正,我们依然可能面对“预测的脆弱、无法实现遍历性、极端的偶然事件会击破我们对周期循环和正态分布的均匀性幻觉”等挑战。

4、人生是一场持续躲避小概率灾难的游戏。

即使旧金山的地震概率不低,但人们依然要在那里生活,就像我们无法因为躲避车祸而不出门,即使车祸概率虽小而结果却无法承受。

研究者给出的说法是,五十万分之一的事情我们可以视其为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例如我们出门不用戴一个有避雷针的帽子。

但是,我们的房子要有避雷针,我们坐车要系上安全带。原因是持续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在未来岁月里有概率上的累积效应,并披着墨菲定律的外衣悄然发生。

我在等红绿灯过斑马线的时候,会刻意躲在水泥墩后面,因为约有90%的车祸发生在十字路口,并且行人是主要受害者。

旧金山的人,需要熟悉地震发生时的逃离路线。这方面谢尔顿堪称典范,他总是预留了足够的求生食物和装备,即使是好友借宿他也要计算可能对此产生的干扰。

对那些活着就无法逃避的事件,如塔勒布所说,你只需要减轻事件的影响:

“如果我的投资组合受到市场崩盘的影响,而市场崩盘的可能性是不可计算的,我能做的就只有购买保险,或者退出,并把我不愿意发生损失的那部分金额投到风险较小的证券。”

5、用交叉验证来与概率共舞。

我们既要按照期望值来做出选择,又要依据概率虽小但影响严重的事件后果来做决策,这二者之间似乎是矛盾的。

一种办法是:概率的交叉验证。

A、从大概率和期望值的角度验证可能的收益;

B、从小概率和致命性的角度验证可能的灾难。

这是某种概率思维的二阶思考。

我愿意称之为对“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的思考。

回到推文开头的争论:

概率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作为该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想者之一,布鲁诺·德·菲内蒂曾写过:

概率不存在。

菲内蒂绝非如“概率虚无论”者般,视概率如海市蜃楼,而是在驳斥例如“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这种绝对性的陈述。

《牛津概率通识课》里写道:

每一个包含概率的陈述都是观点的表达,这种表达基于一个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有可能在更多的信息被发现的时候发生变化。

放弃概率思维,是在不确定性世界的自暴自弃。毛估一件事情的概率,就像在汪洋大海里扔下一个浮标。一方面好过没有,另一方面你也有一个自我参照,以实现反馈和优化。

人成为理性的动物,并不久远。我们从丛林中走出来并不久,人类的大脑极其古老,人甚至算得上是一种不管自己死活的动物。

坦率而言,人类很难有真正的大局观,不管是时间上的,还是空间上的,更何况是概率意义上的。

平行宇宙的另外一个自己死掉,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所以,概率思考和概率行动,是一种理性的进化。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几乎所有的概率都是主观概率,是我们根据过去经验估算出来的。

你不能视其为真理,那只是你的信念,你必须随时更新自己的信念,而非誓死捍卫。

具体到一个期望值计算的公式里,即使某事件大概率对我们有利,期望值的计算也非常有吸引力,我们依然要做一个看似多余的动作:

假如小概率事件发生了,那个后果你能接受吗?

我们不能只看大概率事件的好处,还要看小概率事件的坏处。

例如,你有一个十倍回报的投资机会,成功率高达90%,可以让你的一百万变一千万,一千万变一个亿,这可是一个阶级跃迁的大机遇啊,即使保守如巴菲特都会建议你“拿个大盆去接”。

那么,你应该抵押自己的房子去接住这个机会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你唯一应该考虑的是,假如10%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不得不亏掉自己的房子,你能接受这个结果吗?

如此说来,期望值的计算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其实是对我们决策行为可能产生的偏差的提前校正,像是自己主动从另外一个维度去证伪自己,为未来各种结果的可能性做压力测试。

此外,如上动作是再次提醒我们,期望值的计算是基于“大量重复”。

重复到什么程度算大量呢?

在多长的时间里?事件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吗?

大部分人在重大事件决策上,无法像职业决策者那样可以多次下注,所以即使是大概率的好事儿,即使是期望值非常有吸引力,也要小心行事。

小概率事件,极有可能是一个无法言说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理解什么是小概率事件。

而经历过还能再次站起,并且仍有与概率共舞的勇气和心情,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以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为例,他小时候经历了家族由富变穷,对不确定性有骨子里的厌恶。他足够聪明,足够专业,足够用功,也在足够年轻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在大萧条面前,这位华尔街的教父依然没能逃脱,几近破产。因为这个小概率的浪头是如此巨大,如此漫长,足以卷走所有由智慧与谨慎构建的堤坝。

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大约缩水了90%!据一篇文章记载:

1930年初,亏损还不多的格雷厄姆到佛罗里达州去会见一位商人。老人已经93岁了,做了一辈子生意,老人告诉格雷厄姆说,别在这里空耗时光了,你应该赶紧坐火车回纽约去把股票都卖了,清偿掉债务,然后做你该做的事情。

可惜格雷厄姆非常自信,错过了最后的逃命机会。

不仅如此,过程中格雷厄姆还曾经以为市场没事了,试图翻本的他加杠杆进场抄底......然而,“所谓的底部一再被跌破,那次大危机的唯一特点是一个噩耗接着一个噩耗,糟的越来越糟”。

对于时代而言,上个世纪的大萧条,也许只是一个黑天鹅似的小概率事件;

对于个体而言,却可能是在劫难逃的一生厄运。

侥幸活下来并东山再起的格雷厄姆,在这一大背景下构建了价值投资的大厦,并由巴菲特发扬光大。

格雷厄姆强调企业持续盈利和长期现金流,再加上价格折让的安全边际。

“假如股市关门十年二十年,你还会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吗?”——这不是一个思想实验,而是真实的拷问。

更冷酷的投资者巴菲特继承了老师的衣钵,他再也没有经历那个有1/4美国人失业的大萧条年代,而是在二战后的超级国运中创造了罕见的传奇。

然而,多年之后,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在价值投资的基因里,其实写满了小概率灾难的血与泪。

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以为的大概率,在一个更大的周期里,可能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成功人士的秘密,靠的可能仅是小概率的运气,却自以为有大概率的方法论。他们多是幸运的傻瓜。

某些价值投资,只是建立在沙堆之上,却对建筑本身极尽雕琢。

即使是面对一个大概率获胜的、期望值为正的机会,决定你是否应该下注的,不是计算“假如我赢了我会怎样”,甚至也不是去计算“期望值”(除非你是一个持续下注者并能令大数定律发挥作用),而是:

即使是小概率的糟糕结果发生,你也能够接受。

否则,再大的成功概率,再大的赔率,都不值得去赌。

财富自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选择自由。

如德鲁克所言:真正的自由乃是抉择的自由,做或不做,这样做或那样做,观点一致或观点相左,你可以自由选择。

在他看来,所谓自由,就是:做出选择,并对选择的结果负责任,不管结果是什么。

那么,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评估概率?如何计算风险和收益?又该如何丈量责任和自由呢?

《统计中的数学陷阱》给出了一个不错的答案:

“还好,我们生来就拥有最完美的比例单位,那就是我们自己!”

非常规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

一、《奇葩说》里的两类发言

以前爱看一个辩论类节目《奇葩说》,喜欢总结选手、主持人和嘉宾的发言风格,发现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发言喜欢反着来,你说东,他一定找一个说西的角度,时常出人意料,偶尔有振聋发聩之声。

大部分选手和少数嘉宾都是这类风格,比如,以“马薇薇“为代表:

“你没有爱了,你需要陪伴,所以你需要我一辈子不离开你……,养条狗啊!”

“人生只要不伤害别人,没有什么捷径是真正值得抨击的。”

“成年男女,像个孩子的时候最可爱,真把自己当个孩子的时候最可怕。”

第二类发言,表面上不跟你争,却跳出争议,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主持人马东、大部分嘉宾和少数选手是这类风格。

比如某嘉宾说:我有处女情结,我媳妇嫁我的时候是处女。

马东说:现在也是吗?

还有嘉宾蔡康永,辩论的主题是“30岁是追求梦想还是稳定工作”,他有一句话比较两种心态的结果:

“追逐钱的人,最后如果真的赚到了一堆钱,他会非常开心,可是追逐梦想的人,最后如果得到的是一场梦,他会非常难过。”

这两类发言,第一类属于“逆向思维”,第二类属于“发散思维”,它们是“非常规思维”中最重要的两种,以至于我们平时总把它们混为一谈,但这两种思维的“性格”其实刚好相反。

二、辩论中如何使用这两种思维?

我总结了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三个区别:

1、发散思维是重建事物的意义,逆向思维是反思事物的意义

发散思维要求大脑处于“放松”状态,以开放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

《奇葩说》里最擅长发散的是主持人马东。有一集,马东问柳岩,如果只能和唐僧师徒四人中的一人在一个孤岛上,你选谁?柳岩说孙悟空。马东老师立刻一本正经地问:“因为他有金箍棒吗?”。

抛开这是一个荤段子不谈,我们可以看到发散型思维的部分特点:

一件事就像一颗树,正常思维总是聚焦它最核心的意义——树干,而发散型思维注意到的是树枝、树叶、树根……

那么,逆向思维呢?

我们很熟悉的“司马光砸缸”,就是一个逆向思维的案例。

如果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的逆向思维,是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逆向思维同样聚集于最核心的意义——树干,但它的方法是反思:为什么这是树干,而不是一个大的树枝呢?

2、常规事件用发散思维,有挑战性的任务用逆向思维

以辩论赛为例,比较一下这两种思维方式的选择:

当辩手选择的立场比较平常时,常常用发散思维。此时常规思路不太容易出彩,最佳辩论策略是尝试各种不同的脑回路,从各个方向来稳定自己的立场。

当辩手选择的立场比较有挑战性时,就用逆向思维。话说多了,破绽也多。最佳策略是反驳,不管我对不对,反正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需要逆向思维。

所以“发散思维”的难点在于合情合理,“逆向思维”的难点在于奇诡深刻。

那么,马东又为什么要“发散思维”呢?

3、用发散思维拓展思考角度,用逆向思维提升思考高度

前面说,发散思维可以从各种角度拓展辩题的意义,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故意“跑题”,在跑题中缓解敌对氛围,当台上的嘉宾唇枪舌剑时,我们很容易忘了《奇葩说》是一档披着“辩论赛”外衣的娱乐节目,但马东不能忘,他是主持人,不能有倾向性,又要娱乐观众,要保证场上的气氛是欢乐轻松的,所以马东需要“发散思维”:

你可以不服,也可以委屈,但你被淘汰了。

奋斗不一定成功,但不奋斗一定很舒服。

相对而言,当“思路一边倒,气氛好好好”时,想要充分的讨论,那就需要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逆向思维了。

有些“逆向思维”不是直接对着来,而是跳出议题的常规讨论范围,重新设置一个更有高度的议题,有时就是偷换议题:

“有无数人跟你说,你一定要现在有一个小孩,否则你老了以后怎么办?我们为了人生最后二十年,生活质量最差的二十年,就付出了我们的整个一生。”

这两种“非常规思维”在工作中用得好,也会有奇效。

三、工作中的这两种思维

工作中,如果遇到的是常规任务,更需要发散思维:

想一想这个任务有没有什么潜在的要求?

想一想工作方法上有没有更多的可能性?

想一想这个工作和别人的工作有没有什么联系?

……

如果遇到的是困难任务,更需要逆向思维:

大家都在纠结的部分是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我们面对的困难是否真的需要被解决?

它的需求是否存在定义上的错误?

……

“逆向思维”更长于改造式的创新。

洗衣机脱水缸的转轴是软的,摇摇晃晃,为的是高速脱水时转得很平稳。不过,一开始这个转轴是硬的,因为一般的转轴都是硬的,但脱水时会产生剧烈的颤抖和噪声。技术人员一开始的方案是加粗加硬转轴,全部无效,最后还是逆向思维帮了忙,为什么不能用软轴呢?终于解决了问题。

但“逆向思维”也有一个不足——不能凭空产生一个想法,发明“软轴”,需要先有“硬轴”。如果没有依靠,“发散思维”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胆假设,无中生有。

哲学家、科学家更喜欢凭空假设一件事情,再看看如果成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量子物理的大部分发现,都是先假设一个理论,再让大家一起找证据。

可以说,发散思维是从0到1,逆向思维就是往1后面添0。

再看一个投资中经常面对的一个难题。

四、两种思维方式判断市场风格变化

基金经理需要考虑市场风格的变化对自己投资结果的影响,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可以分别适合不同的市场环境,提出可能的答案。

1、当前市场风格非常明显时,用逆向思维;

很多人都知道“人弃我取”的投资方法,但如果投资像念几句口诀那样简单,就人人都能赚钱了。事实上,“人弃我取”的效果并不好,“别人贪婪我恐惧”的结果常常是一路踏空,“别人恐惧我贪婪”的结果是套在半山腰上。

逆向思维,并不是为了“逆”而逆,而是发现当前思维方式中的漏洞。

当前市场风格非常明显时,在投资方法上,当然是顺风格操作,相信市场的集体智慧;

但在思维方法上,却要用逆向思维,考虑两个问题:

1)寻找当前风格下,被错误定价的个股机会;

2)寻找当前风格造成的思维定式下,板块整体被错误定价的机会。

在风格明确时,用逆向思维寻找下一个机会,再去考虑何时进行逆市操作。

2、当前市场风格不明显时,用发散思维。

市场风格不明显,说明投资者的看法有较大分歧,且无法统一认知,大家各买各的,市场各板块呈现无序运动。

此时投资者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把之前的主流风格代入当前市场,之前是景气度为主的,现在还习惯于找高景气板块,之前是低估值风格的,现在还习惯于寻找低估值板块,这样就很容易被市场打脸。

此时,发散思维的作用就来了,放弃之前的思维习惯,不带风格的成见,寻找每一个板块、每一个风格此时的优劣势,特别关注:

1)那些之前被过度压抑的因素

2)一些无法用基本面解释的反常现象

3)符合第一性原理的因素

4)外部划时代的变化

……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这两种能力?

五、洞察、知识与人生阅历

通常人与人的闲聊往往只有“发散”,没有“思维”。

聊天的内容从天气到热点新闻,再到体育、购物,任何一句都能让谈话内容“歪楼“。“发散”让谈话氛围很轻松,但纯粹是打发时间。

而“发散思维“作为一种“跑题”策略,既要跑出来,又不能跑得收不回来,要“合情”与“合理”的寻找平衡,这个发散的点,需要有强大的洞察能力。

同样,生活中有一种人,逢观点必辩,越是权威必反,只要不是自己的想法,总想找出点破绽来,这也不是“逆向思维“,而是“逆反心理”的“中二病”。真正的“逆向思维“总能给别人一个新角度,同样需要对人性的洞察。

洞察力训练,就是“非常规思维“最重要的训练方法。

有一个议题是“选择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

蔡康永的立场是“选择爱我的人”,但理由已经完全跳出了原来“爱的价值”的议题,发散到“爱的感受”这种很感性的层面。这就是一个发散型思维的洞察:

“我们常常不够爱自己,我们常常需要透过爱我们的人,才能发现我们自己有多么好。”(蔡康永)

这也是蔡康永的一贯风格,这种对人性的认识,来源于丰富的人生阅历,长期的人性观察,这些沉淀越丰富,发散思维的价值才越高。

很明显,辩手们实在是太年轻,《奇葩说》常常讨论婚姻问题,但场上选手大部分都是未婚,所以他们的洞察力大多属于“逆向思维型的洞察”:

“相爱的人不需要结婚,结婚是因为怕有一天他不爱我了”,这个典型的逆向思维是用正向思维反推,而不是从生活经验中总结,是一般职业辩手的主要思路。

这种逆向思维的洞察力,来源于“思维方式训练+知识积累+知识迁移”。

一般人以为口才靠的是嘴皮子,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知识积累与知识迁移。一般大的辩论赛事,辩题提前几天下来后,辩手都要查阅大量的论文,再把其中的学术观点转化为论点论据,现学现卖。

人的“非常规思维“能力的提升,一般都是先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和大量的知识储备,提升“逆向思维”的能力;

然后,再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加深对人性的理解,提升“发散思维”的能力。

所以,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从35岁中年危机,到65岁延迟退休,不只是30年的距离!

本推文重点思考了国内发展模式和现如今延迟退休制度的矛盾所在。

同时,尝试分析了这种矛盾导致的原因,算是提供一个经常被大家忽视的视角。

在详细讲述我的思考前,我想先强调一些内容:

我们总是专注于思考,在已有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会让我们在越来越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内卷挣扎。

即使你的努力已经超乎常人,你仍然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说房地产,如果房价贵到几万十几万一平米,你就算历尽艰辛,换来在大厂加班赚钱的机会,你仍然会供房吃力。甚至,会贵到所有打工人都买不起。

这时从赚钱买房的角度来说,你读清华北大去大厂,还是没文化流水线送外卖,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你都买不起房子。

再比如说中年危机,就我的观察,中年危机的受害者大都不差。

我认识到的中年危机受害者,有清华北大C9的学霸,有华为阿里的大厂员工。

有干到小主管的基层管理者,还有宁可拿命肝也要保住职位的肝帝。

可是,无论你如何积极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决定权却在资本家手上。

当资本家嫌你干不动时,你就会成为被输出到社会上的人才。

要么自己主动被劝退,要么等公司动手裁员。

除非你长生不老,35、45岁时的精力比25岁的人还要足。

我们是时候思考,是不是我们外部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出了问题?

同样,争取幸福生活的方式,也不该局限在自我努力上,而是团结起来,尝试改变外部的大环境。

虽然这很困难,但是如果大家不去做,日渐恶劣的社会氛围,终有一天会让打工人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再也蹦哒不起来。

接下来,进入正题。

首先大家需要坦然面对一点:

在资本社会,或者说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年危机是必然会存在的。

或者这样说,劳动者必然会有提前退出职场的一天。

作为一个高度强调“赚钱”的社会制度,赚钱的效率决定一切,这一点在个人和企业身上都是适用的。

赚钱慢的个人,逐渐被赚钱更快的人取代,赢得资本家的青睐和雇佣。

赚钱慢的企业和行业,逐渐被资本冷落,走向下滑,企业勉强苟活,行业成为夕阳产业。

对于个人来说,绝大多数人并不是资本家,只能依靠雇佣劳动的方式获取报酬。而劳动者给企业赚钱的方式,是通过嵌入企业这个大的“机器”中,充当零件,维持企业这个大机器的运转来实现的。

在千篇一律、高度流程化制度化的企业中,员工的专业性和工作能力并没有那么重要。作为零件,资本家对你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要能胜任工作内容,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就行。

于是在资本世界中,资本家对零件的要求,不在于零件有多么精致。

包括大厂在内的绝大部分工作,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本科生,培训几个月足以胜任。

你在硕士博士期间学到的屠龙术,很多时候反而在工作中用不上。后续的工作年限积累,则伴随的是你的工作熟练度提升的过程。

而在熟悉工作三五年后,你的工作熟练度会趋近于顶峰,几乎没有明显的进步空间。

然后,你将进入漫长的晋升管理层的排队状态中。

绝大部分人直到离开职场时,往往也没能等到成为基层主管的机会。至于经理、总监、高管这些职位,那就更遥远了。

资本世界最在乎的,其实是零件的磨损程度。

如果零件出现磨损,影响企业这个大机器的运行效率,零件就需要被替换。而作为劳动者的你,无法抵抗年龄带来的自然损耗,和工作带给你的劳动损耗。

如果你嵌入的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是995996加班频繁的企业,你的损耗将会更加严重。

因为过度损耗,无法适配企业要求,被迫退出资本支配下的劳动市场,才是中年危机的普遍结果。

至于这种“被迫退出”的形式,是自己主动走的,还是企业逼你走的,这已经不重要了。

但是,虽然资本世界下中年危机有其合理性,社会却不能对中年危机坐视不管。

任何社会都是以人为中心的。

劳动者既可以成为资本社会发展壮大的零件,也可以变成资本社会的“掘墓者”。

当劳动者集体争取权益时,资本家是相当忌惮的;

当劳动者没钱消费导致商品过剩时,资本家们是崩溃的。

资本世界需要长远的维持下去,让劳动者愿意接受雇佣劳动的“打工人”身份。

于是,为了维护资本家自身的权益,西方资本家开始抬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这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劳动权益斗争、经济危机、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打击后,才逐渐认识到的道理。

那么,上面的困局该如何解决呢?

理论上讲,资本世界下,中年危机必然存在。

打工人在需要帮助企业高效赚取资本的要求下,自然会有干不动退出职场的那天。

那么,缓解这种情况的措施,也应当针对缓解这个必然进程来展开:

一个是企业作出改变,以更低的对劳动者的损耗,实现更高效的赚钱;

另一个则是在劳动者中途退出职场后,形成良好的退出保障机制。

前者指的是产业升级。

如果企业能够占据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壁垒,企业就可以享受占据某个细分领域的红利。而在壁垒被打破之前,企业可以大摇大摆的慢慢吃肉。

在这样的企业里,你既不用996快速堆叠劳动量维持优势,也不用24小时待命式的维持弹性服务。而且在拥有技术或者产品壁垒的情况下,劳动者还能领取大量的报酬。

这会极大的降低企业对劳动者的损耗速度,让劳动者可以在职场中工作的更久。

为什么欧美的劳动者,国内泛体制内单位,四五十岁仍然有条件让劳动者继续工作,而不是累得直接想跑路?

除了生育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者议价权的上升,还有八小时工作制的坚决落实外。

欧美企业的技术密集路线,本身也塑造了降低劳动者损耗速度的条件。

中国垄断国企和体制内单位,由于掌握公共管理,垄断庞大业务的关系,同样可以塑造这种相对降低劳动者损耗的环境。

不过在本话题中,我们重点关注后者,也就是和退出机制有关的内容。

所谓的退出保障机制,就是让劳动者在确定退出职场后,拥有无需工作就能稳定生存的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退休保障。

往极端了讲,如果劳动者的保障机制非常完善,中国劳动者甚至可以接受加班泛滥的社会现实。

劳动者通过承受十年左右995996高强度工作后,在35左右离开职场,在保障下步入退休状态。

这种社会现实,劳动者也是可以接受的。

国内之所以有一众愿意去大厂加班的打工人,就是因为这些企业可以提供一个前期拿命换钱,中后期闲云散鹤的潜在机会。

但是人类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不足以维持一个高强度工作十年左右就有充足退休保障的社会运转。

欧美西方世界的高福利社会,建立在大量税收和社保缴纳的基础上。

然而即便如此,西方世界也没能收上来那么大量的税收和社保缴纳,实现35岁退休的福利体系。即使在西方世界,35岁退休也是不太现实的。

那么为了确保劳动者离开职场后,不出现谋生问题,人类现如今要做的,仍然是尽可能让劳动者的职业寿命足够长。

这样,劳动者才能拥有更晚领取退休金的条件。

同样的,劳动者也可以多缴纳几年税收和社保,为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性的做贡献。

而劳动者职场寿命的延长,是需要通过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来实现的。

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周末随时工作的打工人,不要说工作到六十岁,就是活到六十岁都很奢侈。

如果看到前面的描述,大家就会发现中国社会不对劲的地方。

既然社保体系是为了确保劳动者稳定谋生打造的,而在现如今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情况下,35岁退休的社会难以实现。

那么,中国应当采取降低工作强度,鼓励技术密集型的发展路线,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寿命才对。

这样,劳动者才能工作到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年纪,离开职场后不久就能领取养老金,无缝衔接。

不然的话,大量退出职场灵活谋生的劳动者,既是社会运行失败的体现,也是不稳定因素。

然而,中国却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做法:

加大劳动者竞争,抬高工作强度,提高劳动者的职场淘汰率,维持劳动密集模式,延后退休年龄。

从劳动者退休保障的视角讲,这种发展趋势,势必导致严重的年龄缺口。

一方面,劳动者35岁左右就扛不住995996的工作强度,被迫退出职场。

另一方面,退休年龄却又不断延后,劳动者出现了长达30年左右的自我谋生空档期。

而在资本世界下,劳动者自我谋生的能力非常弱,需要高度依赖资本家的雇佣和社保体系的保护。

如果没有提前开辟第二战场的布局,实现副业、自由职业、个体户等生存方式的话,劳动者的职场生涯结束后,在这30年左右的空窗期内,往往很难体面的谋生。

所以说,这种专家强调“符合寿命规律”的做法,实际上非常的不合理。

它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不符合资本世界的运行规律,更不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于是,大家为了把这个提议合理化解释,提出了一种设想:

中国养老金已经出现见底的风险,为了节省养老金支出,维持现有的社保体系,被迫这么做。

这种风险的确是存在的。

但是这种合理化的解释,却有点本末倒置。

养老金的设置,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劳动者谋生问题的。

如果以牺牲劳动者的权益为代价,减少养老金的支出,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

我们反而要对此提出疑问:

中国的养老金,为啥就有见底的风险了呢?

如果养老金见底,996的打工人,好不容易用灵活就业的方式熬到退休。

结果发现,养老金见底,退休金发不出来了。

然而从养老金缴纳的角度讲,中国现如今的发展模式,同样是不合理的。

一个能够工作到五六十岁的打工人,他可以贡献三十年左右的社保缴纳。

而一个工作到三十五左右的打工人,他只能贡献十几年的社保缴纳。

同时,降低工作强度,意味着有更多劳动者参与到工作中来,这又能增加缴纳社保的人数。

这又侧面印证了降低工作强度,走技术密集路线,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发展路线的正确性。

那么,我们现如今提倡的加班文化、35危机、灵活就业的发展模式,又该怎么解释呢。

其实上面的思考,可以总结为一个基本矛盾:

那就是中国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模式,和中国社会保障问题之间的矛盾!!!

而在这个矛盾之下,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出现了两败俱伤的结果。

一方面,要牺牲人民的利益,维持996+35的高损耗低利润劳动密集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养老金见底,社会福利体系崩溃的巨大风险。

至于这种矛盾和两败俱伤的局面是怎么导致的,我接下来给大家带入到既得利益者的视角。

从这个视角看去,大家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

如果你有看过一些专家的解读,他们都会极力强调老龄化的影响。专家们会告诉你,我们的老人太多,养老金的支出太大。

这么说确实是有道理的。

但是,这种说辞有一个很片面的地方,那就是只强调了养老金的支出,没有强调养老金的收入。

专家刻意隐瞒了中国税收和社保收入不足的现实。

西方世界的很多国家,在人口密度上同样很大,老龄化问题同样非常严重。

但是,它们却能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而且在社会福利保障水平上,它们也要比中国高得多。

除了社会大众对税收和社保的高负担,举债确保福利社会等措施以外,还包含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西方世界,在税收和社保缴纳上,有让既得利益者承担维持福利社会的主要责任。

或者这样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既得利益者们,牺牲自己的利益,维持社会福利体系的运转。

通过这种方式,西方资本家们为劳动者构建了一个安全感足够高的社会运转体系。

在充分的安全感保障下,劳动者可以心甘情愿的接受资本家的长期雇佣劳动。

再配合技术密集路线,八小时工作制等延长劳动者职场年限的做法,劳动者的谋生再无后顾之忧。

就这样,资本家和劳动者达成了微妙的平衡,资本主义社会维持了它的存在。

具体而言,欧美国家有大量针对既得利益者的“富人税”,包括房产税,遗产税等诸多税种。

此外,欧美企业在雇佣劳动者时,对社保的缴纳要求相当严格,缴纳比例也非常之高。这可以提供相当多的公共财产收入,维持福利体系的运转。

当然,这种既得利益者对公共福利的承担,是长期社会发展倒逼的。

劳动者的权益诉求争取,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出现,生育断崖后劳动力的锐减,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咄咄逼人,都是欧美构建福利社会的原因。

而在实践当中,人们发现,既得利益者对税收和福利制度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贫富差距非常大的时候,既得利益者的贡献甚至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以中国为例,中国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月收入都在五千以下,根本摸不到税收的边。即使是极少数名校高学历的打工人,年收入二三十万都算是非常高的收入。

即使是这极少数打工人中的战斗机,每年对税收和社保的贡献也就是几万块。

然而,一位资本家的企业,每年对税收和社保的贡献,可以以千万甚至亿为单位。这至少相当于数千乃至数万高学历打工战斗机的税收和社保贡献。

这还只是雇佣几百上千人的中小型企业的情况,对于一个数万人的大厂来说,每年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税收和社保贡献,更不是打工人能比的。

同样的,一个拥有数套乃至数十套房产的房东,其房产税的贡献,同样是相当可观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竞争力也会迅速提高。

如果招募一个劳动者干活的同时,要缴纳大量的社保,甚至如果还有“人头税”之类的机制的话,那么可以肯定,这会间接增大劳动者的用人成本。

于是,资本家只能被迫走技术密集的路线,产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税种在欧美国家都是真实存在的,间接倒逼欧美国家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在欧美,即使是一些百人左右的小微企业,其竞争力也十分强大,没有生存上的后顾之忧。

但问题是,中国的既得利益者们,在这方面的贡献实在是偏低。

在大众认知层面上,中国是没有房产税、遗产税这类平衡二次分配的税种的。

在社保缴纳上,中国绝大多数公司,基本都是拒绝缴纳,或者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限额进行缴纳。

这种情况不要说中小微,连很多大厂都不例外。

而在税收上,中国资本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避税,甚至还会有违法犯罪的偷税漏税行为。不要说资本家,光是在明星网红偷税漏税等问题上,就要承受相当大的公共财产收入损失。

为了鼓励企业成长,招商引资,政府还要给予企业减税降费的优惠政策。

归根到底,中国仍然处在劳动密集的低效发展模式上,以买办思维和堆叠劳动量为主。

企业生存能力十分堪忧,被迫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支出的做法,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而这会被企业误认为是退让,从而得寸进尺,在996和35的路上越走越远。

由于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在本该占据主导的既得利益者缴纳上缺了一大块,这必然让中国税收社保的池子,在资金注入上,无法满足中国庞大人口基数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不要说维持欧美那种高水平的社保体系,连低水平的福利体系都维持不了多久。

其实这个道理非常好懂,就和很多割韭菜的人对你讲的大道理类似:

不要总是想着省钱,要想办法赚钱。

这句话用在中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上,再合适不过。明明收上来的钱就不够,所以不管怎么省着花,都会有极速见底的那天。

而收上来的钱不够,是因为既得利益者现在交的太少。

在纯正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他们的既得利益者却承担了国家社保体系维持的主要责任。也正是这种既得利益者们承担责任的缺失,让中国陷入资金池见底的困境。

同时,资金池收入过少,所以被迫省着花,降低福利保障的质量,推后享受社保的时间。

而这又和社保推出的初衷严重背道而驰,加剧了社会矛盾,让劳动者的安全感进一步缺失。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在向恶化的趋势前进。

为了维持劳动密集产业,中国继续想尽办法,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企业社保不交,没关系,只要你能贡献GDP,就是好企业;

企业产出不够,没关系,996肯定比八小时干得快,苦一苦打工人就行;

企业生存困难,没关系,减税降费为你保驾护航,你不但不用交,我们还给你返;

企业和劳动者有矛盾,没关系,我们有劳动保障部门,充分保障资本家的利益……

而那些要求八小时工作制、要求缴纳社保、要求创新的城市,则成为了“被驱逐的良币”。

它们将会被扣上“营商环境差”“官僚主义”“投资不去xxx”之类的帽子。

中国的企业,就这样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在劳动密集的路线上越来越钻牛角尖。

企业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差,在国外企业面前一碰就碎。绝大多数企业根本不能走向海外,只能借助政策压榨国内劳动力,加剧内卷这样子。

这又会让国内环境趋于恶化,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然后,就得提供更“养尊处优”的环境,帮他们活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而在西方世界,这种被它们视为“垃圾”的劣等资本家,早就被淘汰出局了。

直到有一天,生育断崖让劳动力锐减,企业竞争力低到不压榨员工就得破产。

劳动者对八小时工作制的诉求越来越高涨,和资本家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

对企业的优惠已经退无可退,社保资金池彻底见底。

当这一切到来时,中国的这些“巨婴”企业的崩塌,只在眼前。

最后,一切都是一场空,劳动者走向毁灭,既得利益者也被拽下深渊。

剩下的幸存者,吸取惨痛的教训。它们重新建立新的社会运行秩序,重视起了福利社会和技术密集的道路,走向了新的开始。

西方这两三百年所做的,除了发展经济、拓展科技、殖民扩张外,还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它们花了两三百年的时间,对资本社会进行不断的探索。

在一次次惨痛的教训中,它们找到了相对合理的路线,实现了矛盾的相对平衡。

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世界两三百年的路,这没错。

结果回头看去,为了快步小跑追赶领先者,中国在路上丢了一大堆东西。

所以,中国只能花上更长的时间,回头去捡。

而在回头捡东西的路上,会碰到更多的阻碍,甚至可能摔更大的跟头。

中国很可能和西方世界一样,需要经历一些“惨痛的教训”。

而后,才会明白,历史的征途没有捷径,一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也没那么容易得到!

碎片化时代:千万别忘了,你是有血有肉的生命!

关于对“碎片化”的思考,源自于某一次的视频浏览。

当时,在B站上看到一位up主关于996的解读,那个视频的标题名字叫做:996本质不是剥削。

很震惊的标题,足够吸引人的眼球。

除此以外,它对剥削等概念也有哲学上的理解。那个视频大概有半个小时左右,比较长。

我大致看完了全程,包括他在评论区也有总结,整个视频主要是想论证一种观点:

现如今资本家996的工作制,并非是为了剥削,而是资产阶级控制劳动者的手段。

这样,劳动者在早九点到晚九点,周一到周六,最黄金的时间,就会被资本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为资本家劳动。而仅剩的深夜和周日时间,筋疲力竭的你将被迫休息。

这会让劳动者丧失其他的一切发展可能,乖乖依附于资本家的商业帝国,即使中年危机也无可奈何。

资本家们则借助劳动者对自己高度的人身依附性,构建属于资产阶级的强大势力,让资本主义永不动摇。

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他列举了各种例子,例如同样十二小时,996和666的区别,还有996实行后,对潜在创业者的影响等等。

我们且不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至少可以肯定,观点自成体系,有充足的论证。

其实视频很长,有半个小时之久,不过整体主要围绕上述的观点展开。而其他额外的讲述,都是为了论证中心思想的。也正是对中心思想的严谨论述,让观点有血有肉不至于空洞。

另外,这个角度确实能够解释一些问题。这个角度成功考虑到了资本家的角度,让大家尝试分析资本家是如何想的。

关于996,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的观点也在不断更新。

不过这个话题下,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个,我注意到了这个视频下的一些细节。

比如,这个视频前一两分钟的弹幕非常多,能达到刷屏的地步。

但是前一两分钟的弹幕内容,大多都是偏吐槽。

评论区的吐槽,大多也和这些吐槽内容差不多:

比如,很多人看了一两分钟,直接吐槽视频内容太啰嗦,作者标题党。

再比如,很多人看了一两分钟后,直接弹幕和评论区对线,连作者是不是友军都不清楚。

还有,很多人看得不连贯,没办法领会作者的具体观点,反过来吐槽视频做得差。

这就意味着,实际看完视频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就只看了开头的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

而在开头的很短时间内,大部分人发现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结论,而是开始论证,就觉得视频质量很差,匆匆离开了。

离开之前,很多人还在评论区批判了一番,说作者标题党,太过啰嗦,不直接说结论。

在大部分人眼中,最合胃口的视频,是像抖音快手B站里只有一分钟上下的短视频那样,开头重复下问题,把问题的观点直接抛出来,然后结尾加上一些石破天惊的话。

以本话题的碎片化信息为例,视频或者文章的结构大概是这样的:

为什么碎片化xxxx

因为xxxx

如果不xxxx,结果会xxxx

完了

按照这样的结构,视频时长也就几十秒时间,文章也就一二百字。

而且大部人会觉得这种视频或者文章简介干练,开门见山,抛出结论,给出影响。

然后,观众就可以直接上滑下滑,去看别的视频和文章了。

这种浏览方式,在浏览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件和一些搞笑视频时会十分高效,看个乐子笑一笑,然后滑到下一篇文章视频继续重复这个过程。

那么,这种浏览方式有没有什么缺点?

或者我们这样问,这种类型的短视频和短文章,有什么问题没有?

短视频和短文章,其架构只能支持原作者抛出观点结论,没有篇幅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

换句话说,观点是否有足够的支撑,为什么作者是这样想的,短视频和短文章是没有的。

还是拿碎片化阅读举例。

一个短视频短文章,它可能会告诉你,因为现代社会很累,大家只能碎片化阅读。

它还会告诉你,如果大家都只进行碎片化阅读,社会就会变得浮躁。

而更进一步支持这两个观点的论证,却因篇幅所限消失了。

而如果对这两个观点作出支撑,则需要更长的篇幅。

比如,针对工作累大家只想碎片化阅读,可以理解为:

频繁加班995、996的个人,被工作消磨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大脑出于自我保护机制,主动让人进入低功耗的模式,降低身体损耗。

只有这样,你第二天起床前,才能够回足够的血,有精力继续应对第二天的工作。这会让你在摸鱼期间和深夜下班后,沉醉于一些既不需要动身体也不走脑的活动。

而这种既不怎么动身体又不走脑的活动,一般就是瘫坐在工位或者躺尸在家里的床上,刷短视频看短文章打王者荣耀。

归根到底,碎片化阅读可以归因到995、996之类的高强度工作制度上,或者更深层次的归因到资本社会的矛盾上。

基于此,我们也不止可以得到社会浮躁的推演,还能得到更多的后果。

工作对个人时间精力的过度耗竭,除了让你只想做不动身体不走脑的活动,什么也不想干。

而这些不想干的事情,除了读一本好书,钻研自己的业余爱好外,还有生娃养娃、外出逛街、朋友社交、亲人沟通等。

这自然就可以推演出很多社会问题:生育率断崖、原子化社会、不搭理亲人朋友、消费不振……

这里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理论分析来支撑观点,不过大家可以看到,文章已经多出了不少字,如果做成视频的话,篇幅也会加长一两分钟。

如果想要论证得更有血有肉,字数会更多,视频也会更长。

所以,对于短视频短文章来说,必然会出现观点缺乏支撑依据的情况。

很多观点结论,更多属于吐槽的类型。观点本身,缺少支撑起观点的理解分析,也没办法基于支撑观点的逻辑架构来举一反三。

这种情况下,观点本身可信度存疑,大家也不知道作者是从什么出发点来提出这样的观点的。

不过,碎片化时代,绝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关注观点本身是否有支撑。更多的,大部分人只关注观点是不是合自己的胃口。

996高房价等带来的高压社会环境下,绝大部分人并不希望自己日常生活中被其他人牵着鼻子走。

毕竟打工人在工作中受的气已经足够多了,挨领导骂和推诿扯皮的事情可不少。所以,在阅读文章观看视频时,读者观众希望自己有主人翁意识。

具体而言,大部分人希望对观点注入自己的想法,自己来评判一个观点是否正确。

相比之下,大部分观众不喜欢原作者对观点严谨论证,让读者观众附和原作者观点的做法。

与其花费大量本就不充裕的时间看长篇大论,接受作者灌输的思想,大众更希望保持自己的思想,自己拥有对其他观点品头论足的权利。

思想独立,可能是打工人自我可控的为数不多的东西了。

否则的话,大众宁可看逗猫遛狗之类的视频舒缓解压,毕竟这些是躺尸不走脑的活动。

受此影响,只抛出观点缺乏支撑的短视频短文章,现如今会更受青睐。

观众粉丝希望所有的文章视频都短小精悍,直接抛出观点和后果。

至于观点本身是否有支撑的论证,那不重要。观点不合自己的胃口,直接下滑刷其他文章视频就可以了。

如果看到一些观点合自己的胃口,那也不用多看,或者心满意足地点赞离开,或者直接去评论区对线吐槽。

这种情况下,观点是否合理,观众粉丝说了算,没有足够的支撑,没关系,观众可以自己脑补它正不正确。

而如果一些作者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写出了一些长篇大论的文章,做出了一些十几分钟乃至几十分钟的超长视频,以此尝试让大家接受作者观点的话。

大部分人是根本不想看的,大部分人不希望自己被别人灌输思想,像工作中那样被领导身不由己的控制。

这个时候,如果作者论证的观点合观众的胃口还好,说不定还能找到一波共鸣,点赞关注收藏一波。

可是如果他们不能第一时间找到作者的观点,或者作者的观点不合自己胃口的话。这时候,他们会出现烦躁心理,你他娘的耽误老子时间看你啰嗦,观点还不合我的胃口,不喷你喷谁?

实际在碎片化时代的影响下,观众粉丝们可能只是看了开头的几十秒,没找到直接输出的观点。

或者,他们自己被加班频繁的工作严重耗竭,脑力严重不足,理解不了原作者的观点。

于是,他们就会主动选择那些,能让他们掌控观点评判的主导权,而且不怎么需要动脑子的文章视频。

而这些文章视频,结构就是我上面说的那样:

开头强调下标题,中间简洁明了的抛出观点,最后说下严重后果。

这就可以理解,碎片化时代下,为什么现如今的人们,对优质长文和优质视频关注度不高,却对短视频短文章十分青睐。

一方面,短视频短文章可以在抛出观点的同时,让你掌控对观点的评价,而非是接受别人灌输的观点论证,让你有被强迫接受作者观点的心态;

另一方面,短视频短文章不怎么动脑子,是你在工作摸鱼和下班躺尸期间杀时间的利器,不需要在看长文长视频时,动脑推敲作者的论证,跟着作者学习。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我前面举例的话题上,其他方面的内容同样如此。

以知识科普为例,大部分人看了眼小常识就直接上滑下滑,对于具体原理之类的没什么耐性看下去。

这一点和各位上学时很相像,只想记住和考试有关的结论和公式,对推导过程毫不关心甚至昏昏欲睡。

更何况,知识科普本身就已经是原作者简化后输出的内容,严谨性会变差,作者的主观因素会更多。

而旅行记录类的话题上,大部分人看了看作者拍摄的景象,心满意足地点了个赞离开。

然而,对风土民情的体会,对自然风光的观察,绝对不是一个短小精悍的视频就能了解的。

不要说大家亲自出发的旅游往往也是走马观花,单单是一些介绍稍微细致一点的长视频,大家往往也是不太爱看的。

通过几十秒的短视频介绍,了解一下地标建筑和主要景点,就算是大部分人的极限了。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基本把我理解的碎片化时代介绍了大概。

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碎片化时代的来源:

碎片化时代,源自于高压社会下,个人精力被工作的过度耗竭,让个人难以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接受整块信息,被迫在碎片化的摸鱼休息时间中,做一些不动身体也不走脑的低功耗行为。

同样的,我也对碎片化时代的阅读观看习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而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依据对观点的论证,拓展得到碎片化阅读的缺点:

1、急于得知观点和结论,对支撑观点的论证毫不关心。

在某个话题中,每个人都可以输出自己的观点,以知乎为例,谁都可以说两句。

而在回答中,有的人会抛出观点结论,直接结尾。

这类文章视频一般很短,匆匆上滑下滑即可。

而有的人则构建一套支撑观点结论的体系,让观点结论有血有肉。

这类文章视频一般篇幅较长,读起来需要一定的耐心。

那么试问,哪种内容创作更优质呢?

显然是后者。

这和教科书书写的好坏一样,一个垃圾的教科书,丢下物理公式,什么都不说让你直接记住。

而一个严谨良好的教科书,列出一个物理公式的时候,必然附带严格的历史发现、推导过程、适用条件等信息,以此支撑内容的严谨性。

但是,接受碎片化信息,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你,往往会更喜欢前者。

因为前者的形式,让你不需要费多少脑子,一眼就能看到作者的观点。

而相比之下,作者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做了什么样的论证,你其实并不太关心。

或者你不想像工作中那样被别人的观点牵着鼻子走,或者你筋疲力竭不想动脑去思考作者的论证。

这种现象的后果也是很明显的,你的知识体系会变得支离破碎,难以覆盖成面。

而即使是这些支离破碎的知识体系,可能也是走马观花,记住下一个忘了上一个。

所谓的学到很多东西,可能最后只是留下了个看过的印象,具体讲的什么,有什么收获,过几天就记不清了。

可能当初看这些内容时,你的大脑放松程度就和看逗猫遛狗,看土味笑话一样。如此不走脑的看别人输出的内容,能记住才怪呢。

同时,你会缺乏辩证思考能力,对于各类社会现象,更多以感性的情绪输出为主。

当你遇到某种现象时,你会下意识的让自己的情绪代替你的大脑输出内容。

于是你会发现,你输出的内容大多以吐槽为主,评论内容也偏向于对喷。

也许你不想做这样的人,但是碎片化时代的影响,让你不自主的这样做了。

2、信息茧房,难以跳脱出自己的惯性思维。

当你不想像工作中那样被领导的观点牵着鼻子走,给领导当牛做马时,你会在日常信息获取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实际感受。

而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章视频,将观点丢出后,把评价观点的权利交给了你,让你有充分掌控生命自由的感觉。

相比之下,长文长视频不但理解起来费脑子,而且你会有需要接受作者观点的感觉,这会让你失去那种说不出来的自由度。

于是,你会更喜欢看起来没什么营养,但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直接抛出观点的文章视频。

不过,这会让你难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跳出自己的信息茧房。

当你只想看别人简单抛出观点,让你有充足的自由度来评价点赞的时候,你错过了别人从自身角度出发,对某些观点进行严谨论证的优质内容输出。

这些内容,可能是你从没想到过的角度,可能是你不太愿意接受的观点。

不过,如果认真浏览体会的话,你的思维可以大大拓宽。至少你可以理解,别人对相同的问题是怎么想的。

反之,如果不愿意对别人的思考论证仔细阅读的话,那就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可能更倾向于刷些放松的逗猫遛狗和土味搞笑的短视频。至少,这么做可以放松身心,让你有精力抵御第二天工作的狂轰滥炸。

上面的这些缺点,其实是每个人天生都会具有的问题。

从人性角度来说,不动脑不动手,顺着自己的思维说话,谁都喜欢这种更放松更自我的氛围。

所以,即使没有996、高房价、教育医疗养老几座大山的压迫,每个人也会倾向于这么做。

但是,高压社会导致的碎片化时代,会把这个问题无限放大。

如果工作不太累,房价不太高,你不是那么身心疲惫,没有那么焦虑不安,说不定,你会愿意掏出一部分时间,端坐在桌前,躺在床上,拿起一本好书,打开某个优质文章视频,专心地阅读观看。

然而高压环境的存在,让你连仅剩的一丁点时间,都只想拿来休息,做些不走脑顺着自己思维的事情。

于是你会发现,你会习惯于打开各种平台,看着实际上并没什么营养的短视频短文章,然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傻笑。

或者,你看了一些简短的知识科普,当时记住了那些抛出来没有论证的结论。而当你上滑下滑,看下一个内容时,上一个内容说了啥,你就已经不记得了,连是不是给点赞都不记得。

你意识到这样做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可是你控制不住你自己。

所以说,碎片化时代有什么危害吗?

好像没什么危害,它没让大家接受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言论信息,更没教唆大家去偷去抢去骗。

大家只是想在宝贵的摸鱼和休息时间中,用碎片化的时间让自己休息,尝试接受一些不怎么动脑子就能接受的内容。

但是,它真的没什么影响吗?

好像在无形之中,你的大好时光,就在阅读观看各种过目即忘,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的内容中度过了。

甚至即使你在打游戏放松自己,事后回忆起来,你可能连王者荣耀选了什么英雄,那局的战绩如何都记不起来。

你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没有感情,没有运转大脑,只是按照既定的程序,早出晚归,把大量碎片化的时间杀掉。

你躺尸刷手机,刷到手机砸脸,你关上灯睡觉,第二天被心肌梗塞般的闹钟声吵醒,以上坟的心态继续上班。

你忘记了,自己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自己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撒谎三角形:教你如何识别谎言?

以前有一本书,叫《FBI教你如何识别撒谎》,里面说了很多方法,比如:

1、多问开放性问题,撒谎者很难重复其中的细节;

2、陈述时不说“我”,喜欢用“没看见”代替“我没看见”;

3、对自己根本不记得的事,又喜欢编造一些细节,让自己更可信;

4、撒谎者细节的详略不成比例,比如骗保者在讲述案发过程时,会把早上如何出门的细节讲得很啰嗦,却有意跳过“撞车”的细节。

然而,这些技巧,要求有丰富的经验,专业性太强,掌握得不好容易“冤枉好人”。更重要的是,它只能告诉我们“撒谎者做了什么”。

而撒谎需要两个人,一个人说,一个人听,所以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撒谎”。

有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撒谎者的整个心理过程,这就是针对企业财务造假的理论——“舞弊三角”。

企业造假是一群人为了某一个目标一起撒谎,而个体的撒谎行为,只要是理性的,同样要具备这个“舞弊三角”的三个条件。

一、撒谎三角

“舞弊三角”是指美国反舞弊准则(SAS No.99)提醒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的企业造假行为中通常要具备的三个主要条件:

压力(Pressure):企业造假的动机

机会(Opportunity):让“造假行为不被发现”或发现后“能逃避惩罚”的方法

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找理由,为了让自己的造假行为长期维持下去

A股的大部分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从银广夏到乐视网再到康得新,并非一开始就要存心欺骗投资者,而是出于各种目的,比如融资扩大规模、迎合地方政府的政绩、企业领导人的个人野心,等等,宣布了一个过于宏大的目标,当企业CEO意识到目标无法达成,又不愿意承认失败时,这就构成了一个压力(Pressure)。

在这个“压力”迫使下,CEO开始用虚构收入等方法进行财务造假,这就是机会(Opportunity)。

财务数据都是一环套一环,一个谎言往往需要十个新的谎言来掩盖,导致造假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造假到最后,经营上的大部分行为都是为了掩盖谎言,大部分中高层员工都参与到这一造假行为中。为了安抚员工,CEO不得不编出一整套崇高的使命来让造假行为合理化,这就是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这三个条件一环套一环,既是造假企业的一般规律,也成为审计人员顺藤摸瓜的方法。所以,虽然造假总是先有“压力”,但第二个条件“机会”却总是审计人员最先入手的地方。

二、撒谎三角:机会

一般而言,审计人员对舞弊三角的第二个角“机会”更感兴趣。

因为这里有撒谎的直接证据,比如特别容易造假的“应收账款”、“存货”、“在建工程”等等科目,形成大存大贷、现金流异常、关联交易异常等。

为什么上市公司中的造假重灾区是农业类公司?农业类公司的收购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不规范交易,审计核查很难,造假者就更容易肆无忌惮。

同样,撒谎者也知道这里藏着不可告人的东西,常常会刻意回避这些地方,这也成为大部分“测谎术”的重点。

比如开头的《FBI教你如何识别撒谎》说,审讯人员问到关键情节时,说谎者会倾向于说得更简洁一些,以免漏出马脚,在审计人员强调这些细节时,说谎者会出现证据不连贯,犹豫不决。

不过,有经验的说谎者也会刻意在这些方面加强训练,导致审讯人员的经验失效;人人都有正当秘密,在涉及秘密时也会出现撒谎者的特征,单纯用这个方法容易“冤枉好人”。

所以,识别造假或谎言,需要把整个谎言三角形联系起来,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撒谎”,想要知道这些,必须关注另外两个因素——“压力”和“自我合理化”。

三、撒谎三角:压力

压力(Pressure) 是企业造假的动机:为了上市圈钱、为了政绩、为了掩盖亏损、为了不让负面消息扩散……压力超过一定程度,必然有人铤而走险。

个体撒谎的压力就更多了:

销售员伪造销售业绩,是为了应对公司KPI压力;

酒店开房的丈夫谎称加班,是害怕“包二奶”暴露后的舆论压力;

学生伪造家长签名,是逃避家长“巴掌”的压力……

就像破案一定要找到“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一样,发现谎言的疑点后,不要轻易下结论,最好从“压力”的角度入手,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说谎——这是一个“代入”对方心理世界的过程,需要你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一下他的“压力”,你也许会得到比“有没有撒谎”更有用的信息。

《皇帝的新衣》中,皇帝和大臣撒谎,压力是“害怕被认为是无能之辈”,老百姓撒谎,压力是“害怕被当成道德破坏的人”,只有小孩子不说谎,因为它没理想没追求。

有些临时说谎的压力来自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我看到一个旅游指南,说在印度问路,一定要多问几个人,交叉验证。因为对于印度人来说,说不知道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有时候会凭着不靠谱的印象大概地指一条路给你。

撒谎是一个负面的行为,但“压力”却通常来源于“正能量”的目标:

孩子考试作弊,员工KPI造假,压力可能来自“追求卓越”;

婚外情出轨,压力可能是当年“爱的承诺”,所以有一句话,“承诺在没兑现前都是谎言”;

企业把失败的“锅”推给某个员工,压力可能来自于“维护组织稳定”。

压力有时来自一个人过去的业绩,企业领导人喜欢“过度神化”自己过去的成功,形成一整套的方法论让员工无脑执行,一旦竞争环境变化,过去那一套不再管用,为了不让自己从神坛上走下来,不得不继续用“谎言”来掩盖方法的失败。

有了压力和机会,并不一定会导致撒谎,这个世界谁没点压力呢?“撒谎者”还要在心理上跨越第三个条件——“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四、撒谎三角:自我合理化

几年前,作家叶开参加女儿的一堂新型公开课,老师和学生围成一个圆桌,像会议讨论一样,由学生自由发问,老师引导大家讨论。

看上去是很先进的教育理念,但细心的爸爸发现女儿无数次举手,老师却从没有叫过她。

后来女儿告诉她,这堂新型的公开课事先已经演练好,一旦有提问机会,班里大多数学生都要举手,但老师只找举左手的人,即真正知道答案的同学回答。

分析一下这个谎言三角形,这位老师作弊的压力来自“教育改革和公开课质量的矛盾”,也有可能是老师的自我要求;

“机会”是发言时左右手的暗号,如果学生不去告密,谁也看不出来,属于很难被发现的“造假行为”。

事实上,即使“压力”和“动机”具备,很多老师也不愿意撒谎,最后撒谎者还要具备一个关键的能力——能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也要帮助这些参与“造假”的学生进行“行为合理化”,理由就是:

这是为了学校的荣誉!

“舞弊三角形”的“自我合理化”准则告诉我们:

谎言要符合自己的道德水平,想要撒谎,要么把自己的道德水平降低,要么把谎言的“道德水平”提高,而后者才是更高级的谎言。

FPI审讯经验中那条的原因:说谎者喜欢用“做了什么”,而不是“我做了什么”来回避自我道德审问。

“撒谎”可以说是小孩子在会说话的同时就出现的“本领”,但一直要等到理解“道德”这件事,才会明白大人们不喜欢小孩子说谎,并不是因为“说谎不道德”,而是因为小孩子的谎言,欲望过于直白,没有达到“谎言的道德标准”。

很多人喜欢引用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但不知道后面紧跟着一句话“硁硁然小人哉”,意思是说“言必信,行必果”只是对小人的要求,君子并不需要做到。

为什么呢?孟子说得更直白了:“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就是说,孟子认为,只要符合道义,君子是可以撒谎骗人的。

难怪乔治奥威尔说:“政治语言的设计就是为了让谎言听上去像真话,让谋杀听上去值得尊敬,让一阵清风变得就像坚实的固体”。

事实上,只要把“自我合理化”这一条做到极致,真正擅长说谎的人,可以做到从来不说谎,同样达到说谎的目的。

这才是说谎者的最高境界。

五、说谎者的最高境界

讲美国政客生存之道的《硬球》一书里有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的议员拜访一位老政客,想争取他的支持,回来的路上,年轻人非常兴奋:“真难以相信,埃斯珀斯托说,他听说过很多称赞我的话,他那里的人都说,如果这个区有我当代表的话,是一件好事。……他居然……居然这么支持我。”

旁边的人听着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山姆,他到底有没有说‘他本人支持你’这样的话?”

年轻人从兴奋中回过神来,这个老狐狸可是都没有说啊。

这是一类达到说谎最高境界的人,他们是正直的社会名流、道德楷模、人生导师、他们擅长使用模棱两可、永远正确的话,让你产生“自我合理化”的期待,诱导你“自我欺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老师德高望重,当然不会答应什么,但我的第六感告诉我,他一定会帮我的;

2、大哥有情有义,我不能出卖大哥,他一定不会亏待我;

3、老板说了,他心里有数,我也觉得现在谈股份,显得我的格局不大;

4、领导位高权重,掌握的信息更全面,只是有些话不方便说,我们以后会明白他的苦心的

所以说,真正的撒谎高手,他们从不撒谎!

反观力不足:为什么你遇到的都是“傻逼”?

先想象一个场景:

我有一个朋友(也就是我本人),在乙方工作时,天天骂甲方是傻逼,不干人事;

后来我从乙方调到甲方,天天骂乙方是傻逼,不听人话。

骂的内容差不多,骂的对象也一样,都是以后的自己和从前的自己。

然后,我俩就在想(也就是我和我自己在想):为啥跟我合作的都是傻逼?

能发出这种感叹,除了高估自己和排解情绪以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傻逼天然多&反观力不足

1、为什么傻逼天然多?

这个世界本来优秀的人不可能多起来,因为优秀多了就不是优秀,大多数人的优秀会被重新定义为平庸,并明确新的标准,让优秀重新变少。

优秀的特质本就是好且少的,所以对应的,傻逼就天然多。

2、反观力不足

我想说的反观力,其实和换位思考差不多,但两者的区别在于:

换位思考,是身处对方的利益角度,去看你们两个共同面对的问题,来理解对方的需求;

反观力,则是通过对方的视野角度,去看你自己所在的群体,来理解对方的行为。

销售顾问你对你爱答不理,不一定是他不尊重你,而是你所在的顾客群体,大多只看不买;

公司业务流程变得繁琐,不一定是管理者瞎折腾,而是你所在的员工群体,有人挖过墙角;

某些甲方不干人事,不一定是人品差,可能是经历过太多糊弄他的乙方,消磨了耐心,最后无差别对待;

某些乙方听不懂人话,不一定是不专业,可能是被太多外行甲方反复折磨,消磨了真心,最后无差别应付。

提升反观力,会让人拥有更大的格局和视野,看问题也会比别人看得更透彻一点。

当面对对方的行为而感到不爽时,拥有反观力,能比别人多一份谅解之心,多一点心平气和。

人都有情绪,虽说想骂还是会骂。但懂了道理,就能少生口气,这样挺好!

法家思想: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思想内核!

为什么古代的农民,宁可易子而食,宁可饿死,也不轻易起义?

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的思想,被法家思想给死死钳制住了!

法家对于臣民思维方式的基本要求,是没有道德和理性的,而是完全以君主的利益为出发点,并且能够接受多种自相矛盾的逻辑,按照君主需要随时遗忘或唤醒。

法家不需要任何反思和议论,不需要支持或者反对,他们只需要臣民彻底放弃思考,盲目沉默的服从。

作为民众,官吏的任何命令,你都不应该去思考正确性,而应该一丝不差地遵照执行,哪怕对你有害。

如果你在逻辑上发自内心地赞同某个观点,那说明你没有放弃思考,你还有一套自己的是非标准来判断什么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你就会成为阻碍君主任意支配臣民的障碍,你就是可能戳穿谎言的不稳定因素,也就成为了“乱法之民”。

另外,法家经常性驱使民众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并严惩任何抱怨和质疑。这就是希望臣民放弃思考,习惯于无脑接受任何荒诞无意义的指令,这样才方便君主任意支配。

这样,民众就变得麻木顺从,完全没有任何思维能力可言,连自己的利益也认识不到,类似于完全听命于蚁后的工蚁,实际上成为了君主远程控制的肢体。

法家社会处处强调服从,处处强调等级,把所有关系,如师生、父母、上下级等异化成主奴关系,强化臣民的奴隶意识。 高等级者可以任意践踏低等级者的尊严,获得不合理的优待,而低等级者的反抗会被严惩。

人为制造地位低下、人格低下的思维钢印,批量制造奴隶、马屁精,最终这个思维钢印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无论臣民利益如何被上级剥夺,都不会敢于反对,甚至还会继续把上级的利益,作为自身行为的出发点,反而去维护上级的利益。

君主垄断赏罚大权,而且臣民无法反过来制约和影响君主,这样君主本人可以任意支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其他人会自我损害和互相损害,以此来向君主展示忠诚。

民众越是互相提防,互相敌视,就越有求于君主及其利益集团,就越发难以团结起来反对君主,就可以任意宰割奴役。民间的不忠诚,也能更快的被发现和遏制。

而且,这样能使得民众缺乏安全感,认为没有君主,自己将什么也不是,从而在精神上依赖奴役他的君主。

法家在宣传上,否认臣民与君主的矛盾,认为一切矛盾皆来自外部敌人。一切困难,都是由外部敌人造成的暂时性困难。 臣民需要彻底服从君主的统治,才能打败外部敌人,过上好日子。

法家禁止批评,把批评视为不忠诚。否认理性的价值,认为思考任何问题,都应该站在君主的立场上,以君主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以道德或真理为出发点。任何对君主行为的反思,都被认为是外部敌人搅乱民心的阴谋。

但是,民众的所有困难和短缺,几乎全部是君主人为制造的。

奴隶、马屁精对民众是不会有任何同情和信任的,也不可能要求他们团结起来,去改变什么不合理的东西。他们只会牺牲权益,互相陷害,以此来迎合掌握权力的人,对下属也自然会报复性的当成奴隶,呼来喝去,毫无尊重之心。

这样的思维一旦确立,那臣民不确立一个主人就活不下去。

而且认为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需要有个主人。他们总是觉得这个想象中的主人强大了,自己也就高出其他奴隶一等,这样臣民就会乐于充当君主扩张的炮灰。

而且,臣民除了入仕外,就不可能有地位,臣民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过上好日子不靠能力,完全靠君主的赏识,就会更加忠诚和依赖君主。

这样,就产生了一批被剥削出自豪感的奴隶,要解除他们的镣铐,和嘎了他们差不多!

鲁迅就对他们有过清晰的描述: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

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并陶醉其中,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推文最后,给大家看看,法家驭人术的四大基本原则:

1、不仁

不仁,就是不相信道德,不被道德所束缚。 做领导的在驾驭人方面,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恶人”,把手下当贼来防。做个老好人,就无法杀伐决断,也就没有魄力去带领一个团队。 想起马云曾经也说过:企业家一定是“坏人”,他们自以为的顶级管理心得,其实在2000多年前,韩非子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

2、不亲

不亲,就是和手下的人保持情感距离和物理距离。 这样,自己既有神秘感,也不会让他们过多地窥探到自己的内心。 只有自己身边没有特别亲近的人,没有来往过密的人,自己的人生才是安全的,权力也才是安全的。 亲近任何人,都会对后面的管理有很多阻碍!

3、不信

不信,就是把所有交往,都当成是第一次,一切都要参验时效考核。 韩非子说: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这句话的本质,就是你相信一个人,这个人有概率会利用这一点来欺骗你。

4、不贵

不贵,就是弱臣术。 绝对不能让手下权贵势众,把手下的人提拔得太高或者过于依赖。 否则,自己的权力会无形中被削弱。 所以,不能单独扶持任何的势力或个人,应该采用平衡牵制的技术,让他们没有势力和实力来对抗。

课题分离:帮你消除99%的人际关系烦恼!

人为什么会烦恼?

因为妄图控制自己原本控制不了的事,因为替别人操心还照顾他的情绪,因为过于依赖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自己。

精神内耗,源于人好。

阿德勒说,他有一个法宝,名曰课题分离,这是消除烦恼的灵丹妙药。

阿德勒是谁?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什么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就是分清楚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

因为人和人的矛盾,大多源于对彼此的过度干涉。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开,自己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此烦恼就少了。

课题分离是处理人际关系,使用价值非常高的心理学工具!

比如,朋友找你借钱,虽然不想借,但你会怕影响关系,怕朋友说你见死不救。

但是,他怎么看你,是他的课题,与你无关。你操心了他的课题,你就会痛苦,而借不借给他,才是你的课题。

你要考虑的是,你想不想帮他?该不该帮他?怕不怕赖账?把自己的课题想清楚即可。

有人评价你,说你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你可能会沮丧,会怀疑自己。

但是,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他们的课题,这是他们在用他们的标准,看待他们眼中的你,与你无关。

你要关心的,是你是否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该坚持什么,该摒弃什么?你自己有没有答案。

比如,你把事情搞砸了,那是你的课题。但老板怎么看你、是否还信任你,那是他的课题,你控制不了。你能控制的,是能否补救挽回,然后分析原因,避免下次;

同事讨厌你,那是同事的课题,你控制不了,所以你不需要为此操心,该工作就工作,该配合就配合。把项目做好,拿奖金领工资,这是你的课题。

当他有求于你,会表现出对你的讨好,是不是真心,你不必考虑,这不是你的课题。你愿不愿意帮他,才是你的课题,与他无关。当你不帮,他会愤怒,这也与你无关。

课题分离,消除烦恼,简单、迅速、有效!

这让我想起一句流行语,世间万事,大多能用两句话解决:

一句关你屁事,一句关我屁事。

这和课题分离异曲同工:

你想借钱,关我屁事?我借与不借,关你屁事?

你怎么看我,关我屁事?我做得好不好,关你屁事?

我喜欢你,关你屁事?你不喜欢我,关我屁事?

看,只要这么想,当个舔狗都没烦恼了。

有人会说,你这么搞,会让人觉得你很讨厌……

是吗?关我屁事?

课题分离,是从《被讨厌的勇气》里来的。

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拥抱自由的人生,这就是阿德勒说的。

有人表示,课题分离或有缺陷:

比如,你要纠正合作伙伴的错误,虽然改不改是他的事,但他改的结果,和你的合作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再比如,家长引导自己的孩子学习、管理者提升团队业绩等等,都不是那么容易把两者分开的。因为对方课题的结果,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课题,这不有 bug 吗?

这个时候,怎么办?

管他呢,用“课题分离”来分离“课题分离”本身。

这课题分离有没有缺陷,关我屁事?

课题分离好用,便可解除烦恼;不好用,便保持现状。

使用有惊喜,不用又没损失。

甚至,课题分离不光可用于消除烦恼,还可以让膨胀的人冷静。

比如,当别人夸你时,你也可以“分离”一下:

表扬你,是他觉得你厉害,这是他的事;而你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这才是你的事。

时常想想,可以有效避免自我迷失,被人暗中捧杀!

隐藏的假设:99%的人都踩过的逻辑陷阱!

一、解释越多,漏洞越多

所谓“言多必失”,是指在证明一件事时,任何一句说出来的话,都可能引发挑战。

解释越多,漏洞往往也越多。

所以,擅长说服的人,都会隐藏一些容易引起质疑的观点或事实。

比如有人说:中药不需要进行双盲测试,它已经被中国人使用了几千年,远远超过“双盲测试”的时间要求。

这个逻辑听上去挺有道理,那是因为他说完后,不会跟你解释什么是“双盲测试”,而是直接给出结论。

可这个隐藏的部分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在“双盲测试”上多纠缠几句,你就会想到,“使用了几千年”跟“双盲测试”的时间并不能等同,中国人拜佛也拜了一千多年,难道这就证明拜佛也是有效的?

“相信”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如果光“摆事实”,就能“讲道理”的话,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复杂了。

所以,让逻辑更有说服力的,往往不是逻辑本身,而是在“摆事实”与“讲道理”之间故意隐藏了什么。

这个隐藏的部分,就是假设。准确地说,是论述者认为不证自明的假设,它们可分为两种:

描述性假设&价值观假设。

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我们需要谨慎地识别它,以免别人向我们输入误导性的信息;

作为论述者,我们也有必要学习这种逻辑技巧,以避免画蛇添足的解释。

二、描述性假设和价值观假设

先看一个案例: 2001年,腾讯的QQ用户飞速增长,服务器烧钱也烧成无底洞,之前的投资人,电讯盈科的“小超人”李泽楷不愿再投,再加上投资回报已经很高了,就拉来了一个新的投资人,名不见经传的传媒公司——南非报业。

南非报业花了1200万美元,就买下了李泽楷手上的全部腾讯股份,这部分股份到了2017年,价值450亿美元。

任何一笔投资,有买方,就有卖方,人人都有自己的投资逻辑,让我们来假想一下,2001年的这笔交易,双方的逻辑中到底隐藏着什么,让他们做出了相反的结论。

先猜猜李泽楷的逻辑:

证据:1999年以220万美元购入,一年多获利超过4倍。

结论:我们应该获利了结。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现,这个证据与结论的关系并不直接:一年获利4倍就应该了结?那2倍怎么办?亏损怎么办?

到底是什么蒙蔽了我们,让我们无法发现其中的逻辑断层呢?

因为在“摆事实”与“讲道理”之间,还隐藏着一条没有明说、但极其重要的判断:

4倍的估值涨幅,透支了腾讯未来的价值,所以应该卖出。

这种隐藏的证据,是一种假设,因为说话的人并不打算解释它,逻辑学称之为“描述性假设”。下面的逻辑中,都隐藏着“描述性假设”:

这套系统经过严格认证,可以满足一家大公司7*24小时的大部分售后服务需求。

描述性假设: 认证的内容中已经涵盖了服务的大部分售后需求。

即使是一套经过严格认证系统,也很难满足一家大公司7*24小时的所有售后服务需要。

描述性假设: 售后服务的很多需求,是认证的内容无法涵盖的。

说完了李泽楷的描述性假设,我们再来看看南非报业的买入逻辑中隐藏着什么:

证据:QQ用户的增长和高粘性,证明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独特之处。

结论:投资腾讯,勇做接盘侠。

这个证据与结论的关系,就更间接了。之所以跟李泽楷的结论相反,因为中间隐藏的逻辑不是描述现状,而是一条描述未来的价值观:

在中国的投资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而腾讯是当时最大的机会。

这种隐藏的证据,也是一种假设,逻辑学称之为“价值观假设”。下面的逻辑中,都隐藏着“价值观假设”:

加薪不必设上限,否则会使优秀员工流失。

价值观假设: 效率比公平更重要。

加薪应该设上限,要考虑大部分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

价值观假设: 公平比效率更重要。

为什么这两种假设,对逻辑的影响那么大呢?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隐藏的,没有说出来,听者就会失去质疑的目标。

我们有时觉得,别人说的话有点不太对劲儿,偏偏又不知道哪儿不对劲儿,就是因为其中包含这两种假设。

下面,看一看这两种假设的特点。

三、描述性假设

有一个段子,一位北方大汉第一次去上海,和一群朋友在餐馆吃饭,菜吃得差不多时,服务员端上一大碗米饭,北方人正好坐在上菜口,直接端过来吃了,扒了几口,才发现全桌每人手里都端着一个小空碗,尴尬地望着他……

任何人做出判断,不仅仅要依据眼前的事实,也要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

南方人看到一大碗饭,就知道是大家分着吃,认为这是不证自明的东西,但这个常识对于胃口大一点的北方大汉而言,可能并不存在,这一大碗饭……多是多了点儿,难道是好客?还是知道我胃口大?

工作中的“描述性假设”中,常常隐藏着逻辑陷阱。

比如,下属建议使用一个新的供应商,并列举了它在一些知名大公司的运用,以证明它是可靠的。但这些大公司是否对产品满意,却可能被隐藏了,而这些大公司常常选择多个供应商,并定期淘汰。

很多新闻中也隐藏着“描述性假设”:我记得游资大佬徐翔被抓之后,某财经媒体记者立刻出发前往公司所在地址,并在报道中写“发现公司大门紧闭”,看上去好像证明公司真的出事了。实际上徐翔是晚上被抓,公司当然是“大门紧闭”。

把不便明说的话,隐藏在精心选择的感性的事实中,让对方沉浸于感受而避开理性的分析,是政客常用的“描述性假设”。

希拉里克林顿在竞选演讲的开场白里说:“我是一个工厂工人的孙女,现在是一个一岁孩子的外祖母。”

这里陈述了一个事实,但却是选择性的事实,故意忽略了中间三代的社会地位,目的是在中间隐藏进一个不证自明的结论,“所以我是跟你们一样的普通人”。

这句话必须要隐藏,因为说出来就是一句明显套近乎的假话,反而让人反感,给人质疑的靶子,只有作为“描述性假设”隐而不现,才有打动力。

四、价值观假设

回到南非报业投资腾讯的案例:

“我们认为,中国互联网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正是基于这条不需要说出来的价值观,南非报业一路收购别人不要的腾讯股份,直到成为第二大股东(连马化腾自己都时不时在减持),打败所有专业投资机构,曾经创造了单一互联网项目投资回报的世界记录。

价值观,就是你认为值得为之努力的东西,比如“永远不要尝试作弊”、“冒险是创业者必备的精神”、“投资国运”等等,这些信念,你根本不想去证明。

人有原则,公司有企业文化,这些都会固化为“价值观假定”。

一位从事审计的朋友,之前一直在给东北一些企业做审计,有些企业快破产了,但职工都希望再努力救一把,不能下岗。后来主要到福建的企业做审计,遇到企业快不行,员工最关心的是,趁企业账上还有钱,赶紧拿一两个月的赔偿走人。

两地工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背后是不同的“价值观假设”,长期稳定后,都会下意识的作出判断,不去占用宝贵的思考时间,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做法。

编剧常常利用这种“价值观假设”让剧情更合理。

《天才枪手》的女主角是作弊高手,而且是以作弊谋利,还是类似高考这样的重要考试。通常,这种女主角很难让观众认同,如果观众不认同主角的动机,他们就会挑剔剧情,认为电影瞎编。

如何让观众喜欢一个不正直的主角呢?

编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主角的“对手”更邪恶。

电影中,女主角遇到的是,学校靠收赞助维生,老师靠泄题谋财,再聪明努力的学生,也无法弥补出身带来的差距。

而主角的“坏”,是对这种阶层差距的蔑视与嘲讽。

这里隐藏着一个“价值观假设”:如果正义缺席,你也可以不那么正义。

之所以是隐藏的,因为如果说白了,就很容易被挑战:别人干坏事,不能成为你干坏事的理由。但只要不说明白,观众就容易在内心深处“原谅”女主角的作弊行为。

“价值观假设”隐而不发,有时会省掉很多解释的麻烦。

如果在现在,有人引发核战争,这个人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公敌。但美国最初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美国人看到了相关报导,知道广岛当时的惨状后,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的。

当时有一个民意测验,只有4.5%的美国人认为不该用核武器,更有22.7%的人认为,日本如果不投降,应该继续扔原子弹。

这里隐藏着一个价值观假设:“可以用残忍的手段对付敌人,以结束自己的痛苦”。

但这个价值观只能是“隐藏的”,一旦被讨论后,很多人就会改变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在大量广岛报道后,引发了知识界的很多争议与辩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开始认为不应该再使用核武器了。

五、性格与两种逻辑假设

一位从事房地产的朋友跟我说了一件事:一个购房者根本看不出3000元/平米的装修标准和竞品3500元/平米的差异,但对于房价便宜500元/平米,却相当敏感。

如果你是开发商,听了上面的话,你的结论是什么呢?

如果你习惯使用“描述性假设”,你的结论可能是:我们可以降低装修标准,加大促销力度。

为什么这是“描述性假设”呢? 因为假设的前提是“现实是什么”——如果品质体验相同,购房者会选择更便宜的房子。

如果你使用“价值观假设”,你的结论可能是:我们要大幅提高装修标准,把我们和竞品的差异扩大到客户可体验的程度,树立我们的品牌形象。

为什么这是“价值观假设”呢? 因为假设的前提是“世界应该是怎样的”——我们的品牌应该代表装修标准更高的房子。

两种假设的不同,让我们多了一个判断对方性格的办法。

一个人的逻辑中,常常出现“价值观假设”,说明他原则性强,具有某些理想主义的情怀。

相反,一个人的逻辑中,常常出现“描述性假设”,说明这个人现实感很强,做事比较客观,习惯于避免价值观的冲突。

六、最后的总结

假如在沟通中出现了以下特征的逻辑:

1、含隐藏的子逻辑;

2、对方认为是不证自明的;

3、对结论有较大影响的论述跳跃。

那么一定是出现了这两类假定。

在传统的逻辑学中,它们都是“逻辑陷阱”,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想要说话简洁有力,就不可能回避这两种有力的逻辑武器。

所以,推文最后,我有三点建议:

1、描述性假设的作用是帮我们减少论述中出现“易被攻击的漏洞”,价值观假设是帮助我们找到跟我们持同一立场的人。

2、思考要细要慢,对逻辑中的这两种假设,要反复推敲其合理性,职场新人最好跟有经验的同事探讨一下,别让自己把自己给蒙蔽了;沟通要擅于利用这两种假设,让自己的逻辑更简洁、更少证据漏洞;

3、特别要注意“价值观假设”,它的言外之意就是,这还需要证明吗?难道你不是这么想的吗?它如果重复出现,就代表着不容挑战的企业文化、部门文化、领导的价值倾向。

为什么在赌场越努力越不幸?创业却越努力越幸运?

先说答案:

1、在一个筹码明晰的赌场里,你必须依照概率来下注。很少有人能逃脱大数定律;

2、上帝为我们留下了秘密筹码,以此赋予我们自由意志,或者是自由意志的错觉。那么,这个秘密筹码是什么?

一、为什么在赌场越努力越不幸?

1、概率知识点

为了论证这个有趣的话题,我们需要做点儿准备,聊聊几个关于概率的基本知识点。若你对此了如指掌,可以跳过这一段。

基本知识点1:扔骰子

你扔一个骰子,六个面朝上的机会是平等的。所以你得到数字5的概率是1/6;

基本知识点2:穷举法

如果抛三枚硬币,三枚硬币都是正面或反面的概率是多少?

对于这类概率题,有时候可以用一种“最笨的”穷举法:

把硬币排序,抛出来,一共有八种可能(要考虑硬币的顺序):

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正反反,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所以,符合要求的有两种,即2/8=1/4。

基本知识点3:扔两个骰子

扔两个骰子,两个5都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A) * P(B)。

两个骰子各自的点数是独立的。各个骰子的5朝上的概率是1/6,所以:

两个骰子的5都朝上的概率是1/6 * 1/6=1/36。

基本知识点4:饭桌星座赌局

这年头,星座是饭桌上罕见的不造成分裂的话题,也比抓着女孩看手相不油腻。

我喜欢用的一个伎俩是:谁来打个赌,我认为这个饭桌上至少有两个人是同星座的。

何时我有较大胜率呢?

A、假如饭桌上先来了一个人,他是星座1(想象他占了12个星座的位置之一);

B、又来了一个人,他不是星座1的可能性是11/12(剩下的11个位置里他随便挑);

C、再来了一个,他不是前两个星座的可能性是10/12(相当于12个位置剩下10个了)。

所以三个人的饭局,不是同一个星座的可能性是1 * 11/12 * 10/12=110/144=76.39%

现在倒过来一下:那么三个人中,有两人是同一个星座的可能性是1-76.39%=23.61%。

当来了五个人的时候,没有任何两人是同一个星座的可能性是:

1 * 11/12 * 10/12 * 9/12 * 8/12=38.2%

也就是说当人数等于5时,有两个人是同一星座的可能性是:1-38.2%=61.8%

胜率远大于50%,而且直觉上很有迷惑性。所以,等于大于5人时,你就可以开设赌局,押饭桌上有两个人是一个星座。

2、大数定律

为什么在赌场越努力越不幸?因为“大数定律”。

在数学与统计学中,大数定律又称大数法则、大数律,是描述相当多次数重复实验的结果的定律。根据这个定律知道,样本数量越多,则其平均就越趋近期望值。

大数定律很重要,因为它“保证”了一些随机事件的均值的长期稳定性。

人们发现,在重复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

人们同时也发现,在对物理量的测量实践中,测定值的算术平均也具有稳定性。

比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本来是偶然的,但当我们上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后,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次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每一面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

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

大数定律和赌场有什么关系呢?赌场就是靠这个稳稳吃定你的。

以押大押小游戏为例,其规则如下:

如果三个骰子的点数加到一起小于等于 10,就算小;

如果点数大于等于 11,就算大。

这二者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玩家和赌场各有百分之五十的胜率。

那赌场靠什么赚钱呢?

秘密在于,赌场还有个规则,叫“大小通吃”。当三个骰子的点数是一样的时候(比如三个 1,三个 2,……,三个 6),都算玩家输,赌场赢。

按照上面学习过的概率,这六种情况,每一种的概率是 (1/6) × (1/6) × (1/6) = 1/216,加到一起,合计 (1/216) × 6 = 1/36,这样做的话赌场的胜率就从 50% 上升到了 51.39%,玩家的胜率也就从 50%下降到了 48.61%。

就靠这么一点儿优势,只要你不停地玩儿下去,赌场就可以把你赢得精光。

3、小数定律

我们知道掷硬币的概率是两面各50% ,如果连续掷出5个正面之后,下一次会不会出现反面的概率较大?

其实不是。

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还是50%。

若统计数据很少,就容易出现特别不均匀的情况。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称之为“小数定律”。小数定律是人有把从大样本中得到的结论错误地移植到小样本中的倾向。

人们传说,只要巴西夺冠,下一届的冠军就将是主办大赛的东道主,除非巴西队自己将礼物收回。2006年,这个基于“小数定律”的所谓规律就被打破了。

赌徒谬误,是一种概率谬误,主张由于某事发生了很多次,因此接下来不太可能发生;或者由于某事很久没发生,因此接下来很可能会发生。就像上面的扔硬币游戏。

这一点已被大量的实验和证券市场上的错误预测所证实。例如,觉得某只股票跌了很久了,今天肯定涨,结果接了飞刀。

著名的双倍下注法,是赌徒谬误的其中一例。运作方法是:

赌徒第一次下注1元,如输了则下注2元,再输则入4元,如此类推,直到赢出为止。若胜出后继续下注,又以1元重新开始。双倍下注假定了在连续输了n局的情形下,赌徒在第(n+1)局会输的概率非常小。

这其实是冒很大的风险来争取小额的回报。除非有无限的资本,这类策略才可成功。你不可能有无限资本,赌场也会封死你的下注上限。

A、因为大数定律,你的输钱概率被牢牢地控制在赌场计算的范围内;

B、因为小数定律,你始终心存侥幸。

假如你的本钱是m,只要你一直赌下去,哪怕你每次只输两个点,结果也是:

m ×98% ×98% ×98% ×98% ×98% ×98% ×98% ×98% ×98%......这个结果将趋近于零。

所以,你必输无疑。

二、为什么创业越努力越幸运?

1、成功学的概率计算

引用一个鸡汤段子: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反复尝试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是多少?

根据上面的“基本知识点4”,我们要倒过来想,至少成功一次,反之则是一次都不成功(每次都失败)。

基于这一点,继续计算如下:

*1)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着单次失败率是99%;

2)按照反复尝试100次来计算,那100次每次都失败的概率是99%的100次方,约等于37%;

*3)所以,我们的成功率应该是100%减去37%,即63%。

4)一件事倘若反复尝试,它的成功率竟然由1%奇迹般地上升到不可思议的63%。

前面说过了,胜率不占优时,不要反复押注。如果这么做,根据大数定律,会输得精光。

而且,我们前面说了,在赌场押大小的胜率高达48.61%,而创业的胜率只有1%,为什么在赌场越努力越失败,而创业就越努力越幸运呢?

原因在于:

*1)你在赌场输的是钱;

2)有些创业一旦成功,可能一次回本儿,并有更高回报。

而在上面那个成功学的反转公式里,是假设你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机会成本、金钱成本都忽略了。作为创业狗,你的“玩儿命”被认为是不要钱、用不完的。

在赌场呢?你的钱有限,即使有几盘赢了,按照大数定律,只要你赌下去,你仍然会输。

创业呢?你一旦成功,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你就获得了一种经过不断试错、被验证的认知,这时候你的成功概率已经大于50%。

创业是努力创造一种可以重复的大概率事件。

创业是先试验,后放大,被收购后则可能有更大的放大。

2、看不见的创业成本

成功学的鸡汤公式看起来很美,但是,创业仍然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甚至不比赌博好多少。

你需要不服输,你的体力好很重要,你还愿意投入时间,这些都是你的成本。

你还必须不因为反复挫败而丧失精力。每次重新开始的时候,你都如第一次般充满激情。每一次机会来临时你都准备好了。

假如你运气好,选定了一个正确的区域,下面一定有金矿,然后你重复试错,聪明地试错,这些试错可以积淀和滚雪球般,不断提升你的成功概率。

人生的错误要么选错领域,要么是算错了数学概率,要么是反复的次数不够多,要么是经不起折腾。

所以,吃苦,可能是最合算的、可以反复押上的筹码,尤其适合年轻的人生赌徒们。

然而,时间,难道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成本吗?

3、天才们的秘密

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教授罗伯特·桑顿说:在创造过程中,天纵其才未必比生产能力重要。发现一个有用的好想法,你先要去尝试许多没用的。这是个纯粹的数字游戏。

有本书专门探讨过该问题:如果创新者本人对他们自身想法做出的评判并不可靠,他们怎样才能提高创作出杰作的概率呢?

答案是:他们想出大量的创意。

西蒙顿发现,平均而言,创意天才在他们所在领域的作品并不比同行的作品质量更好,他们只是有大量的想法罢了。这给他们更多的变化,更高的获得独创性的机会。

“一个人能想出有影响力的成功创意的概率,”西蒙顿指出,“同他想出的创意总数成正比。”

例如莎士比亚:我们对他的一小部分经典作品耳熟能详,但却忘记了在20年中,他创作了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

如何当一个成功的 CEO?在这里,作者霍洛维茨分享了一条重要的经验:

创业公司的 CEO 不应该计算成功的概率。

创建公司时,你必须坚信,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解决办法。而你的任务就是找出解决办法,无论这一概率是十分之九,还是千分之一,你的任务始终不变。

他还认为: 当一名成功的 CEO 根本没有秘诀。如果说存在这样一种技巧,那就是看其专心致志的能力和在无路可走时选择最佳路线的能力。

与普通人相比,那些令你最想躲藏起来或者干脆撕掉的时刻,就是你作为一名 CEO 所要经历的不同于常人的东西。

三、最终的结论

“只要肯干,你一定可以出人头地。要敢于All in。”

这些都是当下中国流行的人生观。结合上面的成功概率计算,我们要奋不顾身地为未来下注吗?

仍然是要看你手中的筹码。

在我们的一生中,面对不确定性,我们大多时候扔骰子的次数都是有限的,并且是消耗资源的。永不放弃,指的是你的斗志,而非押完你钱包里的最后一块钱。

由此可以探讨两个经常被误读的话题:

1、钱少的投资者就该买高风险的投资标的吗?

当你的筹码是“有限的”钱时,钱少的人和钱多的人,只是数字上的区别,下注应该以比例、而非金额来区隔。

有些人觉得自己钱少,慢慢搞来不及,所以要冒险。这和想去赌场提款一样愚蠢。难道钱少就可以不遵循概率的法则?难道钱少就要去赌场,活生生把自己推入大数定律的绞肉机?

这就是为什么“穷人”常自暴自弃,快速地赌掉了最后的筹码。

2、创业者是在卖“命”。

接着上个话题,“我手上就两千块,即使按照巴菲特的回报率,我这辈子也买不起房啊?”

回答:

1)假如你用钱做筹码,你就要遵循钱的概率原则;

2)你还可以有另外的筹码,以另外的下注方式,卖命。

也就是:卖掉你的命运,以及动脑、吃苦、拼命。

创业仍然是小概率事件。即使你的智慧、精力、时间是零成本,即使你不断试错、不断探索,让你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最后跑出来的也不多。

大公司的创新,很多时候并不比创业者成功率更高。所以他们买入那些跑赢了的创业公司。

某种意义上,他们就是买创业者“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好命”,避免自己付出大公司极高的试错成本。

所以:

1、在一个筹码明晰的赌场里,必须依照概率来下注。很少有人能逃脱大数定律;

2、上帝为我们留下了秘密筹码,以此赋予我们自由意志(或者是自由意志的错觉)。

这个筹码就是:时间,和激情!

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

内容很长,先说结论:

1、财富取决于幅度,而非频率。即:极少的大高潮。

少数下注较大的投资,构成了一个人主要的财富。

2、幸福取决于频率,而非强度。即:较多的小高潮。

再大的单次幸福事件,持续的时间也不会比较小的长太久。

3、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决定了你此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从两个例子,看筹码分配的重要性

诗人别涅季克托夫,是第一本俄罗斯数学难题集的作者,下面是他出的题:

*三姐妹各自卖鸡蛋,分别有10个、30个、50个,要求:

1、任何时候统一销售价格;

2、最终每个人收到的总钱数一样多;

3、卖十个鸡蛋的总钱数不少于10分钱,卖90个鸡蛋的总钱数不少于90分。

请问如何卖?

这道“简单”的题似乎有点儿奇怪:

手上的本钱差别那么大,而且“统一价格”,怎么可能卖出一样的收入?

再看个欺骗性更强的题目。

甲和乙比拼投资水平,两人各有110万本金,以下是两人过去两年的股市成绩:

(第一年):

甲投资10万,赚4万,回报率40%;

乙投资100万,赚35万,回报率35%

论回报率,甲获胜。

(第二年):

甲投资100万,赚25万,回报率25%;

乙投资10万,赚2万,回报率20%

论回报率,又是甲获胜。

这道“简单”的题似乎也有点儿奇怪:

看起来两轮都是甲获胜,可是再一算:

甲两年一共赚了“4+25=29万”;

乙两年一共赚了“35+2=37万”。

每年投资回报率都是赢家的甲,反而在整体成绩上输给了乙。

为什么?

关于第一题“卖鸡蛋”:

尽管任何时候必须执行相同的价格,但鸡蛋少的姐妹,可以在价格低的时候少卖鸡蛋,而在价格高的时候多卖鸡蛋,从而实现同样的总销售额。

例如,开始大家都卖一块钱一个鸡蛋的时候,拥有10个鸡蛋的妹妹一个都不卖,拥有50个鸡蛋的姐姐卖掉了45个。

当大家都卖十块钱一个鸡蛋的时候,只有10个鸡蛋的妹妹以高价卖掉10个,拥有50个鸡蛋的姐姐只剩下5个可以卖高价。

关于第二题“投资PK”:

尽管在每个年度甲都赢得了胜利,但是重点在于仓位的分布。

对比而言,第一年对甲乙两人都是好运气的一年;

但是乙在好运气的这一年下了更大的赌注;

所以尽管第一年乙的回报率也低于甲,但是回报的绝对值却远高于甲。

以上这两个例子说明:

面对同样的机遇,即使是处于资源劣势的一方,假如能够利用筹码的分配,也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二、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

如上所述,在关键环节下大注,能够让你在拥有相同或较少鸡蛋时比对手赚更多钱。

这里包括两个要点:

1、发现鱼多的地方。

找寻有基础概率优势的领域。

2、在鱼多的地方下更多注。

基金经理人德鲁肯米勒说:“我从索罗斯身上学到很多,但可能最为重要的并不是你是对还是错,而是在你正确时你赚了多少,而错误时你赔了多少钱。”

事实上,当年狙击英镑狂赚10亿的创意及操盘者,皆为德鲁肯米勒。那么,索罗斯做了什么?

德鲁肯米勒在演讲中称,当时索罗斯所做的交易中,约90%都是他的点子,但索罗斯比他“更有胆”。

在那个“索罗斯大战英格兰央行”的传奇故事中,德鲁肯米勒的15亿美元押注即将到期兑付,正考虑进一步增加头寸拨备,甚至建议把所有钱都押上。

然而,索罗斯却认为这“太荒谬了”:

“你知道这种事情多久才能出现一次吗?”

“信心十足但是只投入很小头寸,这么做是没有道理的。”

最终他们加上杠杆,押上了100亿美金,并大获全胜。

索罗斯的策略就是——“专攻要害”!

巴菲特在2010年写给股东的信中写到:“好机会不常来,天上掉馅饼时,请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顶针。”

我戏称索罗斯和巴菲特是“索菲特”:他们都是那种伺机而动、咬住就不放口的致命性攻击动物。

“当你对一笔交易充满信心时,就要给对方致命一击。”

彼得·蒂尔在《从零到一》里总结:

A、只找最好的,因为最好的产生了更多的价值。

B、这个世界遵循幂次法则:一小部分的公司完胜其他所有公司之和。

他由此总结出了一个风险投资规则:

只投资给获利可达整个投资基金总值的有潜力的公司。

这个规则的反例是:

安德里森·霍洛维茨投资基金给Instagram公司投资了25万美元,后来赚到了7800万美元,两年不到获得312倍的回报。

问题是,安德里森的基金规模是15亿美元:如果只开出25万美元的支票,那么它得找到19个Instagram,才能收支平衡。

所以,重点不是312倍很多,而是25万美元太少。

彼得·蒂尔的基金只关注5-7家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具有独特的基本面,未来可能拥有数十亿美元的价值。

巴菲特曾说,每个投资人都应该假设自己手中只有一张可以打个20个洞的投资决策卡,每做一次投资就在卡片上打一个洞,用完为止。

问题来了,彼得·蒂尔自己投资Facebook,赚了大钱,但却没能把握机会,继续加重注,甚至在Facebook上市后过早撤退。

毕竟,投资不是做数学题,而是面对不确定性去下注。

还是以本文开头的两个智力题为例:

1、你怎么知道鸡蛋后来会涨价到十块钱?万一跌到一毛钱呢?

2、你怎么知道第一年的回报率较高?如果第二年更高呢?

大机会来临了,要下重注,但你怎么知道是大机会呢?万一是大坑呢?

如芒格所言: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就是一个笑话。

但是,最成功的10笔投资,开始的时候谁知道呢?

也许,那些大高潮的成功,只是“后此故因此”的后此谬误?

“大机会来了下大注”这个道理,会不会和所有的鸡汤一样,都是事后方知的空话?

“大高潮”的不确定性,有三点:

1、大机会的不确定性;

2、入场时间的不确定性;

3、下注比例的不确定性。

我自己误打误撞经历过中国房地产的“大高潮”,在这样一个横跨20年的超级大牛市里,我亲眼目睹了诸多专业人士也会犯下的“错误”:

1、从2000年开始,就有专家坚定认为地产是泡沫,不是机会;

2、早在2003年,就有人判断土地供应已经远大于市场消化量,泡沫已经形成,决定退场;

3、有朋友很早看准了一线城市的房价趋势,却只买了个小户型。

地产早已经是“过时”的话题,我也不打算对未来房价做任何预测,而是想以此为例,来说明抓住“大高潮”有多不容易。

大机会来临时敢于下大注!

也许这句话真的是真理。然而,真理往往有两个特点:

1、很简单;2、没有操作指南。

德拉肯米勒在市场趋势反转时,用“价值分析法”来测度期货价格可能达到的范围。

但他强调“价值分析法”不能用来确定入市时机,他用来确定入市时机的重要工具是“持仓量的分析法”和“技术指标分析法”。

然而,这些“方法”真有用吗?

天才如德拉肯米勒,因对自己在2010年市场波动期间的表现感到失望,宣布退休。

而他的老板索罗斯,则依然“活着”。

当手下的基金经理天才不再,索罗斯会毫不留情地换掉他们。他对自己一样残忍,他也经常杀掉过去的自己,在投资上快速转向。

索罗斯敢于下大注于狙击英镑,是因其判断:假如错了损失不大,假如对了能赚不少,而且对的可能性大很多。

索罗斯获取利润的另一秘诀是:投资在先,调查在后。

1、提出假设,建立头寸,小试牛刀考验假设,等待市场证明正确与否。

2、若正确则追加头寸,否则及时撤出。

3、有时候确认一个走势相当费时,很可能犹豫不决之际市场已开始逆转。

4、“提出假设后立即建立头寸”,有助于其抓住最佳投资时机。

作为波普尔的学生,索罗斯继承了“证伪主义”,却不赞成老师的“统一科学”原则。

索罗斯从基本原则上采用了科学方法(例如“事物观察”和“意见比较”),但是又强调反身性理论和人类不确定性原则。

如此说来,“抓住大机会”这件事,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根本无法预测,简直是个哲学、乃至玄学问题了。

果真如此?

要想解决这一点,我们必须来到概率的世界。

概率是度量不确定性的工具,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个领域。 概率不是用来消除无知的,而是用来描述无知程度的。

自然科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简单套用或者隐喻,都是不靠谱的。

索罗斯对此有更进一步的观点,这就是他的“反身性”:

在任何包含有思维参与者的情景中,参与者的思想和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认为未来的结果完全是现在预期的反馈的观点看起来是荒谬的。

索罗斯和巴菲特都对市场有效理论提出了质疑。然而,巴菲特会建议普通人去买基于市场有效理论的指数基金,索罗斯则强调自己的理论是“炼金术”。

对于费曼眼中“荒唐的自然”,以及索罗斯所说的“不确定的人类”,概率都是不错的思考工具,哪怕只是作为拐杖。

难题在于,理解概率已经不是容易的事情了,而影响人类世俗成就(主要是指成功和发财)的,远非单一的概率计算。

洞察大机会,确认大机会,捕捉大机会,是多层概率叠加的结果。

泰德•威廉姆斯在他的《击球的科学》一书中这样描述道:对于一个攻击手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巴菲特认为这句话准确道出了他投资的哲学,等待最佳时机,等待最划算的生意,它一定会出现,这对投资来说很关键。

泰德•威廉姆斯是过去70年来唯一一个单个赛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运动员。他的技巧如下:

第一步: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

第二步:给格子打分儿。

第三步:只有当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时,他才会挥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为挥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会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

泰德•威廉姆斯的秘密在于,将自己的“概率世界”变成了两层。

一层是执行层:也就是他击球这个层面。

在这个层面,无论他多么有天赋,多么苦练,他的击球成功概率达到一定数值之后,就基本稳定下来了,再想提升一点点,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还要面临新人的不断挑战。

一层是配置层:也就是他做选择的这个层面。

他在配置什么呢?

挥棒击球的决策。

我们假设有如下一个被简化了的比赛:

A、泰德•威廉姆斯与一个击球水平比他还高的球员竞争,他的击球成功率是80%,对手是85%。

B、但是泰德•威廉姆斯更有耐心,只击打好球率达到90%以上的“大机会”。

C、而对手年轻气盛,且更有自信,所以即使好球率只有80%的机会也不放过。

所以,经由计算:

泰德•威廉姆斯的最终成功率=90%×80%=72%;

更强年轻对手的最终成功率=80%×85%=68%。

结果,泰德•威廉姆斯战胜了水平比他还高的对手。

芒格将此方法用在投资上,要点如下:

1、作为一个证券投资者,你可以一直观察各种企业的证券价格,把它们当成一些格子。

2、在大多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看着就好了。

3、每隔一段时间,你将会发现一个速度很慢、线路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爱的格子中间的“好球”,那时你就全力出击。这样呢,不管你的天分如何,你都能极大地提高你的上垒率。

4、许多投资者的共同问题是他们挥棒太过频繁。另外一个与挥棒太过频繁相对立的问题也同样有害于长期的结果:你发现一个“好球”,却无法用全部的资本去出击。

5、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然而,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给机会的格子打分呢?

对于一个棒球运动员而言,经由专业训练和大量重复,的确可以给格子打分。这是一个有边界的事情,牛顿力学的因果关系,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可是,人生中的大机会,一共没有几次,又该如何用概率来估值呢?

人生不是扔硬币,无法得出“只要重复多次就有50%概率正面朝上”的结论。

概率论,向来有“频率派”和“贝叶斯派”之争。大多数场合下,关于概率的讨论,都是基于“频率派”的。

例如中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率是万分之1.88,这意味着每年每10万乘客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18.8。

“频率派”的概率,是一种上帝视角。

有人就会说了,这个概率有什么意义呢?对于个人来说,不发生就是零,发生了就是百分之百。

这种常见的谬误,部分原因是因为“频率派”的概率,要求事件重复的次数多到令大数定律发挥作用。

可是,人的一生之中,重要的事情不过百十件,概率有意义吗?不会导致“小数谬误”吗?

如果说“频率派”是经验概率,那么“贝叶斯派”则是主观概率。

这听起来有点儿怪。

《贝叶斯方法》一书,开篇就提及了“贝叶斯思维”的奇怪之处:

贝叶斯思维和更传统的统计推断不同,贝叶斯推断会保留不确定性。

在贝叶斯派的世界观中,概率是被解释为我们对一件事情发生的相信程度。换句话说,这表明了我们对此事件发生的信心。

为什么在这里会出现有点儿“唯心论”的主观与信心呢?

对比于贝叶斯派,频率派认为:

概率是事件在长时间内发生的赔率。

比如,你一直扔一个标准的硬币,你得到正面的概率是50%。 但是,对于潜艇失事、个人成功、捕获大机会,历史上没有那么多数据,对个人来说也没法再活几辈子。

怎么办呢?

于是,贝叶斯派把概率解释成是对事件发生的信心,也就是说:

概率是观点的概述。

认为概率是主观的,并不意味着贝叶斯派是一群主观的家伙。相反,他们随时打算更新自己的观点。

这恰恰是贝叶斯的秘密所在:

通过更新数据,多次迭代,动态地改变“主观概率”。

哪怕新的信息(证据)和自己的信念相反,哪怕信息很让人恼火,很羞辱自己的智商,贝叶斯派们也坦然接受。

如同传说中凯恩斯说的:“当事实改变,我的观念也跟着改变,你呢?”

但是他们又不是简单的见风使舵,他们不会因为新信息彻底抛弃旧的信念,而是通过一个并不复杂的公式,将所有的信息整合在一起。

我们可以再仔细看看上图泰德•威廉姆斯的格子:

泰德•威廉姆斯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大量数据,得出了上面格子里的得分,对“最佳格子”进行了量化。 那么,在没办法进行大量重复的情况下呢?

2009年5月31日晚10点,法航447不幸坠毁,搜救人员动用当时最新技术,找了一周后,仅发现少量残骸碎片和29具遇难者遗体。 随后两年的艰苦搜索,更是一无所获。

这时,贝叶斯主义者登场了,他们的方法是:

1、为飞机失事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2、整合评估各种导致失事的原因的概率;

3、根据更新信息,改进模型。

救援队根据上述概率分布图,先从概率最大的区域搜索,如果没有发现,就在过往数据基础之上更新概率分布,继续搜索最大概率区域。

最终,人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法航447的黑匣子。

诚如索罗斯所言: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但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并不是完全符合真实的世界。

人类对世界的看法,是大脑根据外部信息的加工过程。

这种加工能力,决定了大脑厉害与否,以及一个人能否在现实世界里做出更聪明的决策。

不管我们的大脑如何给自己制造确定性的幻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类的理论、观点、预期,都远远偏离“真相”,甚至于人类对“真相”的定义都值得怀疑。

贝叶斯法,面对世俗世界的信息有限,承认人类认知水平的不完整和不连贯,给出了一个持续加工系统,让我们能够动态地、量化地获取信息、更新观点、作出更有大局观的决策。

贝叶斯法,每一次都能利用新信息(哪怕是失败的信息),对原有信念进行更新。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可以不断循环,连续迭代,从而产生了杠杆作用和指数效应。

《贝叶斯方法》对此总结道:

1、即便获得了新的证据,我们也并没有完全地放弃初始的信念。

2、但我们重新调整了信念使之更符合目前的证据(也就是说,证据让我们对某些结果更有信心)。

3、通过引入先验的不确定性,我们事实上允许了我们的初始信念可能是错误的。

4、在观察数据、证据或其他信息之后,我们不断更新我们的信念使得它错得不那么离谱。

我不打算论证索罗斯的哲学与贝叶斯方法的关联。面对人类事务的不确定性,哲学是认知基础,方法是行动体系。

索罗斯敢于在“我可能错了”的状况下行动,更有着惊人的认错勇气。

在此基础之上,索罗斯还强调了“观察者”,尽管他的表述里混杂了罗素悖论和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

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是参与者。我们对现实的解读与现实的差别是在真实世界中加入了不确定性的元素。这又听起来像循环推理,但是这准确地表达了现实情况和有思维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进而,由于人类社会属性和动物属性的“夹生”,索罗斯深刻洞察了“羊群”的习性,并熟练掌握了操纵手法:

市场总是错误的,他的趋势体现在膨胀期的自我满足以及在衰退期的自我瓦解。因此只有处在转折点时流行倾向才会被证明是错的。

于是,索罗斯的“财富大高潮原则”显露出来了: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这句“不正确”的话,几乎是所有投机者最大的准则,甚至也是许多价值投资者心中不可言说的秘密。

绝大多数人并不以投机为生。

然而,上述捕获“大机会”的原理和模型,依然成立。

对于普通人而言,其实是对自我的重复下注。

既然如此,下大注之前,关键在于找寻自我。即使不是投入金钱,也是用比金钱更贵的生命来投资自己的一生。

“机会来临时敢于下大注!”

我等凡人,如何下这类大注呢?

二、“概率分层”的三层模型

用此前的框架,来构建一个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模型:

第一层:感应层

有各种球击来,有的是好球,有的是坏球,无法预测。但对于球手而言,必须有球打。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资源层” ,每个球都是外部世界发给我们的资源。

第二层:理性层

对于球手而言,这里要做两件事情:1、是对球进行评估;2、是决定是否击打;3、击打后对这个过程进行复盘,对1和2的系数进行调整。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配置层”,“概率权”这个词,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

概率权=概率思考 * 选择权(做决策)

概率思考是面对随机世界的一种思考方式。基于该认知,我们能够形成某种算法。泰德•威廉姆斯之所以那么厉害,秘密在于他是一个用大脑,确切说是用“算法”来分配击球资源的人。

选择权是指,即使一个人能够清晰地计算出概率,也会做出各种不同的选择,甚至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选择权。决策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其未必是和认知能力成正比的。

投资人是典型的分配资源者。例如巴菲特说他的工作就是分钱。他的优势之一是,他本人也有企业家、即“击球层”的经验和天赋。

第三层:击球层

一旦做出击球动作,一流的球手会立即忘掉“概率”,不管这个球有95%的胜率,还是70%的胜率,他都会以平常心稳稳地完成。击球后的结果与他也是无关的。

(这里面省略了一个决策层,将其汇合在第二层的最下面。)

综合以上以棒球为物理和数学上的比喻,让我们回头,将开篇所提的运气的其他因素也放进来,包括机会、开放度、人脉等等,如此一来,我们得到一个“三层模型”:

如此一来,各路学家乱七八糟的理论和建议,就有了一个(看起来)清晰的架构了,而且,为概率分析搭建了可计算的框架。

第一层关键词:获取资源,讲故事,为自己制造运势,正向的马太效应,保持开放性,交友的“开放度”,等等。

第二层关键词:分配资源,理性,远见,计算,在球将要去的地方。两个字:将,要。本质上,也是分配概率。

第三层关键词:做一个职业化的执行者,发挥个人独特优势。只要稳定在某个水准即可。例如你有52%的胜率,你稳稳地去实现即可。不管好坏,打出去,只管自己的正常发挥,以及不断提升。赢了开心,死了认命。

1、“概率分层”第一层:资源层

决定牌局的有三个:

1)抓到什么牌;

2)和谁打;

3)如何打。

各种论述运气的书很多,结论大多是运气很重要,真是废话。

关于资源层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策略一:拿到“硬通货”门票

贝索斯招聘的时候会看Sat(美国高考)的成绩,这样未必准,但能降低筛选成本。

这个世界不公平的地方在于,有些游戏必须有了门票才有机会玩儿。

策略二:越主动越幸运

在一个TED演讲里,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说:幸运并不是一道不可预测的闪电,相反,幸运更像是风,它的出现绝非偶然。

她建议,你要愿意去冒一点不被他人回应的小风险,避免安于现状;改变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懂得感恩;不要轻易对一个想法下判断,不要没有行动就放弃......

如何提高找到如意郎君的概率?在一本书里,女主角的核心策略就是,不拒绝任何一个约会和相亲,增大样本量。

策略三:强化IP,降低识别成本

经营好自己的IP,有助于拿到好牌。淡泊如巴菲特,也要靠自己的声誉拿到好的投资标的。

策略四:强化专业,构建节点价值

即使你不善于混名利场,若你在一点上打爆了,也会有资源聚合而来,各种专业网红的逻辑就是如此。

一个理性选择的标准之一就是:基于决策者目前的资产(资源)。

资产不仅指金钱,还应包括生理状态、心理能力、社会关系和感觉。

2、“概率分层”第二层:配置层

第二层是“三层结构”中最有搞头的地方,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作为社会人,你的算法是可以把别人的理性或者非理性,作为已知条件代入的。

配置层只是“对坏球说不”吗?远远不是!

为了论证这一点,我们来看一道有趣的微软面试题:

有100个红色球和100个蓝色球,请你任选组合将全部球放入2个罐中。放好后随机取一个罐子,再从此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红球赢100元钱,问如何组合放球能最大化赢钱机会?

看起来拿到红球的概率只有50%,在配置层你又不能对蓝球说不,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在一个罐子里面只放一个红球,而把其他所有球全部放进另外一个。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将第二层称为“配置层”,还有投资角度的隐喻:

资产的配置,比各种努力和折腾更重要。

投资传奇人物,耶鲁校产基金的掌舵人大卫·F·斯文森在《不落俗套的成功》里说:资本市场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三种能获得投资收益的工具:资产配置、择时交易和证券选择。

研究表明:

资产配置的决策在决定投资结果上起着主导作用。

根据大量受好评的、对机构投资组合的研究,在投资收益的变动中,大约 90%是源于资产配置,只有大约 10%是由证券选择和择时交易所确定的。

另外一项对机构投资者业绩的重要研究表明:10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资产配置,认为证券选择和择时交易的作用微不足道。

第二层的“配置层”,有点儿像排球里的二传手,或者足球场上组织进攻的中场灵魂。

第二层可以重构选项。一个问题可能因此而突破表面上的局限性,一个人也可能因为“认知重构”而超越自我。

3、“概率分层“第三层:执行层

第三层的“击球层”,就像一个职业杀手。他的特点是:

1)全力打好每一个球,完全不在乎外部的评价,也从来不去看比分牌;

2)每打完一个球就清零,从头开始,不被情绪左右;

3)杀手要靠专业领域的实力来活命或者吃饭,所以需要大量的反复训练,成为直觉强大的杀人机器;

4)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二传手的传球“好球率”,与职业杀手的“击球率”,二者相乘。

杀手最重要的品质,是专注和冷静。

20世纪最伟大的棋手之一吴清源,独自一人在日本面对高手围攻时,领悟到“平常心”的力量。而李昌镐,则天生就具有石佛气质。

又如鲁宾回忆克林顿如何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毫不受影响地工作。克林顿告诉他,自己有“精神装置”。

与克林顿打过交道的人说,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一旦克林顿与你交谈,你就会觉得自己被他放在整个世界的中心,他专注,倾听,真诚,如激光般射入你的内心底。

不管第二层的理性思考多么高明,概率计算多么精确,都需要到“第三层”这个现实世界来检验,思考被验证,薛定谔的猫不能既是死又是活,而是要“塌陷”为某个确定的状态。

职业杀手有两重使命:

A、去执行第二层的命令;

B、在某个半径内检验各种可能性。

科学的本质就是不断做实验,职业杀手亦是。

如此,我们便能理解,亚马逊的贝索斯反复强调的“Day 1”的含义了。

4、“概率分层”的工作原理

A

简而言之,运气由三层构建,好运气取决于三个旋钮。最终结果决定于三层的整体完成度,而不是某一层的强大。

但是三层模型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的、递进的关系,它还有系统动力学的反馈、自我强化等特点。

例如执行层(第三层)较强,可以带来更多资源(第一层)。

以上三层,又都在一个巨大的运气之船上。因为我们在每一层的计算,都难免有些主观,有所偏差。

B

大多数人的角色,要么是二传手,要么是职业杀手,但有些人二者兼具。

例如巴菲特当年买股票买成股东被迫压上第一线的时候,真是毫不手软,活生生的一个企业家。后来,他专注于“分配资源”的投资家,也受益于此。

巴菲特说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作为“职业杀手”时,他是乐观的,埋头向前冲,不管不顾;

作为“理性的二传手”时,他是悲观的,在概率的不确定世界里生存着。

黑格尔说过,除了要有乐观的意志,还要有悲观的头脑。

C

第三层靠直觉,第二层靠理性。

第三层是急能生“智”,第二层是定能生“慧”。

第三层是卡尼曼的“系统1”,第二层是“系统2”。

第三层解决计算的深度,第二层解决计算的广度。

我们既要“顶着人类的直觉破浪前行”,又要利用大脑直觉的强大计算力,正如阿尔法狗模仿人类大脑之所为。

D

在第二层,人类必须在不确定的局面下,对飞来的球进行评估。秘密在于:

扩大你的认知半径,减少你的行动半径。 理性是需要被测量的,要么是好运最大化,要么是厄运最小化,或者是二者的混合使用。

圆外是未知世界,已知越多,未知的也越多。已知的可能是有限的,临时正确的,不确定性的。

在第二层的“认识性理性”,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公司的崛起,都是基于某个认知优势。

在第二层的“工具性理性”,我们要把大脑关进理性的笼子。

在第三层的“击球区”,如你所见,为了让球在认知半径内,我们需要控制球的移动半径,还要控制球的大小,二者都是越小越好。

有时候,知道自己的智商边界,比智商高低更重要。

芒格说马斯克的确厉害,也许智商有190,但是问题在于,马斯克可能自己觉得智商有250……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因为马斯克个人的非理性,才能干出移民火星的事儿,这也算是人类群体理性的一部分。

E

第二层应该是全面、系统、理性、复杂、深刻的。

但第三层应该是简单、可重复的。(这里有“复杂的简单事情,简单的复杂事情”,有空再说。)

除了稳定性,还因为在最后评估效果时,要乘以时间。

越是简单、可靠、可重复,越能享受时间的复利,成为时间的朋友。 我们也可以将第二层称为“主动控制层”,将第三层称为“自动驾驶层”。

据说,人类大脑每秒钟能够接收1000w比特的信息量,但其中只有50比特思维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加以处理的,属于有意识的思维,即“第二层”。所以我们需要:

1)知道将什么放入第二层;

2)将第二层熟练运行的某些“算法”,转化到第三层,自动驾驶。

所谓理性,就是反条件反射。当你将某个需要控制的理性,放入自动驾驶层,便变成条件反射了。这时,你需要用更高一个维度的“反条件发射”来替换。

F

我欣赏神秘主义的体验和启发,但反对用神秘主义来替代理性思考。一个伟大的棋手,根据自己的直觉而非计算,下出石破天惊的一手,和直觉的神秘性也是无关的。

卡斯卡帕罗夫一直偏好直觉和乐观,他的解释是:

经过积极思考产生的决策虽然可能不会比保守性决策更准确,但是我们的确能从所犯的错误中学到更多东西。随着不断实践和对直觉的磨练,我们的决策会变得更加准确。

这个是从更高维度去思考“正确率”,即,整体的正确率,考虑到时间因素,考虑到未来的计算,牺牲这一次的“正确率”是值得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围棋里的弃子。

概括而言:

1)认识这个世界是未知的、随机的;

2)认识你的认知是不确定、有边界的;

3)如何突破边界,实现突破?找到自己的算法,建立持续稳定的输出系统。因为我们一生中最大的变量,是时间;

4)复制“核心认知”,如同每个生命所做的那样;

5)成为一台强化学习的机器。

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企业或者人,打通了“资源层、配置层、击球层”。

一个人一生几乎只能做一件事,一家伟大的公司也只有一个使命。 对个人而言,首先是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寻自己的使命,形成核心认知和个人的算法;

然后,进行大规模复制(贝叶斯更新式的那种不断迭代的重复)。

这是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的大高潮!

深度探讨: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与中年危机!

这篇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讨论深耕一个领域的被动和主动性,职场倦怠的影响;

2、讨论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和局限、环境的作用;

3、讨论人们的心态变化,思考一些合理的应对措施。

首先,深耕一个领域的做法,可能并不是人类发自内心喜欢的,而是人们在职场生涯中被迫接受的局面。

人类现实中是个在乎新鲜感的动物,从内心深处更加信奉技多不压身的道理,希望自己是精通各种技能的全才,这也有助于个人生存、管理人员、推进项目和占据生产资料。

与此相对的,则是对千篇一律的工作内容的厌倦,以至于在分工过于细化的今天,单一劳动带来的枯燥感,严重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

哪怕有些人从事的行业是他一开始感兴趣的,这种厌倦感也会与日俱增,让人逐渐丧失兴趣,很多人告诫后辈“不要把兴趣当工作”,就是这个道理。

在职场倦怠的影响下,上班时大范围划水摸鱼,一旦到了可以下班的时间,人们则会像逃离瘟疫一样逃离工作。

这也驱使人们探索逃离工作的路径,成为“斜杠青年”数量陡增的重要原因。

这种对抗职场倦怠和保持新鲜感的行为,在工作经历中也有明显体现。

大多数人的职场生涯中,都能发现跳槽、转岗、转行、探索副业的痕迹。一方面是寻找更好的去处,另一方面就是保持职场的新鲜感。

很多人在某个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不管有没有更好的选择,都会尝试转岗、跳槽、转行,甚至裸辞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或者看看世界,这是厌倦千篇一律工作,抵御职场倦怠的典型表现。

即便有些人已经身处不错的企业和岗位,出于新鲜感和避免职场倦怠的心态,他仍然愿意“寻求挑战”,并承担新东家不如上家,和适应新岗位的风险。

但是,人类的智力水平有限,随着科技树的逐渐深入,人类没办法精通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社会也希望运转的更加快速,不断向着分工细化,生产流程化的趋势发展。

这就迫使人们牺牲发展的广度,换取某个方向的深入,成为擅长某种功能的螺丝钉,好适配社会对个体的要求。

劳动者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让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有老板愿意雇佣自己,赚取收入,维持个人和家庭的谋生。

这种一技之长,可以是与生俱来的,比如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胜任各种形式的体力劳动,在工地搬运东西,在流水线组装产品等等。

更多的,则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工作中逐渐学习的,比如在大学中学习了某个专业,毕业后加入某个行业,逐渐熟悉某个岗位的工作内容。

社会对深耕某个领域的需要,同人们厌倦重复工作逃避职场倦怠的心理发生了矛盾,并会影响人们的职业生涯。

在初入职场的前中期,人们会频繁更换岗位、企业乃至行业,不断试错寻找合适位置的同时,维持新鲜感和避免职场倦怠,即便付出一定的沉没成本。

但是,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是随着年龄逐渐下降的,在职场中变动的沉没成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且,社会的容错率并不高,就算人们愿意重新熟悉新的行业和工作岗位,但企业老板会选择更年轻的人,除非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

所以,转岗转行和跳槽的可能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小。

与此同时,人们对职场枯燥倦怠的忍耐力会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妥协也会让人变得更保守,在职场中寻求改变的勇气越来越小。

最终到了某个不大不小的年纪时,人们逐渐在某个专业、某个行业、某个工作岗位上固定下来。

在这之后,除非有很好的机会值得拼搏,比如开了超高的薪水或者有管理层位置,否则劳动者不会在转岗转行和跳槽上有什么大的变动了,这会付出过大的风险。

从这以后,人们保持职场竞争力,延长职场寿命的方式,主要就是在这个领域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乃至塑造不可替代性。

大部分人就这样在容错率降低、忍耐力上升、妥协心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接受了“深耕一个领域”的局面。

所以说,深耕一个领域可能是被动的过程,而不是主动选择的。

有些人可能始终不能忍受职场的枯燥倦怠,无论学历和能力如何,他都发自内心地“不想打工”。这类人哪怕已经在职场小有成就,由于内心难以抵挡千篇一律工作带来的内耗,很可能出现放弃现有职场成就的行为。

而在外人看来则表现为:一位能力优秀的人,放弃了很不错的工作岗位。

“某大厂员工放弃高薪进入国企或者体制内”、“某中年领导放弃管理层辞职创业”、“某互联网从业者离职搞副业”,一般就是这样的情况。

至于国企体制内是否幸福,创业副业是否有好点子,这些都是其次的,可能只是说服自己找个理由。

想离开原来的岗位,逃避职场倦怠才是关键。

那么,“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当人深耕一个领域时,人也把自己的命运,绑定在了一个行业、一家企业、某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至于剩下的,就是跟随历史的进程听天由命了。

行业发展好甚至处在风口上,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量高,深耕这个领域的从业者由于和行业,企业和岗位深刻绑定,得以顺着历史的进程吃香喝辣。

比如说几年前的互联网,还有现在的芯片设计和人工智能,有较长年限工作经验的资深员工,成为了风口的最大受益者,享受薪资疯涨的幸福。

甚至风口塑造了太多机会,让资深从业者看到了靠工作财富自由的可能,决定在职业生涯不稳定的岁数承受风险,去初创公司搞一波大的。

而绝大多数的资深从业者,它们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并不知道现在会有风口出现。

以芯片设计为例,大部分人或者学了电子信息类的专业,或者毕业后不断的跳槽转岗转行尝试,最终在芯片设计这个领域固定了下来,不再有明显的职业变动。

然后,人们可能只是秉持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维持自己的职场生涯来赚钱养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并寻求升职加薪的可能,各个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都是差不多的状态。

幸运的是,风口来了,因为具有这个领域的大量工作经验,有幸成为了吃肉喝汤的人。

反之,行业逐渐落寞、企业效益下滑、岗位内卷倾轧,由于已经和行业,企业和岗位深度绑定,只能跟着它们一起走向没落。

比如生化环材、建筑、机械等传统理工科的人士,很多在这些领域深耕的资深员工不可谓不优秀,但仍然改变不了待遇下滑,工作苦逼,行业动荡的命运。

那些风口行业,在风口到来之前,资深从业者们大多也是类似的状态。

打工人的一技之长,只有在被老板雇佣时,才具备赚钱养家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

这必然让打工人对行业,企业和岗位形成人身依附,伴随年龄的逐渐增长和性价比的降低,人身依附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最后,打工人被局限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将自身命运交给行业,企业和岗位的同时,只能通过深耕积累经验的方式提升职场竞争力。

那么,深耕某个领域提升职场竞争力的做法,前景如何?

为什么在国内,人们深耕一个领域,却仍然逃脱不掉中年危机?

假设有一家科技公司,某资深员工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渐掌握了某细分领域产品研发的技术知识,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这其中的部分知识技术和要领,需要长期深耕积累经验才能获得,经验不足的年轻员工掌握不了,只能承担更加细节的执行工作并不断学习。

那么这时,即使这位资深员工的年龄已经较大,因为经验积累让他比年轻员工更能胜任研发产品的工作,完成一些年轻员工不能做到的事情,老板愿意留下他,给予他更高的职位,哪怕需要付出更多的薪水。

至于这位老员工由于年龄增长带来的问题,在老板看来并不是事儿。

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和休假福利,足以让这位大龄员工坚持工作和兼顾家庭,大龄带来的精力减少,也会被经验丰富带来的优势所弥补。

在人口红利不明显,人性化保障充足,技术导向为主的环境中,企业员工的职场巅峰是50—60岁,这已经接近员工的退休年龄。

这里可以总结出三个重点:

1、资深员工积累的工作经验,有年轻员工不能替代的部分。

2、老板需要资深员工,来完成那些更高维度的事情。

3、合适的工作强度和充足的人性化保障,让大龄员工能够继续坚持工作和兼顾家庭。

我们再假设,某家企业的运营模式,是直接购买设备和软件让员工使用相关的功能,开展数据分析,产品加工或者代码堆砌。

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日常,可能只是对设备和软件的熟练使用,或者以协调沟通为主的人际处理。

这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难度,让年轻员工更容易上手和熟悉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让资深员工的经验积累,变成了相同技能的不断重复,资深员工的工作经验变得没那么重要。

至少在这样的企业中,一位三十五岁的员工,肯定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可以完成三十岁乃至二十五岁员工不能完成的事。

而在企业老板看来,自己并没有什么高维的事情需要员工完成,员工只需要使用现成的设备和软件,堆叠工作量和分析数据,就可以了。

比起工作经验,老板对员工的抗压能力更加关心,把工作时间延长到十小时、十二小时、十四小时乃至更久,可以增加每天贡献的劳动量,年轻人显然更能胜任这样的模式。

那么试问,这家企业是否需要容易被年轻人替代,年龄偏大,承受不了加班,需要隔三差五请假……的资深员工呢?

部分打工人出于立场,可能会高估自己在老板眼中的地位。

虽然咱们可能有一定的学历和经验,但在劳动密集的企业中,经验和能力没有达到年轻员工不能替代的地步。

和积累经验相比,在企业内外积累充足的人脉关系,对员工保持职场竞争力可能更有效一些。

由于大龄员工们已经与行业,企业和岗位形成了高度的绑定,通过积累工作经验的方式提高竞争力和延长职场寿命。

如果企业把大龄员工输送到社会上,工作经验的优势不明显,年龄大又导致性价比低,职场生涯有可能就到头了,对员工来说是沉重的。

但是企业把员工输送到社会上,最多付出N+1之类的补偿,没有什么明显的损失。

企业甚至会觉得自己挤走了那些工资高性价比的老员工,完成了新老交替,更有发展活力了。

于是,当企业老板开始对大龄员工磨刀霍霍的时候,大龄员工们向老板细数自己在公司的苦劳,强调自己掌握的工作经验,换取老板回心转意。

低情商地讲,有点像洪水灾害中,用四肢紧紧抱住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动物们,生怕树枝折断掉下去。

然后老板微微一笑,让大龄员工们顺利毕业,输送到社会上成为人才。

产业低端的现状,让人们积累的工作经验以重复性流程化的劳动为主,老板也不需要员工完成更加高维的工作内容。

工作时长增加和充足的人口红利,不断驱使企业老板加快新老交替,年龄成为了人们最大的竞争力,但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年轻,总有年龄增大不再能像年轻时那么拼的时候。

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也就这样消失了。

这里就包含了退出机制的话题。

对于市场化的企业来说,为了确保自己的运营效率和生存,将利润最大化,企业可能无暇顾及大龄员工的生存问题。

如果某家企业愿意继续雇佣大龄员工,或者这家企业是技术导向,大龄员工的工作经验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样的国内企业几乎没有。

或者这家企业有慈悲心肠,愿意看在大龄员工苦劳的份上,牺牲一丢丢企业的效率,给予大龄员工能够继续待下去的岗位,这样的国内企业还是有一些的,但是不占多数。

至于劳动者退出职场后的保障,是由社会提供的,通过年轻时缴纳社保,退出职场后领取补贴的方式来实现和维持。

这是五险一金设立的初衷,为劳动者退出职场后的人生保驾护航,资金缴纳则由企业和劳动者共同承担(主要是企业)。

理论上,依靠工作谋生和退出职场后的保障机制,两者应该是互补的,覆盖打工人一生的。

比如说,大环境让劳动者可以顺利工作到六十岁,那就只需要做好六十岁以后劳动者退出职场的保障即可,六十岁之前,劳动者可以自食其力。

大环境让劳动者只能顺利工作到四十岁左右,就要做好劳动者从四十岁开始的相关保障,满足劳动者的生存需要。

如果劳动者三十五左右开始退出职场,保障在六十五岁开始兑现,就会在三十五到六十五之间出现超长的空窗期,需要劳动者自己为谋生想办法。

这就让五险一金之类的保障变得形同虚设,而且打工人不掌握生产资料,技能也对某个岗位高度特化,离开职场后的谋生难度是非常高的。

这种环境,会让大众的心态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人们可能会对职场稳定性失去信心,并导致焦虑情绪。

即便三十五危机只是个半真半假的传言,大家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特别是人们从格子间站起来环顾四周,发现三四十岁的基层员工都没几个,心态就或多或少地焦虑起来了。

这种焦虑感会让人们对日常工作难以全身心投入,一方面抱有六十分万岁的心态,预留一些精力探索出路或者寻找快乐,另一方面日常工作时容易心态爆炸影响效率。

其次,人们的风险意识会大大增加。

这会让人们普遍规划两种人生规划路线。

第一种是加入大公司拿命换钱,在中年前攒够应对中老年阶段的原始资本,互联网大厂为代表的高薪赚快钱的去向,成为优先级很高的选择。

第二种是加入那些抗风险属性极高的工作,让工作填补中年阶段的谋生风险,这导致体制内的优先级大幅抬升。

与此同时,对消费主义的抵制和存钱欲望会明显加强,这也是民众走向低欲望的开始。

最后,逃离工作的心态也会逐渐加重。

这会导致副业,灵活就业的兴起,员工离职的欲望也开始越来越强。

推文的最后,说一些合理的应对措施吧:

1、有些人对中年危机可能会焦虑过度,最好还是对中年危机形成更客观的认识,同时专注于解决问题而非心态焦虑上。

2、关于职业选择,优先考虑个人兴趣志向和行业前景,尽量不要加入夕阳行业和自己不喜欢的行业。

3、尽量向能够兼顾工作生活的岗位变动,当然了,愿意把工作视为自己的全部,或者短期内急需赚钱的人除外。

4、如果暂时只能在不喜欢的岗位先干着,尝试寻找工作的意义和自身的社会贡献,专注生活中逗猫遛狗之类的小确幸,有助于抵御枯燥工作带来的倦怠感。

5、工作外的收入渠道,在注意风险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多尝试一下!

深度好文:资本是如何给我们制造消费主义陷阱的?

资本最擅长的三件事:

1、凭空制造需求。

2、用消费品划分社会层级结构。

3、设法加快你的消耗速度。

这篇文章,带你了解资本是如何制造消费主义陷阱的。

一、凭空制造需求

总感觉自己中招了所谓“消费主义陷阱”的人,不妨静下来思考一下你消费的东西:

1、是否有根本需求?

2、在消费过程中是否有提升阶层的念头?

3、你的消耗速度是否合理?

凭空制造需求是一件极为巧妙的事,如何去骗这些冤种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又不至于让他们察觉异样呢?

从广告学的设计案例来看,很简单,四个字——拿捏人性。

拿捏人性是个系统性工程,就像不法商人围猎官员一样,不太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所以,针对不同性别、收入、学历、认知的人,有不同的收割方法。

首先,怎么针对性别收割呢?

许女性以形式价值,许男性以逻辑和功能价值。

钻石、珠宝是为拿捏女性的典范商品,这些本质上不具备任何功能意义的东西,被赋予“爱情的纽带”、“仪式感的象征”“精致的品位”这些 100% 抽象概念的因素之后,使古往今来的女性趋之若鹜。

拿捏男性就更简单了,男人本质上抵挡不了任何强大功能性的产品,哪怕没有用处,然后他们还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比女性更有头脑,因为我买的东西好歹有功能性,是人类智慧科技结晶的一部分。

那些售价几十上百万的表,就是因为有可以对抗地心引力的陀飞轮,有三问、有万年历、有月相、因为可以看潮汐,但实际实际价值几何呢?

你把三件外表一模一样的夹克放在一个男人面前,然后给他们装上不同的功能:

第一件售价 1000 元,只能保暖;

第二件售价 3000 元,可以防水,防割裂;

第三件售价 5000 元,可以防大暴雨、防割裂、防火、还可以防弹,可以在北极零下 40 摄氏度的暴风雪里行走。

你们猜猜男人会买哪一件?

拿捏男人就这么简单。

男人的颅内高潮,长期发生在他们为了一些毫无用处的功能支付了高价之后。此时他们往往还洋洋得意,并且总觉得哪天用上的时候,就知道他的钱花得多么值了。

我也是个男人,我见过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

有人买了路虎,为有全地形反馈模式而高兴,但实际上他的车开到报废都只跑过铺装路面;

有人为了一个陀飞轮多花 13 万买表,但戴了十年连日历窗口都懒得调;

有人花了五位数买了件可以供南极科考队使用的始祖鸟,但真正风雪来临时,只待在暖气无缝衔接车里和屋里;

有人几万块买了一套超专业的赛级钓具,结果就只是周末去农家乐鱼塘里消遣。

针对年轻人,商家的概念输出更是一套一套的。

而且,他们的度得拿捏刚好,确保价格是贵不死你,但你也绝对得咬着牙才能买的,要不然这几年网贷如何那么发达?

这个度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要是有商家跟你宣传是“年轻人的第一台私人飞机”,那可能就是扯淡,因为这绝对不是普通年轻人的需求。

所以那些价格在 5000-10000 区间内的商品,才是收割这个群体的主力军。比如:

进入职场的第一块机械表;

参加工作的第一套得体西装;

女白领的第一个轻奢包包;

大学生的第一款品牌护肤品。

他们创造出各种伪概念,让商品直接挂钩某种“人生意义”,直击你的内心,让你觉得自己在品味品质生活,让你以一个尚不至于一次性逼死你的价格,以为自己 得到了跳级进化。

他们美其名曰培养你的品位,又让你不能轻易支付你的品位选择,然后再借钱给你,让你为他培养出的品位买单。

殊不知,生活方式和品位的形成,前提永远是基于稳定、持续供应的。

与此相同,他们以不同的宣传口号为不同人群,制造不同的需求:

许低收入人群以“性价比”“物美价廉”。

许中收入人群以“品位”“境界”“层次”。

许高收入人群以“生息”“珍稀”“运势”。

许低学历人群以“面子”“尊严”。

许中学历人群以“品质”“功能”。

许高学历人群以“概念”“前瞻”。

许低层认知人群以“潮流”“热度”。

许中层认知人群以“格调”“小众”。

许高层认知人群以“高层次认知感”。

……

虽千万人,技法亦千万。

二、用消费品划分社会层级结构

用消费品划分社会层级结构,是收割大法的第二核心要义。

记住这句话:消费品所传达的阶级属性是逆向的。

在日常生活中,永远是高阶级的消费品引发关注,然后成为低阶级的追捧对象。

永远不存在低阶级使用了什么产品之后,就向高阶级靠近了。

形成阶级的本质是财富总量、权力大小、身份价值、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力大小。

阶级,不是一个物件,更不是一项生活习惯。所以接受资本设定的“不同层级消费品挂钩不同社会层级”这个观念伊始,就已然上钩。

举最简单的例子,服饰类消费品,各国皇室那几个王妃,或者第一夫人:

她们穿 Hermes,LV,媒体就说,很时尚,会搭配,前沿;

她们穿 Zara,优衣库,媒体就说,这就是真的贵族,亲民质朴,灵魂的强大不再需要外物的点缀;

她们一套天价高定穿几十年,时尚媒体就说,这就是世家,老钱,追求品质但不追求时流,品味烙印在骨子里。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她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他们总有可说的。

在以阶层概念兜售消费品的问题上,其实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中招。

因为男性对于经济地位、政治权力高的人的追捧程度,是女性不及的。甚至不需要太遥远的上层偶像,只需要一个小社交圈子里的相对成功人士,对于周围男性,都有无可比拟的消费引领作用。

因为男性更愿意相信:成功者是有品位的。

举几个身边的例子,之前有一个小群体,里面的男性都是习惯戴表的,突然,最有钱的 X 君不再戴表,开始戴手串了,于是一个月后,这一群人陆陆续续都开始戴串。

一群烟民,本来大家都吸粗支香烟,但其中官职最高的那位,某天突然开始抽细支烟,一个月后,大家人手细支了。

这是很有意思的影响作用。

因为男性崇尚高认知,高能力,而财权的掌握者,无疑是一种能力外化的最直观体现。

男人们相信,在自己不专业的领域里,牛人“往往是对的”。

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常被划分为一个等级链条:

低端快销品。

经济适用品。

高端耐用品。

奢侈品。

超奢工艺品。

你真以为这是给所有人看的?不!

这就是给能自由消费经济适用品,和偶尔能消费高端耐用品的消费人群看的。

消费能力再低一个档次的人,他们绝对不会追求这些东西,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维持温饱更重要。

消费能力往上的人,他们眼中没有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价格差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意义。

试想一下,假如你现在总共有一万块钱,此时你面前有 4 个选择:

一个地摊货包包,售价 1 分钱。

一个普通品牌包包,售价 1 角钱。

一个 Chanel 级别的名牌包包,售价 1 块钱。

一个 hermes 铂金包级别的奢侈品包包,售价 5 块钱。

最高级和最低级差价多少倍?500 倍,但你会在意吗?

你不会,因为这个价格对于你来说仍然渺小到令人不敏感的地步。

你想背哪个级别的包,你就会背哪个,只要你觉得它足够好看,因为你不需要靠它来得到认可。

董明珠接受采访时,说她不穿大牌,只穿打折货,地摊货,赢得一片叫好。但我提醒大家,不要去踩消费主义的陷阱,也不要去被这种东西感动。因为你要明白:

1、买得起,但我不想买;

2、买得起,我也买了;

3、买不起,但我硬要买。

这是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

富人内部也时常分为两派,一派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让全世界垂涎;另一派喜欢炫耀自己的简朴。

比如,处心积虑搭人设的扎克伯格;戴西铁城的港李;告诉你他一套旧西装穿十年,行情好才吃个汉堡的沃伦·巴菲特……哪一派更坏,我倒认为是第二派。

因为他们妄图洗脑资本控制下的普通人,告诉我们,安于现状也好,不奋斗也行,因为你看:我这么有钱,我也就这么过了。

然后让我们停止阶级跨越的脚步,中断思维进步,从本质上离不开资本布满了消费陷阱的雷区。

你如果看见谁在消费品上,避而不谈商品的本质价值,而是大谈品牌观念,阶级属性,教你中产该用什么,富人该玩什么,你就应该知道,这是资本的喉舌在大放厥词。

三、设法加快你的消耗速度

这是消费主义陷阱的第三步,增加复购率,或者说既加快那些产品的消耗速度,也加快你的存款消耗速度。

这种消耗,很可能是通过在心理层面消耗你实现的,他们让你觉得你该更新换代,继续消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米其林餐厅,知道它怎么来的吗?就是生产轮胎的那个米其林公司搞的,它弄了个美食手册,告诉大家哪里的餐馆好吃得不得了,值得大家专程跑去吃。

然后,大家去的餐厅越多,对美食的热爱越大,总路程就越远,轮胎消耗得就越快,然后米其林好卖新轮胎。

不同类型的商家,在用不同的方式消耗你。

比如,基础轻工业品的衣服包包,商家会在质量上用料上控制你,让你差不多在一两年之内用坏,然后推动你换新的欲望。

再比如,电子设备、汽车这些科技产品,本质上使用周期很长,所以商家必须用新技术消耗你对旧设备的耐心,不断推出你所不具备的使用功能,从心理上来消耗你,让你觉得自己跟不上了。

这些,都是资本对你的消费的心理消耗。

这篇文章,是告诉年轻人如何避免消费陷阱的,而不是讲年轻人要拒绝消费。

所以,提倡的只是合理适度地消费。

我建议你为需求,和你真正用得着的功能买单,而不是为概念买单,为心理效应买单,为高档但不实际的附加功能买单。

社会发展到如今,物质已经是一个强大的概念了,我们有多少人把人生的许多目标和追求都已经局限在用物质去做标的和成果了呢?因为它足够具象,足够客观吗?

人生的目标都被一件又一件消费品定义了:

我的目标是这辈子买台劳斯莱斯。

我的目标是实现爱马仕自由。

我的目标是380平的江景大平层。

我的目标是40岁买块百达翡丽。

这些价值宣传,让人们丧失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把人生的信念和意志寄托在无数被货币标价的工业品上,并为之孜孜不倦,穷极一生,就像《陀飞轮》的歌词:

日拼夜拼,忘掉了为甚么高兴,曾付出几多心跳,来换取一堆堆的发票?献出了十寸时和分,可有换到十寸金,连自己亦都分析不了,得到多与少?

年轻人的疲惫与痛苦:我们是如何被“异化”的?

这篇文章,深度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1、异化是什么?为什么人会被异化?异化如何让人感到痛苦?

2、人的本质是什么?

3、摆脱异化的关键是什么?

异化,是一个越来越流行的概念。你是不是能明显察觉到,年轻人对工作越来越没有动力了?

虽然他们也循规蹈矩地上班,但怀疑和压抑仿佛融进了血液一样,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劲,你们想过原因没有?

有人说,是因为累,996、007,压得人透不过气。

也有人说,是因为看不到希望,毕竟工资涨幅永远也追不上房价涨幅!

还有人说,大家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换个思路,把996、007,看成是人生必经的磨练。

这样的解释,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但都戳不到实质,所以听起来要么像抱怨,要么像毒鸡汤,终究无法指引我们找到应对之道。

最能精准概括现代社会劳动关系弊病的,就是“异化”二字,它既包括工作对人的异化,也包括社会对人的异化。

异化是什么?为什么人会被异化?异化如何让人感到痛苦?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得先搞清楚: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就是使一件东西,成为这件东西的东西!

人的本质——使人成为人的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

叔本华说,是欲望,人有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

边沁说,是自由意志,人能超越生物的本能,做出权衡和选择。

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柏拉图说,是理性,因为人可以超越感官所接触到的信息,去评估、判断、做出预测......斯密显然也认同这个观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工作,就是劳动!

不要把工作简单理解为搬砖嘛,具体是啥,后面会聊到,现在先让我们站到先哲们的肩膀上,捋一捋,人的本质到底是个啥?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要从三个层面展开:

1、人和动物的差别

《人类简史》所描述的人和动物出现差别的起点,是约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

自那之后的智人,更新了思维系统和沟通方式,创造出宗教、阶级等虚构事物,使人们可以更有效地组织到一起,最终称霸地球。

这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想象、传播和联结,是人与动物的分界。

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其实是认知革命的另一种反馈,因为人除了吃喝拉撒以外,还会创造性地改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适应人的需要。

这改造的过程,就是劳动,是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

2、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群居,是许多动物躲避伤害、维持种群繁衍的生存策略。人便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不论进食、迁移还是繁衍,都以群体为行动单位。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群居单位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比如,从最初的亲缘家族,到氏族部落,再到区域民族,进而发展为国家、国际组织......

结群而居、交流协作,是人类的天性,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渐内化成人类意识中对社会认同和公共秩序的渴望。

现在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即使习惯了我行我素,也需要被别人认可被集体接纳了吧?

因为社会关系对人来说,是刚需。

3、人和机器的差别

在电影《芬奇》中,当机器人“杰夫”成长出独立意识,开始产生好奇、失望、开心、痛苦、不舍等一系列情绪,此时,你还能说他是“机器”吗?

人,显然是超越生物学意义的存在。

在美剧《西部世界》中,当机器人意识到自己是被制造出来的供人玩乐的机器时,她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假设你身处《黑客帝国》的“矩阵宇宙”,而且是矩阵社会的顶层,生活奢靡且拥有几乎无限的自由,当你知道这一切都只是矩阵算法的控制时,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尽管算法产生的快感和在现实世界感受到的快感,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你真的会感到快乐吗?

诚然,有人体验了真实世界的痛苦,选择重新进入虚拟世界,但他除了要求要设计一段痛快的人生外,还要求抹除记忆,不是吗?

为什么他不能带着觉醒的记忆,在虚拟世界享受人生?

这和在游戏世界遨游的我们,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人们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快乐,而觉醒者(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在虚拟世界,即使享受最美好的福利,感受到的也是痛苦?

原因在于,游戏世界是服务于人的,在游戏世界遨游的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进入和退出,而矩阵世界是控制人的,觉醒之人所感受到的,是被控制、是不自由、是无意义。

受限于科技发展,古代的哲学家可能没有想到机器会变成人,人也可能会变成机器(意识上传),但我们这一代,已经能清楚分辨出人和机器的分界——复杂情绪(怀疑、痛苦、快乐等)和自由意志。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去定义人?

一种从自然生物进化而来,又超越生物学意义的,追求创造性、追求社会关系、追求自由的......意识。

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创造性、社会性,以及自由!

当人性被压制——创造性受到打压,不被群体社会接纳,或者被控制,感受不到自由......人,就会痛苦!

现代社会,正趋于形成一种系统,身处其中的你我,必须主动成为工具人(放弃创造性),接受控制(舍弃自由),才能被群体社会接纳,否则就不被理解,进而孤立。

系统强迫你必须割舍人性的某些部分,你怎么可能不感到痛苦呢?

然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工作本应该是快乐的,工作的本质,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体会、分析、思考解决办法、实施改造这一系列过程,来满足自我需要。

比如,你创作了一首小诗,与友人分享且受到称赞,快乐不快乐?

你亲手修好了一件电器,使之完好如初,有没有产生过分享兴奋的冲动?

所以说,工作并创造价值,本应是人性的伸张,是人的基本需求。但在现实中,打工人往往觉得自己像个牲口或是机器——这从骡马人、工具人等自嘲梗日渐流行,就能看出来。

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像个人?

不工作的时候!

为什么有的打工人明明累极了,却舍不得睡觉?刷手机,躺着发呆......即使这样的行为毫无意义,也足以让他眷恋,为什么?

因为只有在不工作的时间,他才能夺回对身体的控制权,才觉得自己是个人。

我们说,这种人的本性受到压制,从而被扭曲为非人的、别的什么东西的状况,就叫异化。

比如在封建体系中,佃农往往被异化为“会听话的牲畜”。

在电影《古田军号》中,短暂失去领导权的毛泽东跑到福建当起了教员,他指着黑板上大大的“人”字,对孩子们说:“什么是人呐?”

有一个穷到全家只有一件棉袄的小男孩站起来说:“人是地主,地主说我们是牛马,奶奶说我们不如牛马!”

这段对话就很生动地描述了劳动关系对人的异化,令人印象深刻。

但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能够感受到异化所带来的痛苦,却不知道异化是怎么发生的,因为人们是自愿参与其中的,而且看不到那个向他们施压的主体。

但马克思看到了,他描述了资本主义对人的4种异化:

1)商品对人的异化

2)工作过程对人的异化

3)人性的异化;

4)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首先,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属于谁?

老板!

你会为自己写出优美的诗歌而感到快乐,但在富士康工厂中,对于流水线上的工人来说,装配的是苹果这样伟大的作品,还是别的什么山寨电子品,有差别么?

没差别!因为在这样的雇佣关系中,打工人并不是为了伸张自己的创造性而工作,只是为了赚工资而工作。

赚工资的目的是购买商品,在消费主义的攻势下,人们越来越习惯用形形色色的商品来填充自己的生活,用炫耀性的消费品来定义自己的社会关系......商品本该是为人所使用的,但现在却反过来定义人,这还不叫异化么?

其次,工作本应是人们确认自我价值、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

比如,人们在陌生场合介绍自己时,一般所用的句式是“我叫xxx,我的工作是xxxx”,人们会依据他的工作是牙医、科学家,或者清洁工,来识别他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

但现在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功能和创造价值,而是为了赚工资——人们绞尽脑汁追逐的,是工资更多的工作,而不是更能体现其个人价值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你的工作还能定义你的价值么?

再次,资本主义,就是以资为本,以利润的增长效率为本,那么就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当然就包括人的成本。

实际上,工业化所追求的标准化和流程化,都是在降低“人”的成本。

典型的例子就是工厂流水线,它显著提升了资本增殖的效率,但也把人异化成了机器零件儿。

简单说就是你和你老板的利益是冲突的,你要收入增长,要工作稳定,就要追求不可替代性,而他则追求降低工人工作的复杂度,减少用人的成本。

你的工作SOP了,意味着很多人都能干,那么你的感受只可能是卷,因为你老板总能找到比你工作量更大的工具人。

你说你非常能干,你惊才绝艳,那他也一定找到比你成本更低的人。

工具人之间互相pk工作量和谁成本更低,不就是内卷么?

前两年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困在算法里的外卖骑手》——算法的最终目标,是将骑手的体力压榨到极限,将成本降低到极限。

社会的算法也是这个逻辑,最终会将打工人的工资,压低至仅能维持劳动的再生产。

也就是说,你上班赚到的钱,仅能够让你恢复体力,第二天继续上班。

就像电池,充电就是为了放电,直到老化,然后被丢弃,被替换。

你今天打工,为的就是明天能继续打工,那你打这工,还有意义吗?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需求,除了生存本能,还有情感需要以及价值实现,但资本增殖不管这个,它只管想尽办法压低成本,将人电池化。

最后,人与之间的关系,也被异化为物与物的关系,钱与钱的关系。

因为资本增殖,要的不是社会总效用的增加,而是可交换价值的增加。

有点难理解是不是?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妈妈给你做一桌饭,有没有创造效用?当然有,但不是可交换的价值。

保姆给你做一桌饭,你给她开工资,才属于资本增殖的过程。

所以,资本主义鼓励什么?

它鼓励你妈妈去给别人做饭,获得工资,又鼓励你雇佣别人的妈妈做饭,付出工资。

觉得扭曲就对了,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之间的关系,被扭曲为了钱与钱之间的关系,所以越是大城市,就越不会有什么温情脉脉。

以上,异化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人本应是生产的目的,却沦为了生产的手段。

异化的工作,既没有创造性的实现,又让人感到不自由,是对人性的否定,也是对快乐原则的否定。

异化的社会,把人对创造性和对自由的需求,同对社会性的需求割裂开了——想被社会接纳、被社会认可,你就必须舍弃创造性和自由;想要获得创造性和自由,就不能被社会的一般价值观所认同。

这就是很多人在职场上进退失据的根源所在,投入工作,则需承受被异化的痛苦;不投入工作,又会承受被社会关系排斥的痛苦。不管如何行动,都有一部分作为人的基本需求被剥离了

你以为这就是造成人们痛苦的全部原因了吗?还不够!

德国社会学家罗萨,又提出了“新异化”的概念。

造成新异化的原因,是“社会加速”——木心说“从前慢”,意思就是“现在快”,而且越来越快!

为什么越来越快?当然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以前车、马邮件都慢,现在飞机微信多快?

问题是,科技进步,不是为了节省时间么?怎么还让闲暇越来越少了呢?

首先,是因为人们的任务总量变多了,以前没有微信,沟通效率确实低,但也没有微信带来的那么多事——老游是我非常钦佩的劳模,他吃个午饭的功夫,就会攒出50多条未回消息。

其次,当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相互依赖、环环相扣、链条无限长的协作网络,你工作的时间不是由你决定的,甚至也不由你老板决定,而是由客户、同事、上下游的各个环节决定。

比如,某明星深夜爆个大瓜,新媒体小编是不是就得立刻起来加班?

大家都绑在同一条传送带上,别人加速,你就得加速,不然就会脱节,就会被挤出来。

有人说,那大家都慢下来不就行了?

不行!

因为竞争,始终存在。

竞争的逻辑,从上往下,用规训视角看,是奋斗、狼性和福报……

但从底层打工人的视角看,教育程度、工作收入、子女成就,炫耀性消费,乃至于婚姻,一切的一切,全都要用来搞“军备竞赛”。

只有赛赢了,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分配,既包括资源的,也包括心理的,如优越感。

竞争,要求你必须做更多事,不能停不下来,俗称内卷。

协作的逻辑和竞争的逻辑相互咬合,组成了一副名叫社会的绞肉机,越卷越快:

1、它的驱动力,不仅是欲望和贪婪,更多是恐惧与焦虑。

比如,现在的年轻人从中考、高考,到工作、买房……这一路,容错的机会非常低,只要一步没跟上,别人就会告诉你,你的人生完了。

2、社会机器越转越快,维持转动的能量要求就越来越高,于是我们向它投喂的时间精力也越来越多。

3、社会加速得越来越快,但总有无法加速的部分,比如生态环境、决策方式(民主是要花时间的),以及人类的心理承载,都无法加速。

社会加速带来的心理过载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强烈的压迫感和无力感。

因为现代社会因为高度协作和分工,形成了一种“人人都在流水线上”的局面,你的工作节奏、个人时间,由“社会传送带”的运转决定,你只能被动参与,导致你所做的事,即便是你自愿的,也并不是你真正想做的。

自愿却不自由,就会产生一种无从反抗的压迫感。

为了迎合社会速度避免脱节,你还需要参与越来越多的话题,补充大量信息,这个要看,那个也要知道……事务越积越多,让你始终处于一种要做的任务很多,而且总也做不完的焦虑之中。

更吊诡的是,算法还会不断诱导你,使你偏离自己的任务清单,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很容易找到能“快速产生快感”的替代品,比如短视频、电子游戏。

相较于这些能即时产生反馈的“高速快乐品”,读书、读系统性长文等,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完快乐机制。

而且人的意志力是消耗品,当你站上“名为上班的流水线”,你的意志力就一直处在消耗状态,你要反复控制自己的言行,不要得罪上司,不要得罪客户,不要令同事不快,不要辞职……

当你获得机会短暂抽离这个系统时,身心俱疲的你,会产生严重的补偿心理——你需要快乐,而你已经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来抵抗那些即时快感的冲击了。

只是刷完手机之后,又将面对更长的、更加遥不可及的任务清单,你体会到的是愈发室息的空虚和焦虑。

以上,社会异化,既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禁锢了自由,扭曲了社会关系,又加剧了人们的心理负荷,使人们感到越来越重的压迫感和焦虑。

在这样的系统中,你不可能会感到快乐!

而且你无处躲藏,因为资本主义这一套发债了几百年,早就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个人都被焊死在了社会化生产的传送带上。

你还很难反抗,不同于奴隶社会和皇权社会,有一个直接的、具体的批判对象,在异化社会中,你反抗谁呢?商品拜物主义?还是社会竞争的逻辑?别忘了你自己也主动参与其中呢!

摆脱异化的关键,在于逃离资本主义的算法规则。

而逃离资本主义的关键,在于回到人本主义——从以资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如何实现阶层跃升:中产阶层的困惑

本推文主要探讨以下两点内容:

1、实现阶层跃升的“重点”;

2、做题家和中产阶层的困惑。

先从下面这张中国社会阶层划分图说起:

我们从金字塔的最底层起步,在层层攀登的过程中,当今社会阶层跃升的重点都是什么呢?

第一个重点是——劳动

只要愿意付出汗水和辛劳,就能自力更生养活自己,脱离没有收入来源依靠救济的窘境。

依靠劳动,人们可以从贫困人群,晋升到体力劳动者的阶层,也就是从这张图的第9层,上升到第8层和第7层。

比如,一位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获得土地和家畜,通过种地和养殖获得收入,实现了自食其力。

再比如,一位农村的青壮年来到城市,进入建筑工地当搬砖扛水泥的工人,加入工厂当流水线普工,亦或者做点小买卖,获得工资和收入。

大部分人都认同“勤劳致富”和“按劳分配”的道理,吃苦耐劳也是中国人的“优良品质”,所以这一点对大部分人来说不是问题。

可还是有个别人习惯于“寅吃卯粮”、“坐等天上掉馅饼”乃至“去偷去抢”的操作。

农村的扶贫干部经常会接触到一些“贫困钉子户”,身体健康精神正常,就是不愿意付出劳动,给的种子和牲畜直接吃掉,把扶贫和低保当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稳定收入,总之就是不干活。

包括一些小偷小摸的,喜欢在麻将桌和牌局上梭哈的,在彩票和球赛前做白日梦的,内心希望“不劳而获”,反倒穷困潦倒和债台高筑。

西方世界这样的人也有不少,而且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大多不错,失业人员和流浪者有足够的救济,会出现不想工作,只想拿救济金过活的人。

下一个重点是——教育

“教育”是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底层→中产的必然路径,是晋升到金字塔第6层最主流的道路。

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为主的社会,学历和文凭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多寡,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无数中国人“寒窗苦读”。

中国很多小镇做题家,就是通过付出“寒窗苦读”的辛劳,通过教育跻身中产的人士,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

对于企业老板也是一样的,当社会度过最初的混沌状态后,泥腿子出身的老板会越来越难创业,有良好教育经历的人,才能创办科技含量高的公司。

当然,那些依靠“特权”和“后台”的企业例外,再没文化的老板,也无需担心这类企业的经营问题。

做题家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时代是什么样的?

或者是乡镇农村的平房和田地中,或者是县城小城市的老式小区中,看着身为体力劳动者的父母在种地打工中挥洒汗水,对于父母“好好学习”的嘱托懵懂不解,但还是做了听话的好孩子。

做题家们再看一下,自己进入社会后是什么样的?

工作在高大上的写字楼或者现代化的工厂里,担任程序员、工程师、HR等白领职位,吹着中央空调,蹭着免费wifi,端着奶茶咖啡枸杞保温杯,对着工位上的显示器敲敲打打,活成父母眼中“孩子出息了”的骄傲。

这就是教育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一直是“读书无用论”的坚决反对者,无论是获取知识、拓展眼界、还是功利性的拿学历和文凭,教育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当然了,在孩子看来,自己并没有父母眼中那么光鲜亮丽,不过是浪浪山中一个平凡的小猪妖,每天披星戴月,往返于格子间和鸽子笼罢了。

关于做题家和中产阶层的困惑,将在下一部分阐述思考。

从金字塔的第6层到第5层,在事业上小有成就,跻身社会中上层家庭,就要复杂和困难的多了,路径也变得不再单一。

不过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要愿意将精力和心思全都放在“事业”和“搞钱”上,通过努力还是能够实现这一步的。

比如,在某个细分领域不断深耕,成为这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到了三四十岁混上个主管或者经理,管上一二十号人的工作安排,还是可以实现的。

比如,认准某个领导抱它的大腿,无条件满足它在工作乃至生活上的要求,换取领导的提携,混个小管理也不成问题。

再比如,在一家论资排辈的单位数十年如一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到四五十岁总会混上个一官半职,虽然只是芝麻小吏或者虚衔,但在当地还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能和上流人士在酒局上聊两句,打探些消息。

但是,从金字塔的第6层到第5层,需要付出的牺牲就要大得多了,远非“勤劳致富”和“寒窗苦读”可比。

或者是不要命式的工作付出,把996当做日常,把卷王当做目标,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周末节假日,只要领导有所吩咐,马上飞奔到公司,完成领导交办的一切工作。

或者是人际关系上的苦心经营,在酒桌上把啤酒白酒喝到吐,说出的每句话都掂量许久害怕说错,参加大量的利益社交活动,不敢随便发朋友圈。

或者是生活上的卑躬屈膝,领导衣食住行的一切小习惯都注意到,比赛时给领导无限传球助攻,打麻将时无限给领导点炮,甚至要把“床上功夫”做好,伺候好领导的下半身。

亦或者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苦熬和耐心,在一眼望得到头的工作中,等到自己变成资历最老的那个,终于排队获得那么一官半职。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样的牺牲显然太大,明显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家庭关系和社交活动。

现实中,绝大部分事业心没那么重的人,不再专注于事业成就和阶层的继续上升,而是希望把精力放在“经营家庭”和“享受生活”上。

所以从金字塔的第6层开始,人们开始出现“追求事业”和“边缘化”的分化情况。

一小部分人将时间精力投入到事业上,继续向金字塔的第5层冲击。

大部分人开始放弃晋升金字塔第5层的打算,转而寻求“稳固阶层”的可能性,一面回归家庭和享受生活,一面尝试让自己和后代稳固在金字塔的第6层,不从中产阶层跌落下去。

为什么在中国社会,当高速发展的阶段结束后,体制内重新成为了“香饽饽”呢?

从阶层跃升的角度讲,体制内的晋升难度是远大于体制外的,熬资历也非常劳心劳神,不利于向金字塔的第5层上升。

但从“巩固阶层”和“兼顾生活”的角度讲,体制内是最容易的路径,除个别岗位外,体制内的生活节奏较慢,无需担心“中年危机”带来的谋生和阶层跌落问题,教育医疗养老优势也有助于子女的阶层巩固和提升。

金字塔的第4层,也就是社会中的精英中产阶层,是普通人理论上能爬到的最高层级。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达到这一层,就需要努力之外的东西了,极少数个例才能成为这样的“幸运儿”。

比如,你进入社会后运气极佳,加入了“马爸爸”的初创公司成为得力干将,马爸爸晋升上流社会,你也积累功劳做到了大厂高管。

比如,你智商奇高天赋异禀,读博和青教期间发表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在一众学阀的封锁下脱颖而出自立门派,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著名科学家。

再比如,你莫名其妙得到了一位上流社会人士的青睐,它愿意无条件作为贵人支持你的一切,让你一路攀升成为社会精英。

可以看到,普通人想进入这个阶层,努力已经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了,更需要命中注定老天爷砸脸,成为那个被选中的“天选之人”才行。

所以普通人对跃升到这个阶层一般不报期望,即使是名校毕业,以追求事业为重心的人,达到第5层的“小有成就”就算不错的了。

有些普通人可能希望成为这样的“精英人士”,但是能力和运气有限,设置了过高的目标难以达到,导致沮丧和挫折。

从金字塔的第4层开始,“家庭背景”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跻身这个阶层的大多数人,一般都有家庭背景的助力。

比如,父母是大企业的老板,子女可以很轻易的去海外名校镀金,毕业后加入自家的家族企业,成为让人羡慕的大厂高管,跻身社会精英的行列。

比如,家族中有大量学术界的教授和学阀,孩子上小学中学时就竞赛论文傍身,通过自主招生等路线进入名校,在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安排下一路顺风,拿到大学教职和各种title。

再比如,父母亲人有大量体制内人士,孩子只要能通过“逢进必考”的独木桥,就能在安排下步步高升,达到足够高的职位。

不得不说,投胎才是最大的学问。

金字塔的前三层是真正意义的上流社会。

当社会度过高速发展的年代后,这个层次就和普通人没啥关系了,只有依靠家庭背景的助力才能跻身于此。

普通人很难接触到上流人士的工作生活,只能通过马爸爸、王爸爸这些上流社会中抛头露面的“小人物”,对它们有些许的了解。

为什么有“富不过三代”的俗语?为什么古代会出现“周期律”?

从阶层的角度讲,普通人无法进入上流社会,上流社会呈现高度的亲人世袭,也就是代代相传。

第一代有着出色的能力和全面的社会认知,再不济也有三板斧和两把刷子,实现开疆拓土的过程。

第二代在第一代的栽培下,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基层冷暖和开疆拓土的过程,但耳濡目染的受到很多熏陶,仍然可以保持不错的能力,谨慎的驾驶小船不翻。

但到了第三代第四代甚至更久后,上流社会的继承者们成长于富裕殷实的环境,在周边人的阿谀奉承中长大,不接触社会基层和平民大众,其能力和见识开始明显下滑。

最后从某一代开始,继承者的能力驾驭不住小船,频繁作出不当的决策,让企业和社会掉进深渊。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辉煌的企业历经几代后,开始明显衰退甚至破产,古代王朝只需几十年的时间就由盛转衰,直至灭亡。

说完阶层跃升的“秘诀”后,接下来聚焦到金字塔的4、5、6层,也就是中产阶层群体。

之所以聚焦到这个群体,是因为很多社会现象与这个群体息息相关。

而且有时间精力上网冲浪看文章视频的人,大多属于中产群体,自然也最关心这部分内容,做题家们就属此列。

对于上层社会人士来说,它们掌握社会运转的决策权和话语权,它们要做的是,巩固自己的阶层地位,消除那些可能影响自身地位的因素。

现实中,上层人士会选择“远交近攻”的做法:

一方面,努力改善金字塔底层人群的工作生活,拓宽底层人士阶层跃升的渠道;

另一方面,对中产阶层进行限制和约束,堵住中产阶层进入上流社会的通道。

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底层人群距离上流社会很远,只要社会能保持平稳的运行,一般不会影响上流社会的利益。

而且底层人群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温饱不愁,衣食无忧,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底层人士就会安居乐业。

但是,上流社会必须要满足底层人群的基本需求,否则在物质匮乏的倒逼下,底层人群容易“豁出一切”,导致金字塔的重构。

所以无论历史还是现在,上流社会都会努力改善底层人民的现状。古代会丈量土地分发给农民,现代积极开展扶贫,设置救济金,确保就业稳定……

相比之下,中产阶层距离上流社会更近,受教育程度也更高,如果存在上升通道,必然会有大量中产跃升到上流社会,挤占原有上流人士的蛋糕,甚至把他们挤出上流社会的行列。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上层社会采取“堵”的策略,关闭中产阶层向上流社会的通道,只允许极个别“幸运儿”进入上流社会。

中产阶层虽然不掌握生产资料,但和底层相比有一定的积累,比如良好的学历,白领工作岗位,房贷车贷等。

可无论是中产阶层拥有的东西,还是中产阶层本身,都依赖上流社会赏饭吃。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企业老板雇佣,你的学历还有多大用处?你的房贷车贷还的起吗?

这导致了中产阶层的“软弱性”,即使利益得不到满足,中产人群也不会作出“豁出一切”的行为,担心自己一时冲动,不但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反而失去的更多。

中产内部也会呈现“原子化”和“一盘散沙”的特征,都寄希望于有“出头鸟”争取利益,自己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捡现成的,结果就是一个出头鸟都没有,大家都“逆来顺受”。

这都让“堵中产”的策略起到良好效果的同时,也不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层人士“堵”的策略,让社会发展出了两条不同的路线:

第一条路线是,用社会福利、权益保护、奶头乐等,降低普通人晋升和维持中产阶层的门槛,并让中产阶层丧失继续向上爬的动力。

前面说过,从金字塔的第6层开始,中产人群会出现“追求事业”和“边缘化”的分化,一小部分人继续向更高的阶层努力,大部分人则会选择“回归家庭”和“享受生活”的做法。

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的事业心没那么重,当物质财富能够满足衣食住行和娱乐消遣的需要后,人们的重心将从“物质追求”转向“精神需要”,比如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兴趣爱好的满足,等等。

这会让中产人群诞生一种“小富即安”的思维,对于更进一步的阶层跃升兴趣不大,对上流社会的威胁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上流社会能利用好这种“小富即安”的思维,降低普通人进入中产阶层的门槛,再辅以“奶头乐”的满足,就能实现“一箭双雕”,既满足了普通人的需要,又维护了上流社会的地位。

至于剩下的一小撮事业心重,想继续往上升的人,问题不大。

那些老天爷大招砸脸的“天选之人”,只是极特殊的个例,一般不会对上层社会的利益分配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天选之人”想拦也拦不住。

那些争做卷王的人,在晋升过程中极度依赖企业老板赏饭吃,离了企业老板自己的事业就没了,上流社会很好拿捏它们,让它们站在打工人的对立面,成为“作妖者”、“工贼”和“公知”的存在。

在这样的社会中,普通人跻身中产的难度大大降低。

即使文化程度不高,只能从事服务员、流水线工人为代表的低端体力工作,也能过上初级中产的生活,满足衣食住行和娱乐消遣的基本需求。

维持中产的难度也不高,只需家庭中的青壮年正常工作,就能让整个家庭持续过上中产生活,退休后的养老金也能维持一个不错的生活质量。

社会中充斥着“娱乐至死”的氛围,普通人一边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消费,一边沉浸在快乐中得到刺激和满足。

如果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想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样的工作生活很不错,没有继续向上爬的必要。

至于沉浸在“奶头乐”中无法自拔,沦为“无用阶层”的问题,那是思想者关心的东西,大部分人没那么居安思危,能乐呵满足就行。

第一条路线的盲点在于,在生产力不够高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普通人晋升和维持中产的门槛,上流社会需要向普通人出让一部分利益。

比如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工作时长的让步,社会福利的保障,垄断的遏制,甚至用直接发钱的方式刺激消费。

当然了,对于上层人士来说,这种利益的出让只是洒洒水而已,相当于吃了一整盘的牛肉,把肉渣施舍给别人。

不过现实中,上层人士一般是连“肉渣”也不愿牺牲的,如果缺乏倒逼机制的话,社会会逐渐走向第二条路线。

第二条路线是,加强底层人群和中产阶层之间的竞争,让人们忙碌于工作生活的奔波中,没时间“胡思乱想”。

本质上,这种做法是加强无产者之间的内部竞争,无论是底层还是中产,都不掌握生产资料。

实现这一点也很容易,只要采取和第一种策略相反的操作,大幅提升普通人获取社会资源的难度,抬高大众晋升和维持中产的门槛即可。

比如,加强考试筛选,提高就业难度,延长工作时间,降低社会福利,抬高房价,放慢工资增长的速度,等等……

这样,普通人为了争夺少得可怜的社会资源,被迫把全部的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将“成为卷王”和“向上爬”视为人生的全部,只有这样才能晋升和维持中产地位,满足衣食住行和娱乐消遣的需要。

由于在激烈的考试选拔和职场竞争中筋疲力尽,人们无暇顾及其它的东西,上流社会的地位不但得到了巩固,还能趁普通人竞争的时候拿走蛋糕,普通人努力的更多,得到的更少。

“房价太低不利于奋斗”这句话,其实有它的道理所在。

只有房价足够高,人们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挣首付还房贷上,否则就要胡思乱想,开始关心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了。

在这种“内卷竞争”的环境下,中产阶层会面临“两面夹击”的窘境。

一方面,中产人士在和底层人群的激烈竞争中难以招架。

一大票底层家庭的孩子,为了晋升和维持中产阶层,学习上寒窗苦读,职场中996拿命换钱,还会感谢公司提供了无偿加班的机会,让他们扎根在了城市,卷中更有卷中手。

由于普通人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当大量底层人士完成到中产阶层的跃升时,也意味着很多中产人士重新跌落回底层。

比如35危机下的打工人,有工作时可以晋升和维持中产地位;可年纪大了被输送到社会后,如果没有足够积蓄和其它收入来源,它会瞬间从中产跌落到底层。

即使有的人拼尽全力,成功让自己一辈子维持住了中产地位,可他的子女呢?

一对县城出身、名校毕业的夫妻,通过努力学习和996打工,花费所有的积蓄,在大城市买下了一栋郊区的高层,成为城市中产的一员;

可如果这对夫妻的孩子没能像他们一样考进名牌大学,重复寒窗苦读和996打工的路,这个孩子大概率回到县城定居,或者在大城市当耗材,他的父母为了买房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没有原始积累留给他。

结果,这对名校夫妻一辈子的努力付之东流,孩子重新跌落回他爷爷奶奶的社会阶层,从头再来。

另一方面,中产人士在工作压力和阶层固化下茫然失措。

除了无偿加班和通勤带来的身体劳累外,“工作压力”、“职场PUA”、“开会太多”、“推诿扯皮”等职场糟粕更加致命,有些人恨不得自己去送外卖开滴滴,至少没那么累心。

而且在缓慢的升职加薪和过高的房价面前,这样的劳累感受不到什么意义,似乎是在苦熬日子,能过一天是一天。

打工人只好把上班分成午休、晚休、下班、双休、节假日、领工资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边摸鱼工作,一边期盼着这些时间节点快点到来,好抵消上班如上坟的心情。

下班后的某些寂静的夜晚,白领们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好累,我emo了,我撑不住了……

最终社会到了某个阶段,中产人群再也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古怪行为”:

有的人干脆破罐子破摔,今朝有酒今朝醉,怎么舒服怎么来,媒体将这种现象称为“佛系”和“躺平”。

有的人随着年龄增长卷不动了,被职场输送到社会上去,媒体鼓励它们“灵活就业”和“脱下孔乙己长衫”。

有的人决定让这种痛苦到此为止,不传递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让媒体不断反思和痛批“生育断崖”的问题。

有的人焦虑孩子长大后的境遇,只好对孩子拔苗助长,为孩子守住中产阶层做最后一搏,媒体说“鸡娃”行为不可取。

有的人不想逆来顺受,甘愿做出头鸟争取权益,媒体说“整顿职场”不可取,年轻人要踏实工作。

有的人不消费不买房,只攒钱存银行,媒体鼓励扩大内需,支持房地产软着陆。

……

媒体似乎非常负责,给各个社会现象都贴上了简明扼要的“标签”,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但这并没有解答人们心中的困惑,究竟是自己不努力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

权力的血规:豢养“打手”&隐匿“账房”

单打独斗,可为英雄,亦可为低智式逞凶斗勇。因此,单打独斗,从来不是通往权力高峰的备选路径。

但凡能攀向权力高峰的人,都深深懂得建立稳固且忠诚的“打手”集团的重要性,也深刻明白自己的“账房”,是永不可以公开露面的。

打手暴露,不过打手背锅;账房暴露,却会使自己万劫不复。

也正因打手集团的枪,既可枪指他人,亦可饮弹自裁。因此,其血腥的底色,从其被豢养的那一天开始,便已注定。

而所谓账房,即一切的目的。所有通往最后账房的路径,都会被无数关系性的表演所遮盖,所隐匿。一切的表演,不过是隐藏自己最后的目的。

也是这一路的遮掩,让打手集团看起来是自主的,是完全有行为能力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账房始终是干净的。

一、豢养打手,重点在如何“豢养”

所谓豢养,即收买和利用。

1、关于收买,即以利诱之,最终利尽则散。

因此,人类历史就创造出了无数如何维持这种“收买”的办法,有些甚至成为规则,成为制度性的设计。

在中国封建时代,帝王是极乐忠于豢养打手集团的,一是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一大批利益紧密关联者的支持。此类多为“忠事”;二是随时能成为自己的鹰犬,成为杀伤力极大的鲨鱼群,去对付那些不听话的,或者有可能不听话的人。此类多为“忠人”。

前者多是被制度俘获的人,他们以惯性式的服从,成为权力的支持者;后者多为小人、佞臣,他们不以功业、智识为依托而晋身权力体系,他们仅以“咬人”为职业,依附权力而生,成为权力手上的一把钢刀。

因此,鹰犬式的打手,是权力最偏好的。一是其依附性,二是其必然的孤立属性,最易成为“背锅侠”。此种打手,就连李世民这样的人,依然不能免俗。

魏征就此指出:帝王领袖人物之所以喜欢鲨鱼群,并不是帝王们不知道他们满身罪恶,而是喜欢他们敢于下口吃人,尤其当自己拉不下假仁慈面具时,就急需有人代劳。最后,如若事败,拿打手祭旗便是。

2、关于利用,多为阴谋圈套,使被动沦为打手,要么骑虎难下,要么沦为炮灰,甚至有盖棺仍不知原委者。

相对收买的赤裸裸,利用之徒更为可恶。他们往往算计周全,善于下套,把选定的打手人选,一步步引进陷阱,使之内外交困,不得不听从。

时代越发展,陷入这种陷阱的“打手”,在当今世界,已然不少。但凡沦为打手,以目前我们能观察到的案例而言,基本都元气大伤,修复时间将无比漫长。

而这种模式的“利用”,罪魁祸首,首推资本。那一张张隐秘而有预谋渗透的资本大网,被称为是野心家、财团们操控世界的“账房”。

二、隐匿账房,才能持续“通吃”

那些被各种障眼法套路的打手群体,实际上在刚入局的时候,总是认贼作父的。以为人家是来投资的,是来帮助我们的,最后一旦时机成熟,才发现人家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

而造成这种要见血的“误会”的根本在于,他们只看到了表面上的“账房”,那看起来是多么的亲善。

而真正藏在幕后的“账房”,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要到玉石俱焚的时候,才会愕然醒悟。但是,为时已晚,自己的五脏六腑已然被掏空了。

要不被利用,就必须具备识别通往最后“账房”的路径。

这种识别,至少需要甄别四个要素:

1、是谁在路径上表演各种障眼法,也就是明面上的打手和潜伏打手之格局。

2、表演者的经费是谁提供的,这些经费明面上的作用和潜在影响是什么?

3、这些表演背后真正要收割的对象是什么,也就是项庄舞剑,意在哪里的问题。

4、那些真正要收割的东西,最终是进了哪个“账房”。只有到这一步,才能明白到底谁才是主导者、操控者。

这个世界,最后谁在“通吃”,谁就站在权力的巅峰。

因此,就像很多人似乎都看明白了,如今的世界,也不过是在最后的“账房”的意志下,进行着各种收割。他们的收割,也总是需要在高质量“打手”的表演下,一步步得逞。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账房”策略确实比“格斗”策略要高明得多、更具隐秘性,价值再生产的宽广度更大,当然,也更安全了。

就像我们的消费逻辑也始终在变一样,从1.0的商品时代,持续进化到如今4.0的强关系消费时代,进化的逻辑始终是朝着消费的终极意义上行进的,就是商品的价值是由其所能提供给人的价值程度决定的。

价值规律,是不断趋近价值最大化的。

因此,就权力而言,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处于不断追求价值最大化的。

早期的以暴力威胁的权力时代,也就是所谓黑暗时代,是低质量的;到中期的制度化利益捆绑,因其本质上属于非价值创造模式,因此,最后,均因急剧增加的制度成本,而走向衰落。

直到近现代,资本、金融走上C位,便形成了一种幕后之手的模式,如果找不到“账房”在哪里,就很容易被表相牵着鼻子走。

因此,也有人称之为“认知”之战。

人生发财靠康波:知道我们在什么阶段很重要!

一、人生发财靠康波

有一个说法,叫“人生发财靠康波”。

因为康波研究的是价格周期性波动,与金融投资直接相关,它又是一个长达50年左右的大周期,基本上覆盖了一个人一生的劳动时间。

一个人的一生,有且仅有一次享受康波大周期带来的时代红利,而且时间长达十年,如果刚好抓住,就能在此阶段完成人生财富的积累。

不过这句话也容易给人一个误解,就是一辈子只有一次财富增长的机会。实际上,康波周期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最适合投资的大类资产。

比如对于中国的股市而言,虽然错过了1992-2002年的第五轮康波繁荣周期,但03年~10年的衰退周期,是大宗商品最好的几年;繁荣期和复苏期的价格平稳,商品表现一般,但消费科技类成长股又是最好的。

此外,很多人在理解康波时往往只注重皮毛,比如说周期的时间长短,一些次要的经济特征。

周期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周期的驱动力,康波周期的驱动力有很多种说法,包括货币与黄金变化说、地缘政治说、初级产品及能源供给说,还有最有影响力的熊彼特的技术革命,后者也是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的康波理论中两个最核心的要素——资本开支和技术革命,而每一轮周期和次级周期的长度、强度和大类资产表现特征,都是取决于这两者的关系。

为什么要选这两个作为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呢?

二、经济发展,一个忧伤的童话

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之前,发展得非常缓慢,常常出现几百年的停滞甚至倒退。

但进入资本主义之后,经济快速发展,这其中有两大驱动因素,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资本。

宏观经济学大家应该没兴趣听,那就从一篇童话故事说起:

小熊和小猪是好朋友,这一天,森林里赶集,小熊做了饼干,小猪做了面包,想拿到集市上卖。

没想到来早了,一个人都没有。小熊等了一会儿,集市还没有开始,肚子却饿了,摸到身上刚好有一块钱,就买了小猪的一片面包。过了一会儿,小猪也饿了,就用这一块钱,买了小熊的一块饼干。

再过了一会,集市还没有开始,小熊又饿了,翻出那块钱,又买了小猪一片面包,然后是小猪买小熊的饼干,小熊买小猪的面包……

集市终于开始了,小熊和小猪不但提前把面包和饼干卖光了,还都吃得饱饱,两个小伙伴手拉着手,边走边想:“真是一个幸福的早上啊。”

我们用宏观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一下这个童话:

假设这个交易是一日三餐,那么每天就是2*3=6元,一年GDP就是2190元。而且每一年的GDP都是一样的,因为小熊小猪的胃口每天都是一样的,它们俩也只有一块钱,交易规模也只能达到如此,经济永不增长。

可是,童话都是骗人的,生活的真相是这样的:

有一天,小熊生了一个崽,每餐的面包需求量增加到一块半,但它只有一块钱,只能买到一片面包。

小熊苦苦哀求,但小猪也没有办法,这不光是一块钱的问题,小猪只有这么多面粉,只够小熊一个人吃的。

为了让熊崽吃饱,小熊天天都是半饱,后来就死了,故事又回到了开头的“古典平衡”状态。

这就是资本主义之前经济与人口关系的真相。

人吃饱了,就要生孩子,人口就会增长。可生产食物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食物渐渐不够了,容易发生饥荒、瘟疫和战争,等把人杀死一批,食物够吃了——恢复均衡状态,社会又开始了新一轮发展。

经济增长的原始驱动力在于人口的增加,制约因素是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利用能力(面粉的供给与面包的生产能力),还有资本 (只有一块钱)。

工业革命之前,人们解决不了这两个制约因素,造成了人口周而复始的增长与毁灭,经济增长水平只能长期停滞。

直到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贪婪的银行家,一个是聪明的科学家,一切都不同了,森林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三、银行家和科学家的童话故事

银行家借给小熊半块钱,让小熊有钱向小猪多买半块面包。

但小猪还是没有足够的面粉和生产能力啊,科学家说“看我的”,他就发明了一种可以提高面包生产效率的方法。

当然,扩大生产规模,小猪也要有相应的资本投入,于是银行家又借给小猪一块钱。

虽然小猪和小熊要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分给银行家和科学家,但因为整个经济规模增加了,所以每个人都更有钱了,可以消费更多的产品。熊崽长大后,不再做饼干,而成了艺术家,又扩大了产品供给的种类。

这就是最经典的“生产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的转化”的经济增长模型:

人口不停的增长,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与消费需求、科学家不停地发明新技术,公司不停地生产和升级产品,银行家提供一切资金需求,而增长又产生了更丰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到这里,终于说到了本文的主题——“康波周期”:

周金涛的康波理论源自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理论,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是初始推动力,资本供给是经济体对发展的自适应,是增长放大器,前者是资产端的因素,后者是负债端的因素。

而创新的高峰与低谷、资本投入与收缩,两两组合,就成了康波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复苏和繁荣都是上升周期,衰退和萧条都是下降周期,但它们的驱动力又不同;

繁荣和萧条是远离长期均衡,是银行家和科学家这两个外力作用下的运动;

复苏和衰退是回归均衡,是小熊和小猪这两个经济体自适应的过程。

那为什么会出现周期呢?因为,这个看上去很完美的增长童话中,隐藏着危机的种子。

四、会变钱的银行家

继续回到刚才的童话。

这四个人都希望能多生产、多赚钱,但小熊、小猪和科学家都有一些限制,不能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想发明什么就发明什么,唯有银行家是个例外,他能借多少钱就可以借出多少钱。

大部分人对银行都有一个误解,认为银行是把储户手里的钱吸收进来,再把这些钱借给企业。

实际上,那些放贷款的钱是银行凭空“变”出来的,这一点很魔幻,但却是现代经济高增长的根本原因。

放1千万贷款的过程是这样的:

银行会计先在贷款科目上增加1千万,再在企业存款账户增加1千万,Bingo!就这么简单,整个国家的钱就凭空多出1千万,这就是俗称的“放水”。

当然,现实中银行放贷款是有很多约束条件的,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等,但总体上而言,银行扩大信贷规模比企业扩大生产容易多了,而央行的放水能力更没有硬约束。

银行家凭借自己的信用能力,不停地鼓动小熊小猪扩大生产规模:

把普通饼干升级成皇家曲奇,把普通面包升级成牛奶吐司;

同时建立很多风险投资基金,加速科学家成果的转化能力;

还能让小小熊的一幅画价值上千万,创造虚拟财富;

并向所有人提供信用卡,发放住房信贷,再编一个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买房故事,鼓励他们提前消费,以接住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

更重要的是,资本扩张有“反身性”,资本扩张刺激了生产与消费。而生产与消费的增长,又给人一种经济繁荣的景气,需要更多信用扩张。

事出反常必有妖,银行的钱当然不可能凭空变出来,那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答案很简单,贷款都是要还的,这一“还”,一笔存款和一笔贷款同时消失,财富也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银行借出的钱不是钱,而是信用,是“未来的钱”。

这些“未来的钱”在各大金融系统之间奔涌,不想也不能被消灭,因为人民把增长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对失业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可“未来的钱”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预期变好,银行家就会选择让“未来的钱”在现在产生足够的收益;可一旦预期变坏,银行家就会选择回避风险,收回信贷,让“未来的钱”消失。

这就是资本周期,经济增长就始终处于过度繁荣和过度萧条的周期性之间如钟摆运动,在正常位置停留只有一瞬间。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科学家。

五、科学家的创新周期

银行家可以让小熊的食物从黑面包变成牛奶吐司,需求成倍增长。也可以让小猪的工厂产能增长一倍,但他无法让小熊去消费还没有发明出来的商品,它对小猪面包房产能的提升也是有限的。

换成经济学的说法,资本可以刺激短期需求,但它无法改变长期供给水平。

影响供给的因素,人口的增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提升生产供给水平的,就只有科技水平的提高。

科学家才是那些决定“未来何时到来”的人。

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方法,就像亨利福特说的:“如果你在汽车没被发明的年代,问人们需要什么交通工具,人们只会告诉你,他最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

如果汽车没有被发明(任何发明都是偶然的),现代经济就少了汽车产业链——无论消费者有多么强的出行需求,这一部分GDP都不复存在。

短期而言,世界由能激发需求的营销专家、提供消费信贷的银行家主宰;

但长期看,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某人创造了一样划时代的东西,于是整个世界突然向前前进一大步,资本主义就是从蒸汽机这个能源革命开始的。

如果银行家是那些一次次地制造危机的捣蛋鬼,那么科学家才是真正维持世界经济增长的Super Hero!

但科学的进步并非匀速前进,而是隔几十年才来一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这也决定了,在缺少重大创新刺激的周期里,要么是货币刺激下的虚假繁荣,要么是货币退潮后的艰难出清。

另一方面,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往往需要十几年时间的转化,有漫长的社会接受期,资本常常因为看不到确定性的利润而不愿大量进入,也会出现技术周期向上,但资本投入不足的现象,创新企业完全靠自身缓慢的积累发展。

资本周期与技术创新周期的不同步,形成了康波长波创新周期的四阶段。

六、康波周期四阶段

1、繁荣阶段:技术创新向上&资本向上

这个阶段,新的技术不断促进了资本开支的增长,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高增长没有引发资源约束,因此高速增长的同时,可以保持较低的通胀。

第五次康波周期的繁荣阶段是1992到2004年的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革命。

2、衰退阶段:技术创新向下&资本向上

这个阶段,新的技术完成了大规模应用后,对生产率的提升开始边际递减,而资本为了保持原有的经济增速,不断增加投资,导致资源约束启动,成本迅速上升,引发大规模通胀。

因为生产效率无法持续提升,资本过剩,衰退阶段还会发生几次标志性的经济危机,泡沫破裂,价格又跌回去,坐了一个过山车,中间是一段暂时的稳定期。

第五次康波周期的衰退阶段从2005到2015年,新兴国家开始工业化,资源需求的边际上升带来供需短期内不平衡。

此后,由于中国的产能过剩,从2011年开始向全球输出通缩,导致大宗商品的熊市和长期低利率,后者又造就了消费科技类成长股的大牛市。

3、萧条周期:技术创新向下&资本向下

没有创新活动支持的资本投入无法长期维系,再加上资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康波进入萧条周期。

不仅投机活动消失,许多正常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受到破坏,所以前段时间除了黄金等避险资金,其他的资产都难言长期收益。

上一次康波的萧条阶段是1973到1982年,中间有两次石油危机,给企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4、复苏阶段:技术创新向上&资本向下

新技术开始出现,但因为企业盈利很差,没有新的投资,只是因为低利率的刺激,活下来的企业经营活动渐渐回归均衡水平。到了后期,经济才会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准备进入下一个康波周期的繁荣周期。

上一次康波复苏周期是1982年到1991年,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在这段期间不断技术迭代,最终把世界带入信息高速公路时代。

前面说,2016年已经进入了第五轮康波周期的萧条阶段,那么目前到了康波周期的哪一个阶段呢?

七、我们在哪儿?

萧条周期与衰退周期的边界比较好判断,因为是资本开支的顶点,往往对应着一次商品熊市的最底点,所以第五次萧条周期开始于2016年。

但目前是衰退周期还是复苏周期?

这个边界较难判断,因为它们的界线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底部拐点,而且是一次为期50年(可能越来越短)的颠覆性的新技术的起点。

很多人想到了今年横空出世的生成式AI,认为这个进入新一轮复苏周期的拐点就是2023年。

但是,我觉得目前还很难判断。

通常这个底部拐点附近,是大众对新技术看法最保守的时期,大部分企业没有感到任何的变化,很多人都觉得科技发展永远停滞了,世界以后就是这样了。

上一次复苏周期始于1982年,那时,虽然PC、互联网这两个本轮康波周期最核心的技术都已诞生,但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力太低了。

那一年,微软刚刚确立了操作系统的方向,定义个人电脑样式的Macintosh两年后才诞生,改变世界的Windows 3.0系统要8年后才问世,而互联网的使用者还仅限于大学和军方。

普通人的生活一成不变了很多年,人们打的是发明了100年的电话,看的是出现了30年的电视,阅读的是有200多年历史的报纸,开100年前出现的汽车,化学工业大爆发是30年前的事,青霉素发明后的四十年,也没有明显提升人类寿命的重磅药物……在现在的孩子看来,1982年就是中世纪。

考虑到生成式AI要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形态,可能还有很长的时间。一旦人们发生ChatGPT的回答并不是我们预期的,企业也很难通过这项技术真正改变工作方法,人们会迅速降低对此的兴趣。我们现在看到了对AI的投资都可能是昙花一现,资本开支与回报未来很多年都可能停留在低谷。

我们可能仍然处于康波萧条周期,也可能刚刚踏入康波复苏周期——这个拐点的前后几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更重要的是,影响市场最大的因素还是高通胀和高利率,这一点与1982年前后也很类似。

之前投资者还在预测进入下一轮降息周期的时点,但如今迅速走高的10年/30年期国债利率证明,投资者已经越来越怀疑,我们真的还能再回到那个熟悉的低利率时代吗?

唯一不需要怀疑的是,未来全球仍然在继续着资本活动持续下降的趋势,那些在低利率时代生成起来的中小企业,也会进入残酷出清阶段。

下篇推文,会聊一聊这个时期的一些特点和大类资产的主要机会,请大家保持关注!

底层破局法则:看清“壁垒”,重建“适配性”

底层破局法则:看清“壁垒”,重建“适配性”

破局,就路径而言,可以是自上而下,也可以是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破局,前提是原有的游戏规则模式,已经陷入了一种可视化的瘫痪状态。

因此,自上而下的破局,必须是重新建构一套关系体系,也即游戏规则,并以裹挟式的结构设置,让原本在结构中的群体,重新进入争夺筹码的内卷之中。

从秩序设计的用意角度讲,形成内卷是必然的。因为,内卷可以形成一种结构的钝化,从而形成可能整齐划一和一致性。

而自下而上的破局,更多的是解构游戏规则,需要通过必要的智力结构,对目标游戏规则进行拆解,并发现其得以维续的法门,或者是其与“上”、与“下”的门禁设置特征。

基于此,可以看出,自下而上的破局,实际上更像是要破坏食物链的顺序,在一定场域结构中,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因此,我们也把这种自下而上的破局,称之为底层式破局。

一、所谓壁垒,即场域结构中,用以区分不同阶层的分割线

毋庸置疑,任何场域或系统,一定是趋向更阶层化的,因此,壁垒也会更趋坚硬厚实。

其中在壁垒外围的个体,如果要跃升阶层,一般有两种路径:

第一种路径,创造条件迎合所处场域的壁垒。

这也是许多壁垒外的个体,实现所处场域阶层跃升的较有可能的途径。

这种路径,实际上就是摸透系统的壁垒属性,尤其是对位于顶部的生态,其对壁垒的喜好进行拆解,然后选择一种与自身适配性最高的壁垒,进行逐步攻克。

很多人称之为是投其所好。而实际上,正是上层食物链的喜好,决定了下一层级的今天与明天。因此,对于一个具备一定封闭性的系统而言,系统顶部结构的喜好,就是最大的壁垒。

第二种路径,实践一种迎合规律的路径,形成一种有别于系统壁垒的分割线。

有一点必须要明确,任何系统的诞生,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处于系统不同结构位置中的个体,其存在感,就是由位置属性决定的。

很多人,一直在位置上默默无闻,或者悲天悯人,其根源是没有搞清楚位置的属性,其结果就是大家只知道有这个位置,而不知道谁在位置上。

所谓实践一种迎合规律的路径,其实就是搞清楚位置属性,然后,让更多的人知道,是因为有这个人,才知道有这个位置。

第一种路径是急功近利的,结果是,可能一直在这种急功近利中患得患失,或者最终鞋湿了。

第二种路径一定是忍耐的,是内修的,是孤独的,但是,规律是必然的,一旦时机到达,一切水到渠成。

一定要确知:任何系统的存在,都是以位置的形式存在。如果位置都瘫痪了,那么,系统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因此,任何系统都会竭力向上一层系统证明,这些位置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已经有了巨大的成果。

因此,底层破局,第一步一定要看清自身所处场域的壁垒是什么。看不清这一点,一切都是瞎折腾。

二、所谓适配性,是一种需求的双向匹配

需求,即价值。

因此,迎合壁垒,也不过是一种寻求需求正向匹配的行动模式。

在自下而上的破局模式中,因为个体整体处于弱势位置,因此,这里的适配性实际上是单向性的,即个体根据系统顶部的喜好,去重建自己的适配性。

因此,总听到很多人在说,要成功就不要面子。

这话的底层逻辑是:面子本质是个体的自我设限,是个体与系统的一种对抗姿态,更是一种露怯。

但是,系统自有一套运作规则,在规则之下,所有个体不过是构成系统结构的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点而已。

于是,在系统运作规则面前,个体的荣辱得失,从来只是规则运作的自然产物而已,而不是个体可以用来与之对抗,或作为矫情之资的。

只有深刻明白个体的命运,不过是规则运作的产物这一点,才能明白个体的需求,只能在顺应规则运转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达到需求的匹配。

而面子这种东西,当你顺应规则需求时,它就存在。当你游离于规则之外时,它就虚幻了。

从这个角度讲,重建“适配性”,其实就是要根据系统运转规则的精髓,去打碎自身原有的习性,重新建构一套个体与系统的互动模式。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破了系统的“壁垒”之迷局,也要破了自身的“我见”,跳出来审视自身。

三、任何的破局,都必须是入世的

入世,就意味着是与世间法斡旋。

一切世间法,都无可避免地沾染了人性的底色。这层底色,一部分演化为历史秩序,一部分演化为人情世故。

前者是制度的有意设计与制度规律的混战,后者是约定俗成与叛逆者的厮杀。

这两部分,构成了人类历史的框架结构,也就是最大的系统规则,也构成了个体的荣辱悲欢,即规则之下的获得与失去。

因此,入世破局,一是基于顺应规则,二是基于融入人情。

规则,就是最大的壁垒。人情,便是最好的适配性手段!

万能决策模型: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人生的一切难题?

先看以下这些决策,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你可能一辈子也遇不上几回,但每次都是两眼一抹黑,连试错的空间都没有:

1、面试的公司来电话了,到底要不要跳槽,要不要再面几家看看……

2、高考填志愿真纠结,城市、专业、学校到底以什么为准……

3、看中一套房子,不订下来怕错过,订下来又怕遇上更好的,一个不小心就是几十万……

还有一些决策,并不难,但偏偏不断变着花样出现,每回都要伤脑筋,比如以下这些:

1、买衣服,好看的不知道能不能穿得出来,穿得出来的又怕太普通……

2、买股票就更纠结了,好股票太贵,既好又便宜的股票,就是不涨……

这两类决策,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1、要考虑的因素总是很多,前者容易顾此失彼,后者的决策成本高于收益;

2、有一些因素是相互矛盾的,必须有所取舍,比如买房子,离CBD近的房子贵,便宜的房子要花上大量通勤时间。

虽然说,信息时代想要搜索一些经验非常容易,但每遇到一个新问题都去学习一遍,未免也不太现实。

那么,有没有一种针对所有情况的“万能决策模型”呢?

今天介绍的这种决策方法,不敢说“万能”,至少在我遇到的大部分决策场景,基本上都能用上,学习成本也非常低。

这就是——“不可能三角形”决策方法。

一、各种各样的“不可能三角形”

学过金融的都知道“不可能三角形”这个概念,又称“蒙代尔三角形”“三元悖论”,它说的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这三个目标,必须放弃其中一个。

这个规律还是很有效的,比如去年美国疯狂加息,导致强势美元和各国资本外流,受到“不可能三角形”约束,各国(地区)政府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保有弃:

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是美元的影子货币,动不得;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又必须货币完全自由兑换,所以香港就完全丧失了独立货币政策,虽然香港经济面临衰退,楼市暴跌,但也要跟着加息,让经济进一步衰退,让股市下跌,否则就会加剧资本外流,一旦外汇储备耗尽,联系汇率不保。

韩国作为出口导向型大经济体,需要一定程度的货币稳定,但又不愿意完全放弃独立货币政策,只能在两者之间不断权衡利弊,加一部分息,同时又要让货币贬值控制在一定程度。

日本虽然也是出口导向型大经济体,但情况又不同,政府不愿意放弃(也是无法放弃)长期负利率的政策,只能放任货币贬值。

土耳其里拉可以自由兑换,央行又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选择了逆向降息的“骚操作”,结果就是土耳其里拉大幅贬值,通胀率达到惊人的80%……

这个不可能三角形的名气如此之大,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各种“不可能三角形”。

比如,高考填志愿不可能三角形:城市、学校、专业。除非你是状元级学霸,否则三项因素中,你就得放弃一项,重点比较一项,还有一项划一个基本要求线:

外向性格未来变数大,可以放弃“专业”,重点比较城市因素,这样转行的机会很多;

本地人脉关系多的,应该放弃“学校”,重点比较专业因素,因为人脉只在一定的地域和领域有效;

想考研的可以放弃“城市”,重点比较学校因素……

再比如,股票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形”:赔率、胜率和出手频次,以及由此推出的“选股不可能三角形”:景气度、确定性和估值。

此外,还有各种“不可能三角形”:

个人资产配置的不可能三角形: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形:安全、可扩展性、去中心化;

产品设计的不可能三角形:成本、性能、可靠性;

项目管理的不可能三角形:范围、时间、成本;

保险产品的不可能三角形:品牌、产品责任、价格;

经济发展的不可能三角形:国家统一、经济效率、区域间平衡发展;

找工作的不可能三角形:收入、要求、发展空间;

包括做这个账号,时间长了,也总结出一个做自媒体的不可能三角形——深度、个人化、更新频次。

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可能三角形,是跟风模仿?还是确有规律?

答案是后者,想要理解它的普适性,先解释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放弃一个“选项”?

二、为什么要“去掉一项”?

很多人告诉我,他不相信股票投资的不可能三角形,因为他的方法,赔率、胜率和出手频次都很高;

还有人说选股的不可能三角形也不尽然,只要你愿意找,总能发现一个股票,估值、确定性和景气度都很好。

他们说的都对,其实,就包括那个蒙代尔三角,在现实世界里,大部分国家在外汇政策上,都在追求三者兼顾的动态平衡,真的敢于放弃一项的政府,很少。

关键不在于“能不能”,而是“值不值”,即,你怎么做到“三项都可以”?

给你100万的预算和一定的时间,你当然可以设计出“成本、性能、可靠性”三者兼备的产品。

但如果让你放弃其中的“成本”,你就可以在同样的预算和时间内,做出性能和可靠性更好的产品。

选股的时候,一旦对估值的区间的要求放宽一点点,你可选的范围就能扩大很多,你就可以选出确定性和景气度更高的标的。

“不可能三角形”不是一个对现象的描述,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原则。

三项都好,说明你必然在某一项上浪费了一些资源,这背后就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稀缺性与比较优势。

经济学所指的“稀缺性”是指,我们做一件事时,可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想达到的目标可以是无限的;

“比较优势”是指,稀缺是相对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总有一些领域比其他领域更有优势,更值得你投入。

“不可能三角形”,就是帮你聚集目标,匹配资源。你可以借助这个三角形去思考,什么目标是你最在意的,什么资源对该目标的效用最大,为了追求这个目标,你愿意放弃哪些目标和对应的资源。

以产品设计的不可能三角形为例,这三项,成本影响了产品的定价,而产品的定价代表受众的大小;性能往往受制于技术能力,可靠性代表你希望未来获取哪一类客户,是可用就行,还是一点都不能出错。

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一开始没有这个资金实力去开拓整个市场,但创始人都是行业大牛,可以开发出高性能的产品。

那么,这两种特征,就决定了你应该放弃“成本”这一项,面对高端市场和专业用户,专注于高性能及高可靠性的产品。

理解了“去掉一项”背后的逻辑,就可以解释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不可能三角形”,为什么要把制约条件定义为三个?

三、为什么是三角形

为什么不把制约条件定义为四个、五个,即“不可能四边形”,“不可能五边形”呢?

又或者干脆定为两个,来个“二选一”,不是更聚焦吗?

首先,“二选一”不是一个好方法,只有一个约束条件,会导致你的目标极端化。

如果产品设计的目标定为“性能”与“成本”的二选一,那么你做出来的产品,要么性能极致的好,要么极致的便宜,这显然不是一个主流产品。

当然,少数人可能会喜欢这种极致目标——比如顶级奢侈品,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性能”与“可靠性”之间进行平衡,市场显然更大。

再看“不可能四边形”或“不可能五边形”,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把工作选择的不可能三角形“收入高、轻松、上升空间大”,增加一项“离家近”,它与“不可能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对我们有所帮助。

但接下来呢?你是“放弃两项,聚焦两项”?还是“要放弃一项,聚焦三项”?

如果是前者,那还是不可能三角形;如果是后者,它就不够简化和聚焦。

这是因为,三减一的模型,我们最后得到的是三种可选方案,如果再分主次,实际上是六种方案;

如果是四减一,我们最后得到的是四种可选方案,但如果再分主次,就变成了12种方案。

“不可能三角形”是一个认知模型,模型是用来处理现实中某一类问题的通用方案。如果维度过多,虽然更接近现实,但容易出现“应试教育效应”,无法解决新问题,但如果维度过于精简,那就很可能得到低质量的解决方案。

“不可能三角形”让你把种种考虑因素精简到三个,也是在“很难得到答案”和“得到错误的答案”两者之间平衡的经验数值,不排除某些特殊的问题,由于有明确的四个维度,更适合用“不可能四边形”。

选择“三角形”还有第三个原因——可以让我们随时打破稳定性。

四、从一个“三角”到另一个“三角”

三角形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模型,它可以模拟现实生活的种种状态,用三个因素拟定出一个完美的状态。

比如说有一项工作,它同时具备“收入高、轻松、上升空间大”三项特征,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稳定的工作。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没有变化,没有进步,就在于太过“稳定”,反而不敢打破它。

但前面也分析了,由于资源的约束,大部分人只是低水平的稳定性——收入不高不低,工作不多不少,上升空间可大可小,远远无法达到完美。

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但稳定态不是事物的常态,在巨变的时代里,稳定只是一种幻觉,不具备“反脆弱性”。

“不可能三角形”就是帮助我们走出这种低水平的“稳定态”的利器,它可以不断更换“放弃项”,让我们的产品、工作、人生获得更高水平的“不可能三角形”。

仍然是上面的例子,当你的第一代产品在“成本、性能、可靠性”这个三角形中,放弃了成本,选择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专业产品,并取得了成功后,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中型企业。

如果再想扩大业务收入,可能要突破原先的专业用户市场。此时,你就无法再放弃成本,你就要考虑,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构架另一个中端价位的产品。

此时,通过市场调研,你意识到有一类客户,他们对价格比较敏感,对性能的要求又很高,这当然很难,所以很少有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

但你同时也发现,这群客户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可以自行解决产品运行过程中的小问题。这就意味着,他们对可靠性或服务的影响性的要求弱于专业客户。

那么,你的新产品系列的三角形就是降低“可靠性”的要求,中档价格的高性能产品,你不但放弃了一个维度,而且把另外两个维度进行了主次划分,以让产品的优势更明确。

五、如何构建一个不可能三角形

总结一下,“不可能三角形”其实是在决策成本和决策效果上做平衡的方法,它把所有决策因素总结成三项(或者找到三项最重要的因素),然后放弃一项、一项只划控制线、最后只重点比较某一项因素。

最后以跳槽为例,看看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的方法比较几个备选职位?

第一步:把资源约束精简为三项

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决策因素中找出最重要的三项评估标准。比如:目标公司的行业地位、薪资涨幅、职位要求与能力的贴合度;

第二步:放弃一项

比如,如果你因为“现职位不能让自己发挥能力”而跳槽,那就可以放弃“目标公司的行业地位”这项评估标准;

第三步:剩下的两项中,其中一项变成控制性指标

意思就是这项只划线,不比较,低于这个标准的,首先淘汰,比如把“薪资涨幅”作为控制性指标,定为“不少于30%”;

第四步:剩下的一项即为重点评估指标

剩下的“职位要求与能力的贴合度”就是重点评估指标,在所有职位选择出这项指标最高的。

下一篇文章,将会分享一些实战内容,教大家如何运用“不可能三角形”模型,进行家庭金融资金的合理配置,希望大家保持关注!

不可能三角形”的实战:如何进行家庭金融资金的合理配置?

本篇推文,将运用“不可能三角形”模型,分享一个关于家庭金融资金配置的具体实战。

先简单回顾一下“不可能三角形”的原理 :

我们做一件事时,可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想达到的目标可以是无限的,“不可能三角形”的作用就是帮助聚集目标。什么目标是你最在意的,什么资源对该目标的效用最大,为了追求这个目标,你愿意放弃哪些目标和对应的资源。

具体方法分为四步:

第一步:把资源约束精简为三项

第二步:放弃一项

第三步:剩下的两项中,其中一项变成控制性指标

第四步:剩下的一项即为重点评估指标

如果没有看过上篇,建议先看一看。

本条推文将用“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何进行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

一、4321是家庭资金配置的黄金比例吗?

在进行家庭资产配置时,很多银行理财顾问都会推荐你一些黄金比例,比如最常见的“4321”:

40%的金融资产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存款、低风险银行理财、国债和纯债基金;

30%投资于含股票的指数基金与主动性基金;

20%投资于股票、期货、股权等或高风险或低流动性产品;

10%配置于保险类产品。

仔细分析这个比例,实际上是搭了4个资产配置的不可能三角形,达到“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个要素的平衡,比如说:

占比40%的固定收益产品,基本上放弃“收益性”的要求,或者更侧重于流动性(活期、余额宝等),或者更侧重于安全性(低风险银行理财、债券);

指数基金比较复杂,如果选择定投,实际上放弃了“流动性”的要求,不能轻易赎回;如果是非定投,实际上放弃了“安全性”的要求,有一定概率发生比较严重的亏损;

股票、主动型基金,同样是放弃了“安全性”的要求,对研究投入要求更高,因而对收益性要求也更高;

一级市场股权,放弃了“流动性”,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安全性”,来追求长期小概率的较高收益;

保险同样放弃了“流动性”,限制了“安全性”,追求小概率的极高“收益”。

看清这一点,你会发现,这个金字塔,实际上是:

以回避小概率的最大风险和追求小概率的极高收益为顶层资产属性;

以追求收益为中间主体资产属性;

以安全为底层资产属性。

这种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资金配置,实际上满足了很多人“既要、又要、还要”的心理。

但说句实话,对于大部分家庭,无论是普通中产,还是小康,4321的资产配置只能用“平庸”两个字来形容。

想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就需要真正理解“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这三个要素。

二、收益性到底是什么?

收益性跟其他两个因素不同,它没有上限,没有客观的高低标准,所以要知道对自己而言,你的最低要求是什么?理想水平是什么?

我把理财的收益目标分为两类情况:

第一类是没有房贷压力的人,这一类人目标的下限就是四个字,跑赢通胀。

通胀不是CPI,你可以用“无风险收益”来代替,就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收益,必然影响实际消费水平,最终体现在物价上。

目前的“无风险收益”就是银行理财这一类收益,大约年化2-3%。

注意这是下限,教育、健康、旅游、住房、娱乐,哪一样不比2-3%涨得快?你的消费阶层提升得越快,理财目标也就越高。所以最好不要低于5%。达不到,你的钱就在贬值。

第二类是背了房贷的。

利率差不多在6%左右,很明显,贷6%的款,买4%的银行理财,你是在为银行打工,会恶化你的资产状况;相反,如果你能达到高于贷款利率的收益,银行就在为你打工。

综合这两种情况,可用于理财的金融资金整体目标收益率在8%以上,不低于5%,是一个能保住你的社会阶层的目标。

这里还需要考虑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股票是典型的主动投资,你需要花大量的学习和研究成本,收益目标至少要上浮2(一般投入)到5(重度投入)个点;

基金、一级市场股权等被动投资,也需要一些学习研究成本,可以上浮1到2个点。

综合判断:有主动投资的,收益目标最低1012%,只有被动投资的,最低68%,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收益目标不是股票和基金的收益,而是整体资产的收益,作为其中收益顶梁柱的股票和基金,收益要求还要更高。

虽然,这只是“收益性”的最低目标,但想要达到,根据“不可能三角形”,你也要放弃其他两个目标之一,比如安全性。

三、安全性到底是什么?

安全性可以简单理解成“不想亏损”,但亏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与亏损幅度、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我把它分为暂时性亏损和永久性亏损。

比如说,一轮熊市,大部分散户的亏损都在30%以内,这个亏损幅度相对容易在之后的三五年内追回来,所以是“暂时性亏损”。

但如果亏损达到50%,你可能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赚回来,这意味着你很可能会浪费一个大牛市,这种情况下,又要分年龄看:

如果你是40岁以上,投资经验一般,这个跟头有可能会影响你一辈子的投资,所以被称为“永久性亏损”。

如果你年纪还小,未来有新的收入追加,学习能力又强,亏50%其实很容易追回来,那就是“暂时性亏损”。

这两种亏损还与承受能力和产品条款有关:

如果本金亏损不大,但意志被几次失败击垮了,丧失了对投资的信念,选择放弃,那也是“永久性亏损”。比如A股有2亿股民账户,其中70%处于休眠状态,这1.4亿投资者大都属于“永久性亏损”。

很多私募有一个清盘的平仓线,通常是20%-30%,触发清盘后,也属于“永久性亏损”。

有了这个分类,“不可能三角形”中的安全性目标就有了明确的界定:

1、如果把安全性当成“放弃项”,意味着你经常承受暂时性亏损,并可能出现小概率的“永久性亏损”的风险;

2、如果把安全性当成“控制项”,意味着你可以承受暂时性亏损,但绝对不冒任何的“永久性亏损”的风险;

3、如果把安全性当成“首选项”,意味着你不愿承受任何形式的本金亏损。

最后来分析一下流动性目标。

四、流动性到底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亚于安全性,但实际被考虑得较少的因素。

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我两三年内要买婚房,现在有点钱,买什么基金比较好。

我的建议都是,两年内有明确用途的钱,不要买任何股票和股票基金。如果有上述资产,从现在开始,马上制定退出计划。

这是因为,所有的投资都是在比较“风险收益率”。假如这两年内,股票跌到一个非常低的位置,实际上意味着持有股票资产的高性价比,理论上说,你应该改变原来的用钱计划,放弃房产投资。

可你买的是婚房,无论现在的股票跌到什么程度,你都不太可能放弃买房计划,你只能割肉——很可能是“永久性亏损”。

投资十年以上,时间是你的朋友;投资一年,时间是你的敌人。理解了这一点,流动性目标也有明确的界定:

1、十年内大概率用不上的钱(比如养老金),流动性应作为“放弃项”;

2、生活基本开支,不到两年时间内一定要用的刚性支出,流动性应作为“首选项”;

3、其他的钱,流动性一般是“控制项”,但也可能按你的实际需求来定。

界定清楚这三个因素后,就可以构建更针对自己实际需求的“不可能三角形”了。

五、四种人生的资产配置

背景设定:32岁男士或30岁女士,结婚一年,计划两年内生孩子,可投资金融资产30万,房贷每月1万,家庭税后收入3万……

我列了四种常见的人生计划

第一种人生:如果你对投资理财完全不感兴趣,也不想多花时间

你应该放弃不可能三角形中的“收益性”,即:你不可能战胜通胀,唯有知识才能在不提高风险的同时创造财富,就算是买股票或基金也要花时间研究。

一旦放弃了“收益性”的要求,理财就变得如你所愿的简单,把“安全性”作为首选目标,主要配置各种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4321”的配置就可以变成“7201”或者“8101”。

再把“流动性”作为控制指标,有明确用钱节点的钱,尽量保持金融产品的流动性;

完全用不到的钱,配置“定开型”理财产品和纯债基金,只配10%~20%的偏债混合型基金。

如果家庭收入较高,可以变成“6202”或“7102”,即加大保险资产的配置,理由很简单:你没有理财能力,就需要考虑到极端情况下,子女的生活水平少受影响,保险就要多配。

第二种人生:如果你既没研究能力,又想追求战胜通胀的收益

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你应该放弃“安全性”,追求收益性,再把流动性作为控制指标,配置比例变成“1261”,即只留10%高流动性的资金应对日常生活开销,20%的稳健资产应对节点性支出。

这个方案的重点是“6”的部分,你要把60%的资金投资到几个股票指数基金,并不断定投追加,熊市多买,牛市少买或暂停,长期投资,轻易不止盈。

由于股票资产的长期(注意这两个字)收益高于其他资产,A股和美股两头下注,指数基金投资又排除了小概率风险,放弃“安全性”意味着你能扛得住巨幅波动,那最终也会“求仁得仁”,得到想要的战胜通胀的收益。

这也是巴菲特指的路——普通人投资,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投指数基金。

第三种人生:在较远的时间点,有大额开支

比如说,你不希望你未来的孩子像你一样“卷”,想让他(她)接受较昂贵的体制外教育,走国际路线,虽然你的收入较高,但仍然需要追求高收益。

由于是一个比较远的计划,你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把“收益性”作为首要目标,放弃“安全性”,多配权益资产;

后期再根据前期的收益,重新构建“不可能三角形”。

具体可以这样,首先把时间节点定在8年后——孩子上小学,由于8年的时候,中间大概率会出现一个大牛市,可以按“2341”(现在是熊市)或者“2431”(现在是平衡市)配置。

如果你的运气很好,在第三年就遇到了大牛市,实现目标有望,那就在牛市中渐渐放弃“收益性”,把“安全性”作为控制指标,并越来越注重“流动性”的时间节点管理,把配置变成“3421”,最后是“4321”,甚至在临近节点前临时变成更保守的“6211”。

如果投资不顺利,5年后,你意识到目标达成有一定难度,由于体制外私立教育是一个比较弹性的目标,它不是一次性开支,也不是一定要在小学就开始,那就把目标延后到小升初或更往后,继续当前的“不可能三角形”。

除此之外,未来的创业计划、出国移民计划,等等有重大人生计划的资产配置,都可以依照这个方案。

第四种人生:未来没有明确的生活计划,有多少钱办多大事

没有计划,那可以直接放弃“流动性”,接下来,就要考虑,你更想追求收益,还是更想追求安全性。

前面说了“对投资不感兴趣”的情况,如果你对投资感兴趣,愿意投入时间,也有能力研究,那就可以把“收益性”作为第一目标,把“安全性”作为控制指标。

研究的方向,如果时间有限,可以研究基金,配置比例为“2521”,如果兴趣很高,也可以研究股票,配置比例为“2251”。

如果投资了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风险偏好比较低、见不得收益率忽上忽下的人(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如此),那就应该反过来,把“安全性”作为第一目标,把“收益性”作为控制指标。

此时的最佳配置比例:40岁之前是“3421”,40岁之后是“4321”,这是因为,40岁之前,“收入资产比”高,抗风险能力更强,可以多配点基金。

你也许发现了,这几种方案,40岁之后都是“4321”,那不是跟开头说的平庸方案一样吗?

六、平衡、平稳还是平庸?

高净值家庭的4321,跟一般人的4321看上去配置一样,但在实际理财中,相差很大。

40%的固定收益部分,他们有银行VIP特供产品,能找到靠谱的信托产品,所有产品收益都会比你高一个点以上;

30%的基金资产部分,他们才不会去买张坤葛兰,他们的社交圈可以接触并识别到顶级私募产品,同样的市场风险,收益至少比你高5个点;

20%的高波动权益资产,他们不一定会放在股票上,而是有机会认购风险投资、一级市场股权,虽然风险不小,但资金量大可以分散投资。

资金量大,还可以找靠谱的专业人士打理。总体算下来,他们的4321比你的4321,每年稳定高3-5个点收益。

所以4321对高净值家庭而言是平衡,对大部分家庭而言就是平庸——对激进的人太保守,对保守的人又太激进。

我们用上篇推文《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人生的一切难题》的观点来说:

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但资源的约束,让大部分人只是获得低水平的稳定性,远远无法达到满意的水平。

而通过不断更换“放弃项”、“首选顶”,让我们的产品、工作、人生获得更高水平的“不可能三角形”,帮助我们走出这种低水平的“稳定态”!

摆脱虚无:探寻虚无主义背后的真向

阅读前,我觉得有必要先提醒大家一点:

一切向你输出虚无主义的人,都是假的虚无主义者!因为真的虚无主义者认为输出内容也是无效的、无用的、没有意义的。

他们的动机,就是拉人进入心理沼泽!

所以,当陷入了虚无主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深陷虚无主义背后的真实动机,并且诚实地面对它。

然后会发现,所谓的虚无主义带来的痛苦,只是我们人类共有的一种愚蠢习性的外在表现而已。

这个愚蠢的习性,就是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问题愿意做任何事,而不管这种逃避带来的痛苦,让自己多么得不偿失。

这篇推文,就先从“抑郁症”这个话题讲起。

首先大家要理解,“抑郁症”并不是一个非常精准且明确的病理定义,它描述的其实是一些症状的集合,即我们陷入了一种名为抑郁的状态。

但是,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抑郁症是生理性的:

由于大脑激素分泌失衡,或是大脑的构造和生理状态,决定了人在看问题时无法自控地偏向于消极面,并且对诸如快乐、幸福、满足之类的正向情绪的体验能力受到了抑制。

同样值得开心的事情,别人可以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但是你却不能体会到,这是因为大脑生病了。

有的抑郁症是创伤性的:

由于早年经历过强烈、深刻的创伤,导致陷入了一种类似于肢体残疾的状态。比如,一个人小时候出了车祸,后来一想到坐车就心怀恐惧。

过于强烈的心理创伤就像人的肢体创伤一样,某一部分的功能被彻底损毁之后,是无法再恢复这部分功能的。

然而,精神和肉体还是有区别的,肢体的创伤有些是不可修复的,但精神的创伤,理论上来说,不管多深都存在着被修复的可能——仅仅是理论上。

还有的抑郁是思维性的,这也是今天这条推文所要谈论的重点。

所谓思维性的抑郁,指的是由于你所思考内容的特殊性,这些内容本身便导致了你陷入抑郁。

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连续三天思考的内容都是“世界太不公平了,有的人一出生就衔着金汤匙,有的人一出生就充满苦痛,整日抱怨”、“我被喜欢的人抛弃了,好痛苦”之类的负面信息,这些内容自然就会让人陷入痛苦中。

而诸如“世界的本质”、“我是谁”这类问题,和前面举的例子还有一个最根本的不同,即这类形而上的思考会在无形中塑造人的世界观。而人的世界观,是人看待事物时潜在的基本出发点。

我曾提出过一个“本位价值标准”的观念,这里可以化用一下,再提出一个叫作“本位思维出发点”的概念。

这个“本位思维出发点”通常是隐藏的,我们多数时候并不会意识到它,或者说即使意识到了它,也会因为过去没有一个专门的概念来形容它,而无法清晰地认知它。

我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不同,本质上是因为彼此的“本位思维出发点”不同。

比如,我们同样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士,你说:“哇!这个美女好漂亮!”我则报之一笑,内心却毫无波动。

造成两种不同反应的原因是:我的那个潜在的“本位思维出发点”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变化的,终究会归于虚无,这个漂亮的女孩子本质上也只是一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所以我的内心毫无波动。

所有的本位思维出发点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主义”上的,一类是“相对主义”上的。

当我们秉持“绝对主义”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时,视角是宏观的、扩大的,就像你始终用一个绝对客观的视角去看待宇宙,从广阔的宇宙角度去看待地球一样,这时候人类世界塑造的一切文化景观都会崩塌,一切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就好比你看到一个人时会认为他只是血肉的组合、看到美景时认为这不过是大自然中各种元素不同的组合方式、喜欢上一个人时你会认为这不过是基因驱使的生物本能。

“绝对主义”的视角首先会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无我”,即很自然地排除掉“自我”的立场和利益,常常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分析事物,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对自己不重视了,也就是说,很难“爱自己”。

而且,“绝对主义”的视角会消除一切意义,降低人的情绪强度,或者说会对人的情绪起到一种“中和”作用——对于积极情绪,会将之解构,让其很快消失;对于消极情绪,会置之不理,认为不过是无足轻重的情绪而已。

比如,你买个雪糕吃,刚感到快乐,潜意识里的评价标准就会告诉你,这样的快乐其实毫无意义,只不过是吃了甜食后,大脑分泌了一些多巴胺而已,于是这份快乐便被你解构了。

再比如,你长期心情低落,你可能会告诉别人自己不想心情不好,但这种“本位思维出发点”导致你其实并没有将其视为真正的问题所在。

这种思考问题的视角会让你认为:没有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一切都是历史的尘埃。

在这种视角下,人是不可能解决自己的负面情绪问题的,因为你没有这个动机。

总而言之,“绝对主义”视角会令人丧失活力、丧失动力、或者变得厌世。

当然,并不是只有绝对主义者才会思考“世界的本质”、“我是谁”之类的问题,普通人也会偶尔想到这些问题,只不过他们想到这些问题时,多半是因为他们对当下的生活产生了不满,或是对生活感到厌倦。

秉持“绝对主义”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的好处,就是能够将一切都加以解构,让其在心理上获得看到本质、掌握真理后的快感。

解构了一切的好处,是我们可以认为它们都是无意义的,从而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可以不需要去做什么,因此就可以什么都不用付出,什么都不用去努力争取。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

那很简单,把它们全部看作是无意义的即可。这样,心理的不舒服就消失了,想要的东西也就不想要了。

是不是很简单?

这样来看,貌似我们从源头上就将问题给“解决”了。

其实,这种看待事物的视角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多数人并不能将这种视角彻底地贯彻于自己的生活。

从“绝对主义”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

但问题是,我们的生物需求和感受却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当你看到一位漂亮的女士时,你可以将她解构为“一堆碳原子的集合”;但是,当与她亲密接触时,你依然会被异性相吸的本能所控制。

再比如,当你被喜欢的人抛弃,你当然可以把这解构为“这一切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两粒尘埃向不同的方向运动了而已”,但你被抛弃的锥心之痛依旧是真实的,你只能从意识上解构这一切,但是解构不了自己的感受。

并不是说这种“绝对主义”的视角是错误的。相反,我想说的是,如果能将这种视角通过长期的训练彻底地贯彻于生活中,那么人就将获得终极解脱。

可是,你愿意吗?

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的,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珍视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总之,世上总有我们不愿意解构的东西存在!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绝对主义的视角会导致意义的消解,这就是它自身的一种“属性”,就好比水和火这两种物质无法兼容一样,这并不是什么奇特的东西,也根本不算是什么真理。

秉持着一切事物都是无意义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就好比站在沙漠里说“这里没有水”一样,这只是一句废话,沙漠里本来就没有水,“绝对主义”视角下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之所以看不到水,是因为走在沙漠中,没有去海边;

之所以认为一切无意义,是因为一直在用“绝对主义”的视角看待一切,而没有认识到“绝对主义”并不是一切,就像沙漠也不是全世界一样。

但是,即使有些人看了这个比喻,脑子还是转不过这个弯,因为他们的认知中,仍旧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觉。

由于“绝对主义”这个视角是无限的,他们会想:世界上除了沙漠之外还有大海,这个我当然能理解,但是“绝对主义”这个视角明明涵盖了沙漠、大海等一切的事物,它怎么能和“沙漠中没有水”这样的比喻等同呢?

记住,“绝对主义”的视角并不是“无限”的,它只不过是理解事物的视角之一。

我们理解事物的视角其实可以有无数种,绝对主义是其中一种,相对主义是其中一种,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精神分析是一种,量子力学是一种,命理学也是一种......

有些人执着于绝对主义囊括一切的“幻觉”,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囊括了一切的幻觉,实际上意味着他们忽略了一切,忽略了一切真实的事物。所感受到的一切,所看到的一切,这些全部都是真实的,只是看待事物的视角本身将它们给抹去了。

就像从积极的视角看待一件事物会令人感到快乐,从消极的视角看待一件事物会令人感到悲伤一样,问题不在于这个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

积极的视角会令我们感到快乐,绝对主义的视角会令我们感到虚无。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是视角本身自带的属性。

不是一件事情令我们感到快乐,而是因为我们对它采取了积极的解释。

不是世界本身是虚无的,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选取了一个会令自身感到虚无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之所以要反复地解释这一点,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大家反思一个问题,“虚无主义”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好处,以至于明明让人不快乐,却使人执着于此?

这个答案,就需要大家自己去挖掘了:

也许是获得了真理的幻觉;

也许是以此来逃避其他真正的问题;

也许只是把这当成了一种令自己能够心安理得地不付诸努力的借口;

也许是认为自己很有智慧的优越感......

虚无主义者最真实的动机,只有自己最清楚。

找到这个最真实的动机,并且诚实地面对它,然后就会发现,所谓的虚无主义带来的痛苦,只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愚蠢习性的外在表现而已。

这个愚蠢的习性,就是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问题愿意做任何事,而不管这种逃避带来的痛苦,让自己多么得不偿失!